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趣闻 动物 藏猕猴

藏猕猴

藏猕猴是猕猴的西藏亚种,主要特征是尾短,大约是体长的一半。它的躯体粗壮,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它们栖息于中国西藏3000-4000米的高海拔区,喜欢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带,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
中文学名
藏猕猴
拉丁学名
Macaca mulatta vestita
英文名
Tibetan Rhesus Monkey
别称
猕猴西藏亚种,西藏猕猴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灵长目
亚目
猿猴亚目
猴科
亚科
猕猴亚科
猕猴属
猕猴
亚种
藏猕猴
目录

基本介绍

藏猕猴(学名:Macacamulattavestita):是猕猴的西藏亚种。体长51-63厘米。主要特征是尾短,大约是体长的一半,约长19-30厘米。具颊囊。躯体粗壮,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

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它小动物。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或手势,互相之间梳毛也是一项重要社交活动。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

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注:藏猕猴不是藏酋猴)

常见种类

近种区别

网络上甚至包括一些传统媒体,往往将藏猕猴(学名Macacamulattavestita)和藏酋猴(学名Macacathibetana)混同一个物种。最简单的区分有两点:一、分布区域不同;二、尾巴长短不同,藏猕猴尾长20-30厘米,相当于身长的一半;而藏酋猴的尾长不足10厘米。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栖息于中国西藏3000-4000米的高海拔区,喜欢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带,特别是那些岩石嶙峋、悬崖峭壁又夹杂着溪河沟谷、攀藤绿树的广阔地段,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场所。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基斯坦、阿富汗东部努里斯坦(Nuristan)和西北边境省吉德拉尔(Chitral)、中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形态及特征

藏猕猴是猕猴的西藏亚种。头体长47–64厘米,雄猴体重7.7千克,雌猴体重5.4千克。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呈棕色,额略突,眉骨高,眼窝深,具颊囊,肩毛较短,尾较短,长19–30厘米,是身体的一半左右。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黄色灰褐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腰部以下为橙黄色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较浓。西藏亚种的皮毛要较其他地区浓密,颜色也较深。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发达,多为肉红色。成年雄猴的体型要比雌猴大。

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昼行性。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通常四肢基本等长。

面部裸露无毛,轮廓分明,眼眶由骨形成环状,使两眼向前,眼间的距离较窄,视觉发达,立体化,可以在树林之间活动时较准确地判定距离,辨别色彩,但嗅觉退化,头骨的构造也随之改变;齿式为异齿型,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颊齿通常为丘型齿和低冠齿,臼齿呈四方形并有4个较低的锥状突起,适于咀嚼;锁骨发达,四肢关节灵活,上腕部及大腿部由躯干部分离,因而前后肢可以前后左右自由运动,前腕和小腿的2根骨头分离而且松松地连接在一起,不必连带躯干即可回转前后脚,适合握住树枝;通常只胸前有一对乳头;有盲肠;四趾上都具有5指(趾),可以灵活而稳定地抓握树枝,指(趾)的端部仅盖住指(趾)头背面的扁平指甲,突出的指(趾)部有发达的指(趾)纹,触觉灵敏,还有防止滑落的作用;掌面和跖面裸出,具有发达的两行皮垫,手脚的拇指(趾)和其余4指(趾)相对,可以握合。

繁殖方式

一般于11月至12月发情。次年3月至6月产仔,或3年生2胎,每胎产一仔,妊娠期平均为5个月左右,哺乳期约4个月。雌猴2.5-3岁性成熟,雄猴4-5岁性成熟,但最早于6-7岁参与交配。在饲养条件下寿命长达25-30年。

价值及其他

亚种分化

藏猕猴是猕猴的亚种之一。

种群现状

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中国不少产猴区,猴子数量多,固而出现猴子下山糟蹋农作物的猴害。群众为保护庄稼,千方百计组织捕杀,有关部门大量组织收购并出口,导致弥猴资源遭到致命的破坏。此后,虽原则上控制在仅限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方可出口,但年出口量仍然可观。1983-1992年中的7年间,国际濒危物种公约的进出口年度报告数字表明,一些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的猕猴大约为8000只,平均每年约1000多只。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

相关文化

《法王松赞干布遗训》、《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如意宝树史》等史书记述了猕猴变人的神话故事,将猕猴视为藏族的祖先。

据说在远古时期,有一只猕猴住在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附近的山洞中修行,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弟子。当时,一位罗刹女(印度神话中的妖怪)喜欢上了猕猴,向猴子求爱,遭到猕猴的拒绝。罗刹女威胁说如果不娶她,她就要自杀,并且转世成魔鬼,要日杀万有情,夜食千生类,使整个藏地变成魔鬼的世界。猕猴听后,很难为情,若与其结合,则破坏了自己的戒行,若不答应,却又造下了罪业。遂前往观世音菩萨处求主意,菩萨却同意他与罗刹女成婚。他们结婚后,生下了六个小猴,(《贤者喜宴》说他们的后代发展出“六人种”,即塞se、穆rmu、董ldong、东stong、扎dbra、珠vdru六氏族)之后不断繁衍,增加到了五百多只,以采集果实为生。为了解决食物,开始种粮食,又因吃了粮食,猴子们的尾巴变短,并能说话,遂变成了人。这就是藏族先民的来历。

猕猴神话在现有藏族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中保存的最为完整,它生动地描绘了远古人类繁衍发展的图景,含有朴素的进化论思想。佛教史家在收录这则神话的同时,给予了一定的调整、梳理,注入了佛教的精神。那只猕猴被说成是在山间修行的佛教徒,并且是观世音菩萨的弟子。显然,佛教大师们用心良苦,借此向人们宣扬佛菩萨的慈悲胸怀。并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藏族最早的祖先是佛教徒,后人信仰佛教是天经地义的事了。猕猴神话中之所以引入观世音菩萨而不是别的菩萨,是由于藏传佛教一向认为雪域高原是观世音菩萨行教化之地,观世音菩萨被尊为雪域的救主。

藏族来源于猕猴的说法,类似于印第安人的图腾崇拜,即将某种动物甚至植物说成是部落或氏族的祖先,这是原始时代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可以说猕猴是古代藏族的图腾之一。认可自己是猕猴后代的部族,在青藏高原上分布较广。《北史·党项传》中说:“党项羌……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这段记述尤为重要,说明远在佛教神话传入高原前,猕猴神话就已经存在,党项及所属部落中同样流传着猕猴为祖先的传说。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党项无论从语言、风俗习惯、文化都与藏族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认为党项即藏族古代六氏族之一的“董氏”。猕猴神话和《北史》中的记述也说明了党项与西藏古代居民间有着血缘关系。

图腾的功能之一,就是保护部族。这在当今藏族地区残存的猕猴崇拜的遗俗中,也有反映。比如有些地方,在房门上方贴有猴子的画像,猴子一手提刀,一手提鬼怪的头,据说这样可以来辟邪;有时将猴毛放在门顶上,同样认为有辟邪的功效。

猕猴神话在藏族社会的影响最大,民间的歌谣中也以猴菩萨和岩罗刹为藏族的祖先。藏文史书中还认为藏族的性格是这两位祖先的遗传,将藏族分为父种和母种。秉性善良、温和,有信仰,具大慈悲、大精进,喜善事,善言说者是父种;而欲望和嗔恚大,喜欢做生意和追求利润,大笑,身体强壮,胆大,心眼多,五毒旺盛,喜闻他人的缺点,脾气暴烈等性格传自于岩罗刹,是为母种。这种划分法,似乎也具有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前者更多的体现了菩萨信徒的文明气质,而后者则表现了世俗的“野蛮”精神。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