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文学 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是一部日记体小说。1944年5月、6月间巴金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房,他便以此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姓陆的青年因病,住进了国民党政府开办的医院的第四病室,陆姓青年见到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在病室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巴金在《后记》中说,第四病室“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
中文名
第四病室
类型
中篇小说
作者
巴金
目录

作品简介

这是一个年轻病人在当时一家公立医院中写的‘病中日记’,也就是作者根据一部分真实的材料写成的小说。‘第四病室’,一间容纳二十四张病床的外科病房,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在病室里病人怎样受苦,怎样死亡,在社会里人们也同样地受苦,同样地死亡。

在《第四病室》中,巴金则直接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社会底层的众生病苦图。在这个空气污浊的三等病室里,各种病员杂处,有人不断地死去,有人又不断地进来,他们缺钱少助,在这里受着百般难忍的煎熬。他们的饮食便溺,都需要人照料,但工人老郑却因有人没钱打点他便变得极为冷漠。他的表现,与其说是国民性的顽疾,倒不如说是金钱锈蚀了心灵更为准确。这篇小说用金钱正在支配人间关系的酷烈现实,张扬着对于人间情怀和人道主义的呼唤。小说中的杨大夫实为人道主义的化身,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关爱,慰藉着所有的病员的心灵。小说开头巴金给日记作者陆怀民的复信中对杨大夫下落的种种猜想,正是在喻示着对人道主义情怀依然活着或“再生”的渴望。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