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根据史籍记载,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由于年代久远,其制造工艺又是高度的国家机密,没有在民间大范围推广应用,所以在发明人诸葛亮死后没不久,便告失传。现代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
目录

释义出处

【名称】木牛流马【拼音】mùniúliúmǎ

【出处】1、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2、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解释】木制的带有货箱的人力步行或者轮行或者步行轮行结合式运输器具。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

【示例】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只不过是运运粮草,你如今造冰轮是攻打桐柏城。

时代背景

1、运输工具: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

2、道路状况: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常规车马运输不便。

3、战争状态:前线大军消耗极大,粮草多赖汉中供给。

各种解释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陈师道记载的木牛流马:“土车,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记载,也离三国时期有了1000多年,这种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复原版本

四川复原作品

2010年四川木牛流马:9月7日,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展示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何多现2010年3月开始制作,8月初完成。“木牛流马”长2.08米,高1.4米,自重230斤,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后肢可以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湖南复原作品

2011年12月4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老师黄佑军展示了他的“木牛流马”,他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撑杆驱动的轮式车”,即在轮式车的双辕上装上长短撑杆。

益阳南县职业中专教师黄佑军成了十里八乡倍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他历时三年复原的木牛流马成了稀罕物,每天上百名群众前来参观。木牛和流马是两辆宽约0.6米,高约1.5米,利用杠杆和连杆原理制作而成,特别适合在山地行走的运输工具,在坡地行走时,能随意停在坡地上而不向下滑行。而显然不同的是:木牛是在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流马是在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

黄佑军说,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木牛靠撑杆驱动,而不是传说中的自行工具。摇动双辕时,始终只有一根撑杆撑地而四轮转动,这与“一脚四足”、“转者为牛足”相符合;撑杆轴上有两根撑杆一长一短,这与“双者为牛脚”相符合;牛鞅绳为提起撑杆的细绳;牛秋轴为撑杆轴,是动力来源,这与“摄者为牛秋轴”相符合。这个“木牛”与文献记载的《造木牛之法》是基本相符的。

黄佑军说,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这个“流马”是完全按照《造流马之法》的文献记载的尺寸作的。车轮位于前、后脚之间。“靬”是牛皮做的圆套子,套在双辕上与牛鞅绳相连,提起撑杆。三角杠是车厢后的横杠(杠孔是三角形),拦住板方囊不退出来。

黄佑军说,这种“木牛流马”特别适合在山地行走,在坡地行走时,能随意停在坡地上而不向下滑行。装满货物的木牛、流马上坡时只需一人就能驾驭,即使是上30度坡地也不需别人帮忙照样能上坡。当你摇动双辕时,撑杆给你强大的推力帮你把车推上山坡,当你停下不摇动双辕时,车会向坡下滑行,不过这时你也不用担心,撑杆能及时撑地自动刹车、阻止车继续下滑!与普通人力车比,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下山坡地的行走,它具有人力车的同样的优点。平路的行走,它具有人力车所有的优点,它也有比人力车优越的地方,载货时,人力车起动时是十分费力的,而木牛流马可以借助摇动双辕增加撑杆的推力起动车辆。即使遇到十级左右的石梯坡地,摇动双辕,像爬楼房的楼梯一样,也能一个人拖上去而不需要别人帮忙,这是一般人力车所不能想像的。从而节省人力。

对于木牛流马的失传,黄佑军说,他复原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木牛流马机构和人力车。在制作时间上(不算设计、调试时间)——木牛,人力车木工用时约五天(10小时每天),木牛机构木工用时3天;流马,人力车木工用时约六天,流马机构木工用时3天。木牛流马制作复杂(与人力车相比),这是它失传的第一个原因。日常生活中,畜力车、人力车能适应一般道路的运输需要,一般道路上木牛流马比人力车没有优势且撑杆牛头马头机关等构件成了累赘!这是它失传的第二个原因。“黄佑军说,木牛流马之所以失传,只因其制造复杂,走平路不如板车方便。”

复原作法

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关键是复原作法竹简: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了克服运输军粮的困难创制了木牛流马,制法记于竹简并有附图。其法载于史书《诸葛亮集》。若干年后,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学渲染、使其神秘化,进一步使制作方法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成为复原操作的严重障碍。古今不乏木牛流马爱好者,复原样品不下十种。但这些样品的形制尺寸与原始制法相去甚远,所以只可算是个人作品,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要想复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必须首先复原其作木牛流马法竹简。本人通过分析研究大量有关史料、去伪存真、勘误补缺及绘制附图,基本恢复作法竹简原貌。并依此复原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复原的诸葛亮作木牛流马法简册资料:《三国志·蜀书·本传》裴注引《诸葛亮集》。作木牛流马法: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後轴孔去前杠孔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後脚孔分墨去後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後杠孔去後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载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一、附图、3号简、31号简丢失;二、5号简错位到3号三、4号简错位到14、15号简之间四、18号简错位至28、29号简之间五、30号简错位至25、26号简之间六、32号简错位至26号简之前现存资料与原文对照:

分析:从当时书写常用材料和文字排列形式看,原文是写在竹简上的;原件除了文字还有一张附图,附图已经缺失;从内容和形式看,文字可分四部分:1、四言韵句要诀;2、对附图的注明;3、主要部件尺寸;4、中间加些特别说明。因时间很久和保存不当,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从《诸葛亮集》看其行文特点:语言精练、字句精当、度量精确,所以该文中凡是混乱语句、错讹文字及失当尺寸一定不是诸葛亮的原文。本制法只是设计原则、不是施工细则,所以不少零件未提及,结构部位及尺寸未详述,这些问题对于专业木工是不难解决的。同时,一些部件形状不规则,难以用尺寸表达,只可用图示。当字迹模糊不清时,抄写者会依据笔画特征写上一个近似的常用字。改动:1、“曲头”改为“伸头”。牛头形态固定,没有曲直之分;但牛头的动态有向上仰头,向前伸头,向下低头的不同。这里采用的是伸头;2、“细者为牛鞅”改为“绁者为牛鞅”。牛鞅即车靽,套在推车人的脖子后面,不宜用细绳。绁字作名词用指绳索(比绳子粗),作动词指捆绑、捆扎。牛鞅即捆扎在车辕上的绳索;3、“板方囊”改为“板方橐”。虽然二物都指软料做的袋子,但橐字有时指木板等硬料做的的盒子。如“橐蘥”是古代风箱,其外面的木盒子叫橐。而囊是用软面料做成的袋子,史书没有记载用木板做的囊;东海尹湾出土的汉代竹简13号木牍的正面标题为“君兄缯方缇中物疏”,物品中有“墨橐一”、“板旁橐一具”,这里盛墨的小盒子叫墨橐,较大的木箱子叫板旁橐。板方橐和板旁橐哪种叫法正确,还是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因为没有查到更多资料不能定论。但是可以认证“板方囊”应是板方橐。4、“秋轴”改为“”:没有秋轴这个部件。是一专用名词。此指控制车足的绳子。5、“牛仰双辕”改为“俯仰双辕”。牛仰双辕,不是单独一句。双辕可仰起不必说明,而且流马也可仰起。所以该句应是一长句的一部分。其中四足为什么可收可放理应说明,即“前足放下用以支撑,后足收起便于俯仰双辕。”解释后足收起,为了增大双辕俯仰范围。6、“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改为“人行六步,牛行四方”。六尺是固定长度,和人行没有关系,但人行六步的长度随体高而异。牛行四步也讲不通,牛是四条腿,怎样才算是一步?用多大的牛?园周由四个直角(方角)组成,牛行四方即车轮转了一周。暗示车轮周长相当人行六步,直径相当两步,随推车人身高而不同。这比固定直径长度更实际。7、“靬4寸4.3寸”改为“靬4尺4.3尺”。靬是加工的皮革,4寸×4.3寸没有可用的地方。牛肋只是支架,上面必须有覆盖的东西,4尺×43尺正合适。皮革柔软结实,不透水;8、“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疑为抄错行,故删去。9、增文“囊置橐中,小囊纳粮46升,大囊”。粮米不可直接装在橐中,避免受潮受热霉烂。囊即米袋子,大囊装一队(50)人一天的口粮,小袋装一什⑽人一天的口粮。这样,运输、清点、分发都方便。10、增文“曲肋横领,刻齿立角,绁鞅,双辕二橐”。附图注明中已有,要诀里应有的重要部件。另外,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个别文字和尺寸做了改动。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在原有独轮车(鹿车)的基础上创新改进而成,由二人驾驶改为一人,运输效率提高一倍。主要创新有:1、车轮改在中部:重心降低,利于左右前后平衡;2、刹车部件(牛头分档加压):下坡防滑;3、支撑部件(可收起的四足):上台阶、过沟坎;4、防护部件(背盖、板方橐):防雨、防晒、通风;5、车靽:利用腰背力量、减轻臂力。

古今说法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

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有个当地的老人曾经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制机械。按下和抬起马的脖子,流马就会迈开腿行走;木牛是通过按压后面的双辕行走。据梁国君介绍,他做的木牛流马在原理上与史料记载相符:“‘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木牛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省力臂,就是双辕;流马的省力臂就是它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为巧妙的是,梁国君在他的流马上实现了暗锁功能,把舌头扭转,马头就被锁住,就无法行走,这一点跟《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非常吻合。但是梁国君复原的木牛流马遭到另一派的反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不可能是四条腿的:“栈道是木板铺的,中间的缝隙宽窄不一,四条腿怎么能在带缝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栈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后边推,四条腿没办法拉也没办法推。所以木牛流马肯定是带轮子的。”郭清华为什么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带轮子的呢?这也能从史料记载上找到依据。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四轮小车:“制木牛流马法里,介绍流马的时候说,流马有前轴和后轴。大家都知道装轮子的才叫轴,一个轴装两个轮子,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四轮。”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冯立升认为,木牛流马基本上可以定论是一个独轮车,因为综合各种史料和各种文献的证据来看,独轮车的可能性最大。

为了弄清三国时期栈道的情况,我们来到了褒河谷口,这里是褒斜栈道的起点,位于汉中市北20公里,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起程把粮草运往前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栈道非常平缓,并不陡峻。原来古代人开通褒斜栈道是非常聪明的,他们选择了在秦岭山中最缓的一条道路,不知不觉就上了山,然后不费劲就下去了。在这样的道路上四条腿的机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轮子的效率高,所以当时的木牛流马不太可能是四条腿的行走机械,而四轮车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四轮车作为转向控制是更难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轮车的转弯都不是很灵便的,所以放到那个特殊的条件下可能性更小。从栈道情况分析,似乎只有独轮车才最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木牛流马。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木牛流马是独轮车的话,记载中,木牛是一脚四足,这个四足在独轮车里面怎么体现呢?还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称包括暗藏的机关如何解释呢?旅澳学者康弘对木牛流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木牛流马是齿轮组传动的绞盘索道系统。在云贵川的深山里,同类系统还被使用着。

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质疑:木牛流马如此好用,它们就应该被大力推广并流传。但木牛流马不仅没有被大众普及,就连诸葛亮当时也并不经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马。这说明木牛流马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分析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的情况,可以初步断定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环境上。蜀汉位于今四川,道路崎岖,多为盘山道,在直线距离并不远的山与山之间走盘山道即远且难,而架设绞盘和索道无疑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好办法。现四川,云南的山区索道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赶集还要靠它。在其它地区绞盘索道不能广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马没有得到普及。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获,对于广泛应用于云贵高原的索道应有所闻。

发展探索

谜团:《三国演义》上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远不及现代,但是“木牛流马”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如果当时把“木牛流马”写的神乎其神,也许我们很早就会把它当成神话的东西而弃之不顾了,但是就因为书上写的符合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当时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马的问世。可是时代的久远和小说的戏剧性让我们又有些一筹莫展。“木牛流马”如果真的象书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那里得到能量?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要造出象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就必须抛弃“能量守恒”定律。同样,要造出“木牛流马”也必定会打破影响我们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事迹。历史上有无数个迷团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但是在迷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制造者:《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紧接着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众将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司马懿听说后,派人去抢了数匹木牛、流马,并将这些木制的牛马拆卸开来,描图画形加以仿造,不到半月,竟也造出了千余匹,一经使用,也与蜀军所造效果一样,奔走进退如活的一般。于是,魏军也用它们去陕西搬运粮草,自以为得计,“往来不绝”。岂不知,这恰恰中了诸葛亮之计。

鲁国: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三国: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如今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

南北朝: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时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是: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流马:肋长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板方囊两枚。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