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麻食儿

麻食儿是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的特色面食,在元明之际,麻食儿已经流行,是回族人的食品。麻食儿做法和吃法简单,可以煎炒或加菜调酸汤食用,将面擀得薄薄的,再切成小方块,对角揪搓之后,再滚一滚,然后把这些面下到放了各种佐料和牛羊肉、土豆等蔬菜的锅里煮熟,即可食用,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麻食儿原来是在早上吃,现在在当地夜宵摊上也很常见,很受欢迎。
分类
面食
口味/口感
劲道爽滑,口感独特
目录

基本介绍

麻食(麻什),原称作“秃秃麻什”或“秃秃麻失”等,北京话也叫作“猫耳朵”,西北地区有的地方叫麻食子、麻绳儿,批耳子,还有的地方称作圪饦儿、饽秃儿、圪团儿、圪垛垛、圪脱、苛秃儿,其历史已经有近千年,后简称为麻什。

其词源为突厥语的“tutmaq”(在古代也常被译作“秃秃么思”、“吐吐麻食”等)。

维吾尔族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黑汗王朝时人,公元11世纪)编著的《突厥语大词典》中记载有“tutmaq”(面片,突厥人一种著名的饭食)。

陕西关中地区的麻食,形状如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中间略薄,边缘翘起。

地方特色

《突厥语大词典的》词条,从词条的释义“面片可吃,汤也可喝”来看,tutmaq最初的吃法,是一种汤饭。

秃秃麻失自它诞生之初,便是以这种汤饭的形象出现的,西北地区的麻食至今还保留了这种古老的传统,如今,在青海、甘肃、宁夏、关中等地,麻食最常见的吃法也是包含了面、蔬菜、肉、汤等的一锅煮,俗称“烩麻食”。

而这一点,从今天流行于中亚西亚和东欧等地的麻食,也看得出来:

阿塞拜疆:tutmaç:酸奶与切成长方形的面片等同煮的汤。

罗马尼亚:tocmági:通常是干面条(挂面)、鱼肉与奶酪饺子(găluște,粗面粉与奶酪、肉末等制成的面团食物)等同煮的汤。

土耳其:Tutmaççorbasi:一种由酸奶、扁豆、肉及面条等同煮的汤。

伊朗:tutmaj:一种酸奶、肉及面条(常用通心粉)等同煮的汤。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在中国以外的地方,麻食的形状各异,并无统一规定,共同点是都有面条或面片。

中国地区:

甘肃徽县麻食是用麦粉和成软面团,每次掐一小点,用大拇指搓片后卷成一个个小海螺状,在开水中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调入佐料即可食用。特点是入味、滑爽、易消化。还可做成炒麻食、烩麻食等。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一

先制作麻食。有时间的可以自己制作,平时工作忙的可以直接买现成的。如有兴趣可以将麻食制作成不同的颜色。

备菜:土豆切丁,白菜叶撕成小块,豆腐过油切丁,香菇切丁,木耳切丝,粉条切断不要太短。

锅中加油,青椒葱花爆香,依次加入土豆,香菇,白菜,豆腐木耳,粉条。翻炒至五成熟,期间加入耗油及生抽。

添水适量,没过菜即可,火烧开。

加入适量麻食,煮沸开转小火,炖煮3-5分钟即可。

关火,锅中加入芫荽(不吃勿加),食盐,鸡精,胡椒粉(不吃勿加),香油调味。

盛碗出锅,一份美味的麻食就做好了。

制作方法二

和面,面要稍微软一些,并醒二十分钟。

面团擀薄成1cm左右厚的面饼,再切成1cm宽的面条,切好的条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滚成圆柱。

圆柱均匀切成小面丁。

案板上撒面粉,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轻微摁一下,借着摁劲轻轻搓一下,面就会卷起来,像一个猫耳朵的样子。表面稍微粗糙的案板易搓成形。

把“猫耳朵”煮熟。

各种蔬菜,切成开心果大小的样子,炒熟。

西红柿切小块,在锅中炒成酱,加足够的水,水开后放入青菜和调味料。

将煮好的麻食以及黄豆,炒好的配菜倒入汤中,大勺一搅,盛入碗中,滴几滴辣椒油。

提示:麻食不仅可以煮着吃(俗称烩麻食),也可以用清汤煮熟后,捞起现炒(俗称炒麻食)。

历史起源

突厥语之中的tutmaq一词本来的意义仅限于“面片”这个概念,而其有一个同义词“qop”,即相当于英文的“noodle”一词,用作泛指面条类制品的通用词汇,而对其形状和制法等,并无任何进一步的特别限定。

元代宫廷食谱《饮膳正要》之“聚珍异馔”中便收录了“秃秃麻食”,解释为“手撇面”,制作方法是用“白面六斤、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然后“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酪、香菜末。”在14世纪朝鲜书籍《朴通事》里,有“将那白面来,捏些匾食,撇些秃秃么思”的字句。

在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一书中,“庚集”一章,也专门收录了“回回食品”(元代主要指突厥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等民族),其中也有此食物,“秃秃麻食入水沿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什,煎炒酸肉,任意食之。”史书将秃秃麻食的制法、煮法以及食用方法表述得颇为具体。

明代美食学家黄正一在《事物组珠》一书中也有说明:“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

麻食本义是面条或面片,当代在中国西北地区常常专指一种小卷,或小丁状(也叫懒麻食)的面食。

小卷状的面食,在宁夏平川地区的回族中,习惯称为“次面子”或“鱼儿钻沙”。在中原叫"捻面卷",南方叫"猫耳朵"、"空心面"等。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在描述其制法时,说道:“如水滑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也就是说,秃秃麻失在当时的突厥人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饭食。从此描述也可以看出,当时的麻食是手掌按成的小饼状,并不是现在所常见的小卷形。

发展过程

麻食的发展脉络:

1,麻食(tutmaq)在诞生之初,单纯指面粉制成的条片等。

2,tutmaq的名称由回回民族带到中国西部及中原地区,最初用来称呼原民族风味的面条面片,以区别于中原汉族风味的各类面条。

3,tutmaq的制法和形状逐渐多样化,产生了多种制法和形状(从只有片状,发展至有小薄饼状、小卷状等)的tutmaq。

4,随着他们的后代逐渐改讲汉语,多数常见的条形片形小饼形的面条面片改为直接用汉语词汇“面条”等来称呼,而一些对中原(陕西关中河南等地)汉族来说,较少见的形状,仍旧保留了麻食的名称。

5,与此同时,小卷状,小丁状的麻食制法伴随名称,也逐渐传给了当地(陕西关中河南等地)汉人。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