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殿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十王亭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
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
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大清门
大清门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崇政殿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
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东巡”诸帝于此举行“展谒山陵礼成”等庆贺典礼。
凤凰楼
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清宁宫
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
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文溯阁
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
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金水桥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声能透露,沈阳故宫正门前的“金水桥”属于违规建筑,与整个风貌不相符。沈阳市文物部门已经下发了整改拆除通知限期拆除。
2014年9月25日14时30分许,沈阳故宫东南侧,在“金水桥”施工墙外,有一大片被围挡围起的施工工地。从围挡的缝隙中可以看到,工地中一辆作业车正在施工。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
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神武门神武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西华门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外廷建筑
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列铜狮一对。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即在太和门颁布大赦令。
太和门广场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檐角安放10个走兽。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体仁阁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体仁阁高25米,座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
弘义阁弘义阁高23.8米,属前三殿区。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3间,上下二层,四面出廊。弘义阁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初建于明永乐年,名为武楼,明嘉靖朝改称武成阁,清初改为今名,意为弘扬大义。清代的弘义阁长期用于收储宫廷使用的金银器具等。现辟为“皇朝礼乐展”展厅。
内廷中路
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9个。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交泰殿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坤宁宫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景亭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
摛藻堂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
内廷西路
养心殿养心殿位于内廷后三宫的西侧,西六宫的南面。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长春宫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
翊坤宫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储秀宫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
太极殿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永寿宫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内廷东西十一宫的匾额“俱照永寿宫式样制造”,自挂起之后,不许擅动或更换。
重华宫重华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赐名“乐善堂”。弘历登极后,名重华。重华宫沿用乾西二所的三进院落格局。前院正殿为崇敬殿。殿内正中悬弘历为和硕宝亲王时亲笔书匾额“乐善堂”。此后嘉庆皇帝将重华宫茶宴联句作为家法,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间举行。道光年间仍时有举行,咸丰以后终止。
咸福宫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琉璃门,面阔3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形制高于西六宫中其它五宫,与东六宫相对称位置的景阳宫形制相同。后院正殿名“同道堂”,室内设落地罩隔断,顶棚为海墁天花。咸福宫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道光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
漱芳斋漱芳斋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清乾隆皇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斋为工字形殿,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乾隆年间,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重要节日,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宣统皇帝逊位后,同治帝瑜妃、瑨妃曾居漱芳斋芝兰室,遇太妃诞辰日,仍于此处传戏,直至溥仪被迫“即日出宫”。
内廷东路
奉先殿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缮。奉先殿建筑面积122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
景仁宫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延禧宫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亦有东西配殿各3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宣统元年(1909年)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主楼每层9间,底层四面当中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隆裕太后题匾额曰“灵沼轩”,俗称“水晶宫”。1917年张勋复辟时,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部队飞机投弹炸毁。
景阳宫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明代为嫔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贮图书之地。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阳门,前院正殿即景阳宫,面阔3间,黄琉璃瓦庑殿顶,与东六宫中其它五宫的屋顶形式不同。后院正殿为御书房,面阔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次、梢间为槛墙、槛窗,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和玺彩画。东西六宫年节张挂的《宫训图》原收藏于此。
永和宫永和宫,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等先后在此居住。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永和门,前院正殿即永和宫,面阔5间。明间开门,次、梢间皆为槛墙,上安支窗。正间室内悬乾隆御题“仪昭淑慎”匾,吊白樘箅子顶棚,方砖墁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东西配殿的北侧皆为耳房,各3间。
毓庆宫毓庆宫位于内廷东路奉先殿与斋宫之间,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是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建筑群,前后共四进。正门前星门,门内为第一进院落,有值房3座,西墙开阳曜门与斋宫相通。过院北祥旭门为第二进院落,正殿惇本殿,东西配殿各3间。第三进院东西两侧各有围房20间,直抵第四进院,正殿即毓庆宫,建筑为工字殿。毓庆宫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允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同治、光绪两朝,此宫均作为皇帝读书处,光绪皇帝曾在此居住。
斋宫斋宫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落。前殿斋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抱厦3间,明间、两次间开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斋于此。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铜人于斋宫丹陛左侧。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各宫悬斋戒木牌于帘额。斋戒期间,不作乐,不饮酒,忌辛辣。
其他建筑
武英殿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
皇极殿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
慈宁宫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文渊阁文渊阁是文华殿后的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书名楼“天一阁”建造。阁分上下两层,黑色琉璃瓦覆顶,绿色琉璃瓦剪边,色调深沉雅致,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克火的用意。阁内藏《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后,除了皇帝来这里读书外,也允许臣工和学士们来此查阅图书。
畅音阁畅音阁通高20.71米,在宁寿宫区的中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嘉庆年(19世纪初)又增建扮戏楼。阁高20余米,从城墙外也能望见楼阁的绿琉璃瓦顶。“畅音”即尽情赏乐音之意。高阁分上、中、下三层,分别为福、禄、寿台。寿台台面有五口井通地下室,上有三个天井通禄台。此阁朝北,与帝后等赏戏的阅是楼相对。每逢年节,宫中即在此开演大戏,台上、台下都热闹非凡。
寿安宫寿安宫位于内廷外西路寿康宫以北,英华殿以南。始建于明代,初名咸熙宫,嘉靖四年(1525年)改称咸安宫。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间在此兴办咸安宫官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宫官学移出。同年,乾隆皇帝为庆贺皇太后六十寿诞,将此宫修葺一新后改称寿安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皇太后七十圣寿庆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层大戏台。嘉庆四年(1799年)将戏台拆除,扮戏楼改建为春禧殿后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