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胡狼

胡狼是一种广泛分布在非洲的犬科动物,在非洲主要有侧纹胡狼、黑背胡狼、西门胡狼。黑背胡狼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沙漠地带,是足智多谋的获食者,它个头较小,长相似狗,行动敏捷,在7种食肉兽中虽是最弱者,但凭它的足智多谋的才能,常常可以智胜所有竞争者而获得丰盛的美餐。
中文学名
胡狼
拉丁学名
Canis spp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亚目
裂脚亚目
犬科
亚科
犬亚科
犬属
胡狼
分布区域
非洲北部,东部,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部和南部
目录

生长与分布

胡狼主要包括分布于非洲北部、东部,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部和南部等地的亚洲胡狼(又叫金背胡狼或金豺),分布于非洲东部、西部、中部和南部的侧纹胡狼(又叫纹胁豺),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黑背胡狼(又叫黑背豺),以及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部山地的西门胡狼(埃塞俄比亚胡狼)(又叫西门豺)等。西门胡狼为群居动物,另外几种胡狼都是夫妻成对而不成群。

形态及特征

胡狼的体形比豺稍小,主要食物是一些比较容易寻找和捕捉的小动物,如蜘蛛、甲虫、小鸟等,尤其是特别留神秃鹫的行动,因为秃骛是当地最著名的食腐动物,哪里有一群秃骛,哪里就肯定会有一个死尸。虽然胡狼与秃骛之间经常火拼,不过秃骛仍然需要胡狼,因为尽管秃骛有着尖硬的嘴,但缺少自己撕碎兽皮的力量,所以只有等胡狼扒开死尸外面的那层硬皮,才蜂拥而上,并常常把胡狼挤走。

胡狼的嘴长而窄,长着42颗牙。胡狼有五种牙齿,门牙、犬齿、前臼齿、裂牙和臼齿。其犬牙有四个,上下各两个,能有2.8厘米长,足以刺破猎物的皮以造成巨大的伤害。裂齿也有四个,是臼齿分化出来的,这也是食肉类的特点,裂齿用于将肉撕碎。12颗上下各6的门牙则比较小,用于咬住东西。

生活习性

胡狼与北美洲的郊狼有相似的生态位,专门捕猎细小至中等的动物。它们的脚长,犬齿弯曲,适合猎食细小哺乳动物、鸟类及爬行动物。它们的脚掌较大,肢骨融合,适合长距离奔跑,并可以维持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它们是夜间出没的动物,尤其是在黎明及黄昏时份最为活跃。

胡狼是一夫一妻的,并以家庭为基本的社会单位。它们会保护自己的领域,猛烈的追逐入侵的敌人,在领土以尿液及粪便划界。这个领土的大小足以养大个别的幼狼,直至它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领土。小量的胡狼有时聚集一起,例如在吃腐肉时,但一般都是一对生活的。

亚洲胡狼的毛很短及粗糙,一般都是黄色至淡金色,毛端褐色,毛色会随季节及区域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坦桑尼亚北部的塞伦盖提(Serengeti),雨季时亚洲胡狼的毛色就是褐灰黄色,旱季时就是淡金色。生活在山区的亚洲胡狼毛色较为灰色。

亚洲胡狼长70-105厘米,尾巴长25厘米,肩高约38-50厘米。平均重7-15千克,雄狼较雌狼重15%。面上、肛门及生殖部位有臭腺。雌狼有4-8个乳房。上下颚各有3只门齿、1只犬齿及4只前臼齿,上颚有2只臼齿,而下颚则有3只。

亚洲胡狼是杂食性的及机会主义者,它们的食物中有54%是动物及46%植物。它们很能猎杀细小至中等的猎物,如兔、啮齿目、鸟类、昆虫、鱼类及猴子。它们利用敏锐的听觉来确认躲在草丛的猎物。它们曾猎杀比它们大4-5倍的有蹄类。在塞伦盖提,它们是瞪羚的天敌。在印度,它们经常会猎杀幼黑羚。虽然亚洲胡狼很多时都是独自行动的,但有时也会以小群(2-5只)一同猎食。在印度的收割季节,它们会转而吃果实。

亚洲胡狼有机会时也会吃腐肉,会从其他食肉目,如狮子及虎中偷走食物。5-18只一群的亚洲胡狼会吃大型有蹄类的尸体。在印度及孟加拉某些地区的亚洲胡狼主要是吃腐肉及垃圾。

繁殖方式

胡狼一般冬季交配,雌兽的怀孕期为60天左右,每胎产1-7仔。幼仔很容易受到其他食肉兽类的攻击,但通常在每个窝中,都有一只较大的亚成体看护这些幼仔,有人称之为“帮手”。幼仔们非常高兴和“帮手”呆在一起,而“帮手”也十分忠于职守,并且从中学习找食、哺养幼仔和与其他食肉动物周旋等各方面的经验,直到幼仔长到8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年左右。每增加一只“帮手”,平均便可以增加1.5只幼仔的成活率,而对于“帮手”来说,看护的幼仔实际上都是它的兄弟姐妹,此时所取得的经验,会使它在将来在照顾自己的孩子时受益无穷。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