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锦屏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峨山县境内,地处峨山县城以西1.5公里处,以“山如城西的一道锦绣屏风”而得名,是“苍翠灵秀的如屏山水”之地。
景区由锦屏山主景区、双江片和西乡片区组成,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景区内山岭连绵起伏,空气清新凉爽,植被保护良好,生物物种繁多,景观以奇特的高原中山林地自然风光为主体,以观赏花卉、林木、万亩茶园、民族风情文化为辅衬,适宜开展度假,观光、修学、科考等活动。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山著称,以花木取胜,以竹林、茶山吸引游人的疗养避暑胜地。
顺着林间小道而上,路旁的松树、柏树、山楂、香椿等葱笼叠翠,随风荡漾。阳春三月,满山遍野的山茶、杜鹃、映山红、马樱花、香叶花缤纷丽紫,秀色夺人,点缀着林海青松,令人美不胜收。
沿路而上,便来到水源龙潭“蓄水池”,池内水清见底。周围参天大树,宛如一把巨大的伞盖,荫护着池边的圆桌石登。走过蓄水池石桥,便是两座亭阁,亭上雕梁画柱,彩绘精细,右边悬崖绝壁上有一石洞,因岩壁高,使人有入天凌云之感,故名“白云洞”。洞口朝东,石门头“别有洞天”四字为梁广顺所书,洞内壁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嫦娥奔人间”雕像,洞前时常云雾缭绕,恰似身临仙境。
阆中锦屏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阆中市。阆中,因阆山四合,阆水纡曲,城在阆山、阆水之中而得名。而这里的阆山就是锦屏山。
阆中锦屏山,古称阆山、阆中山,也叫花山、马鞍山、宝鞍山,有“嘉陵第一江山”之称,位于阆中市城南,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所以人们通常都叫锦屏山。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图》,就是以锦屏山为轴心,杜甫诗云“阆州城南天下稀”也是指的锦屏景物。
锦屏山风景区濒临嘉陵江,锦屏山海拔480米,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东有状元山,西有马家山,北有牛家山,众山相连形成阆中古城的天然屏障,素有“阆苑仙境”的美誉。历代都在山上建造楼阁亭榭,使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而现在的锦屏山园林,为1984年重建,共占地1200多亩,修建楼台亭阁一万多平方米。
观星楼
走进锦屏山山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观星楼。
阆中,是我国汉唐时期最大的天文研究中心,阆中历史上的天文学家有落下闳、任文孙父子、周舒祖孙三代以及袁天罡、李淳风等,观星楼就是为纪念这些天文学家而建的。观星楼为三层六角楼,高24米,顶楼塑落下闳、任文公父子像,中层塑三国蜀汉周群祖孙三代像,底层塑晚年定居阆中的袁天罡、李淳风像,楼前是落下闳和他创制浑天仪。楼下还有落下闳广场,塑有落下闳观测天象像。登上高楼,可以眺望阆中古城风貌。
锦屏碑林
走过荷花池,是一座古朴的大殿,这是锦屏碑林,里面收藏着历代名人书画墨迹260多件,刻工精美,内容丰富。其中张飞的《立马铭》汉隶碑,吴道子的《行道观音》,张善子《上山虎》、《下山虎》,马德昭《魁星点斗》以及《重修临江楼碑记》、《黎学锦重修锦屏山记及锦屏全图》等,最受称道。张善子本名张泽,是张大千先生的二哥,他除山水人物外,尤善画虎,被称为“虎痴”。《上山虎》的题诗是:“虎视眈眈遍西东,瓜豆河山在眼中,睡狮至今犹未醒,将来谁是主人翁?”
碑林前有一亭,名瞰碧亭。
杜少陵祠堂
沿碑林东北的小径,可达阆中杜少陵祠堂,这是纪念杜甫的祠庙。杜甫曾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八月和广德二年两次来到阆中,并举家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其间写下了60多首诗歌,其中的《阆山歌》、《阆水歌》最为著名。“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充分表现了锦屏诸山险而不恶、因险成奇的神韵;“嘉陵江水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写尽嘉陵江的无比秀色,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阆山歌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杜少陵祠堂依山而筑,保持了唐宋时代肃穆典雅的风格,祠堂前厅悬挂的70多幅诗词木刻和字画,寄托了对诗人的怀念,两旁厢房陈列有古文物、古木漆家具等,增添了祠堂的古意。正殿是汉白玉的杜甫立像,正在挥笔凝神,推敲词句,构思新章。
古纯阳洞
少陵祠东侧,是古纯阳洞,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此修道。古纯阳洞深孔多米,宽约17米,塑有八仙神像,洞外“飞仙阁”檐牙高耸,古树浓荫遮地。山上有吕祖阁,依山势走向而建,双层吊脚于峭岩之上,这是锦屏山的最高处。
站在八仙洞口看阆中古城,站在八仙洞前俯瞰,嘉陵江绕流如带,古城楼台掩映,山水城楼交相辉映,陆游诗赞:“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城廓如锦屏。涉江亲到锦屏山,却望城廓如丹青”。
折到瞰碧亭下,有一黄瓦朱槛长廊,有仙圣游集的彩绘和“阆风之苑”、“嘉陵第一江山”等名家匾联,这里是观江和“却望城廓如丹青”的好地方,山、水、城的佳境尽收眼底。
“嘉陵第一江山”旁,是一座黄色琉璃瓦的四合院,这是宋烈文侯祠,也就是张宪祠。
张宪(?-1142),是岳飞的爱将,也是岳飞的女婿。张宪就是锦屏山麓阆南桥人,他从小受其父张锁的影响,习文练武,六艺精熟。少怀报国之志,弱冠从军在岳飞麾下,飞倚为右臂。
张宪投入岳飞帐下后,骁善战,赤胆忠心,功授副都统制,深受岳飞的器重,并招之为婿。在岳家军直捣朱仙镇,即将“痛饮黄龙”时,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岳飞迎回徽、钦二帝后,自己丧失皇位,连发12道金牌召岳飞班师,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年仅27岁的张宪同岳飞父子一同被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离岳墓不远的东山港口。20年后,金兵再次南侵,刚刚登基的孝宗皇帝为了激励臣民抗金,对岳家军来了个“平反加封”,张宪被追封为龙神卫士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又赠宁远承宣使。明代,再追封为烈文侯,在家乡阆州建祠纪念。
张宪祠占地约30亩,座西向东,三面环山,苍劲傲岸的青松翠柏,刚柔相济的香樟绿杨,把祠庙围得严严实实,显得庄重静穆。张宪祠最早是川北道道台黎学锦在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修建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则是1985年重建的。门前悬挂对联一副:佐岳王图复兴功臣同祸莫须有,祀强魂仰祠宇遗像传神阿堵中。
走进祠门,院内是张宪的塑像。据说将放塑像在院中而不在殿内,是一种“匠心独具”的表现:张宪功高蒙冤,壮志未酬,人虽死,心不甘,所以塑像不稳坐殿中而是立在陛下。他身披金甲,左手按剑,右手抚腰,威严挺立。他圆睁怒目,仿佛在问:抗金保国,何罪之有?他紧蹙双眉,似乎对未能劝住岳飞班师回朝而痛心疾首。
张宪祠一楼一底,正堂挂有著名画家赵蕴玉绘制的张宪画像,两侧竖立原“昭忠祠”石碑。堂下两厢为陈列馆,两壁挂张宪生平功迹画图和诗文对联,并有文字介绍其生平业绩。正殿对联为:佐少保力战中原,果能痛饮黄龙,知公必在;共西湖同存庙貌,纵令深诛白铁,遗恨难消。
据说,每逢清明等节日,不少阆中人都要到这里虔诚地点燃香烛,膜拜张宪这位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