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罗马。职业介绍所前人群涌动,无数人在等待工作。赋闲达两年之久的安东终于被介绍到广告张贴所工作,但有个条件,他必须有自行车才能工作。妻子当掉了家里所有的床单才赎回被当掉的自行车。第二天一早,儿子布鲁诺就为爸爸擦好自行车,妻子为他准备好午餐。安东从广告张贴所领到任务,一位有经验的工人给他指点完工作要领,留下他独自工作。一小伙子乘安东工作之时,骑上他停靠在路边的自行车飞驰而去。安东跑去追赶,却被眼线干扰,失去目标。安东向警察报案,却得不到任何帮助,他只得向好友求援。好友建议第二天一早到自行车市场去找,因为偷车人可能在那儿脱手。次日清晨,安东带着儿子和好友来到自行车市场。一阵寻找后毫无结果。他们又来到另一个自行车市场继续寻找。不想一场大雨,把市场冲散。父子挤在屋檐下避雨时,发现那个偷自行车的小伙在不远处和一个老乞丐交谈。安东追了过去,那人骑着自行车逃走。安东急忙回来寻找老乞丐,盘问他小伙的下落。老乞丐拒绝回答,安东父子紧盯他来到一座教堂,安东再三要求老乞丐陪他去找小伙。无奈下老乞丐只得告诉他一个地址,但不肯陪他去。他们的争吵声引来教堂工作人员,老乞丐趁机溜掉。
按老乞丐提供的地址,父子来到一个贫穷的居民区,在那儿碰到偷车的小伙。小伙看到他们撒腿就跑,安东把小伙揪到大街上。没想到围观的居民都是他的邻居,偏偏这时小伙抽搐起来。居民们纷纷为小伙开脱,指责和恐吓安东,尽管布鲁诺找来警察也无能为力。面对一张张充满敌意的眼睛,安东只得知难而退。
父子俩沮丧地往回走。路过街口时,安东看到街边无人处停靠着的一辆自行车,一个念头在他的头脑中闪现。他急忙打发儿子回家,自己偷偷骑上那辆自行车,不料被车主发现,并被路人抓住,要将他送往警察局。街边等车的布鲁诺看到这一切,跑了过来,哭喊着“爸爸”拼命地拉着父亲。车主看到哭泣的布鲁诺,让大家放了安东。
安东木然地行走在大街上,布鲁诺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看到身边的儿子,安东流下了眼泪,握紧了儿子的手。父子俩消失在茫茫人群中。
角色介绍
Antonio
演员Lamberto
赋闲达两年之久才终于被介绍到广告张贴所工作,但有个条件,他必须有自行车才能工作。妻子当掉了家里所有的床单才赎回被当掉的自行车。不想,他的自行车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盗了。
Bruno
演员Enzo
安东的儿子,十分热爱自行车,对自行车的了解程度比安东还要多。诚实可爱,当安东被路人抓住,他跑过去哭喊着“爸爸”拼命地拉着父亲,车主看到哭泣的他才让大家放了安东。
Maria
演员Lianella
安东的妻子,十分支持丈夫的工作,当掉了家里所有的床单才赎回被当掉的自行车。同时她还迷信于一个中年妇女的话,经常会去那接受排忧解难。
TheBeggar
演员GiulioChiari
认识偷车人的乞丐,面对安东的粗暴逼迫行为总是缄口不言,一口咬定不认识偷车的人。有信仰,常去教堂。
TheThief
演员VittorioAntonucci
偷自行车的人,几次逃过安东的追赶,即使被抓到后还是因为证据不足而逍遥法外。
获奖记录
年份届数奖项类别结果
1949第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获奖
1950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提名
荣誉奖获奖
第7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奖
第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获奖
影片评价
《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经典之作,是世界电影史上十大不朽的影片之一,它集中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时光网评)影片触及到了意大利下层社会的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其结构巧妙,演员的表演也真实自然,使影片看上去更具真实性且富有亲切感。(新华网评)影片中没有眼泪,却比后世大卖苦情的作品更令人痛彻心扉,(时光网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