榜单搜索
首页 旅游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芙蓉溪畔仙人桥旁的绵阳科技馆前,突兀屹立,玲珑多彩,端庄壮丽。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一般立在官庙和墓门之前。平阳府君阙属墓阙,由大小相近的两座阙组成,南北相距26.2米。主阙通高5.45米、宽1.66米,副阙通高5.29米,均由阙基、阙身、阙盖、阙檐、介石和阙顶六部分组成,全由条石和板石堆砌,其间无任何粘结物,严整坚固,整齐美观,别具风格。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一环路东段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一批(东汉)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一环路东段
目录

文物介绍

名称由来

平阳府君阙每阙檐上有二十二个枋头,其中主阙(东南阙)东北朝向一面有六个,东南朝向一面有五个,各刻有铭文,计十一个。但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已消磨或消磨不清,今仅存“平”字清晰可辨、“汉”字(繁体)依稀可辨。过去有更多的字可以辨认,历代学者均有研究,清代绵州才子李调元在书中记载有“汉平杨府君叔神道”八个字。绵阳县志也予记载,但误将“杨”抄为“阳”(繁体字仅偏旁不同),古建筑学家梁思成1939年在考察和测绘绵阳汉阙时依据县志记载,将此阙命名为“平阳府君阙”。故此阙命名为“杨府君阙”更为合适,但因原名称已约定俗成,故沿用至今。

建筑构造

主阙檐枋头上原刻有“汉平杨府君叔神道”铭文,今仅存“汉”、“平”两字,“府”字依稀可见,其余字迹已经风化。主阙阙身楣枋上镌刻有压地平纹浅浮雕墓主生前车马出行图,图首为双旗引导,后有二列纵队的带剑步卒八人随马疾行,接有轺车六乘,皆双辕驾一,每乘车后跟有步卒一人,步卒后有车骑随行。转角栌斗位置上,各刻一高浮雕角神,角神袒胸露腹,另有母子猕猴拥抱、蟾蜍、展翅欲飞朱雀等图案。斗拱壁上有各种中浮雕,北阙为追猪图,南阙为舞乐图,其中抚琴听琴、羽人戏马、双人对舞形象清晰可辨。北阙东面介石中部刻一双髻女子半启柴扉、双手扶门向外眺望高浮雕;西面介石中刻一躬背仰首猛虎,形象栩栩如生。介石转角处镌刻有蛟龙、奔狮、束发力士与双狮搏斗高浮雕。西面介石中部,镌刻一狰狞饕餮图像。介石转角处,西北角镌刻一背生双翅的天马和戏马羽人,东南角为双虎,东北角为双龙。副阙形状、雕饰皆同主阙,惟雕饰风化严重。

梁大通三年(529年),佛教徒在阙身上凿掉部分汉雕,镌佛教造像三十三龛,龛顶为穹形顶。其中大一龛高35厘米、宽33厘米。北阙阙身西面第三层条石上镌刻一观音立像,人物身材修长,褒衣博带,龛两侧线刻礼佛图,侍者华盖和幡幢随从,龛左刻有“大通三年七月”题记;南面第三层条石上一龛内佛坛两侧刻两狮,坛上刻一佛四菩萨,后立比丘十人,佛作说法状,佛龛两侧刻诸天大众,分三层面佛而坐,龛下为礼佛图;东面三层条石上三龛龛内各立造像一躯,服飘泊之衣,像首已毁损。平阳府君阙构思新颖,雕刻精美,刀技纯熟,刀法刚劲,图像生动、有趣,有许多富有生机的云气仙灵、珍禽怪兽等复杂的造像刻于阙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文物价值

1914年,法国人色伽兰(VictorSegalen)曾到绵阳对平阳府君阙进行考察,其所著《中国西部考古记》一书中对平阳府君阙作出高度评价,认为此阙是复杂石阙中具代表性的一处,还说阙上的梁大通三年佛教石刻造像是四川惟一独存的梁代佛教造像,是研究佛教宝贵的实物资料。平阳府君阙历经一千八百多年长时间跨度而依旧保持原样,双阙连同子母阙均俱全,是全国汉阙中,阙间距大、阙总体大、结构保存完整的汉阙,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宝贵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象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我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保护

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公布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平阳府君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9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目前,包括平阳府君阙在内的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正在积极准备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修复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平阳府君阙造成了历史上严重影响,加之本身年代久远,双重因素使绵阳"国宝"平阳府君阙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震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组织专家制定了以六大手术方案为主的修复工程,并已列入国家灾后重建重点项目,预计修复工作耗时一年,耗资520万元。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动认领了这一高难度文物抢救保护修复工作的方案编制任务。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