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黎族服饰(海南省),编号:Ⅹ-111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锦绣织贝有限公司
(3)保护单位:海南省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
2、黎族服饰(海南省),编号:Ⅹ-111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黎族服饰,并非全是根据体型而定。服饰的尺寸因为各个方言区的地域语言、族源、族系、崇拜、祭祀、丧葬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所喜爱的服饰款样标准自然也不相同。比如妇女上衣,哈方言的罗活、抱由、抱曼的衣衫特别宽而大,同样是哈方言的只贡(多港)的黎族妇女衣衫特别小而窄,在黎族妇女服饰当中,可称是最小的女衫了。关于黎族服饰,古代典籍有不少记载。如《汉书·地理志》:“武帝元封元年,略以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为贯头。师古曰:‘著时从头而贯之’”。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也多有记载。自古以来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妇女精于纺织、染布、刺绣等。如果说汉代“广幅布”,唐代的“吉贝布”、“盘斑布”、“食单”(桌布),到宋代的“青花布”等,和战国时代的“织贝”是一脉相承的话,那么,苏轼在《峻灵王庙记》所说的“结花黎”就是美孚方言黎族妇女用传统的缬染技术织出来的。这就是历史资料所记载的黎族人民用棉花织成的富有文彩的纺织品——“织贝”。
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和各民族交往的频繁,黎族服饰加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将无领直口和贯头上衣,改为挖口上衣领,或者将直身、直缝、直袖改为使腰身、袖口有缝(折间),或者改无钮为饰钮,后来又改为琵琶钮,直到将对襟改为偏襟。赛方言黎族,除陵水祖关、群英地区妇女穿的有花筒(俗称“丝筒”)外,其余均先是仅在裙尾、裙腰上绣花,其后又在上衣上反镶色彩较为鲜艳的布边,筒裙多织条格纹,最后就只有蓝衣黑裙或素身无花纹。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的黎族青年男女早已改穿汉服。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但是多数服饰都是在市场上购买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且上衣服饰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黎族服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体现了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它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黎族服饰是黎族人民喜爱的服饰之一,需要保留其民族风情习俗和服饰特点。当代不少地方的黎族青年男女已穿汉服、讲汉话。但在结婚时,仍然穿着传统服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各大宾馆、商店及旅游景点,为了体现其旅游点的地域和风情的特色,不少服务人员穿戴黎族服饰。中外游客都以能目睹或穿戴绚丽的黎锦、黎服为幸,并盛装留影以为纪念。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1987年3月成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海南撤州建省后,易名为海南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研究所承担着抢救、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和生产黎族织锦和服饰的任务。这对我省少数民族服饰的继承和发扬,起着重要作用。
黎族祖先利用这种树皮纤维来缝制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称为“树皮布”服饰。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在山上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范大成《桂海虞衡志》、赵汝适《诸蕃志》、周去非《岭外代答》等都有关于黎族织锦原料的记载。如《桂海虞衡志》:“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采,拆取色丝,间中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副联成一幕。”又《岭外代答》:“海南所织(吉贝布)则多品矣!幅极阔……,间以五采,异纹炳然!”海南黎族所织的“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我们称之为筒裙,通常由裙头、裙身带、裙腰、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但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由于各幅都是单独织成,因而适合于织花、绣花和加工,所以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复杂。有些筒裙为了突出花纹图案,又在沿边加绣补充,提高图案色彩,故称为“牵”。妇女筒裙,由于织花的经纬密度高,大大加强了筒裙的牵度,因而经久耐穿,又具有特色。
妇女的筒裙,规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哈方言的“哈应”和聚居在东方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美孚方言妇女筒裙,可谓是最大最长,人们常称为“长式筒裙”;而居住在白沙的润方言黎族妇女筒裙,则是最小最短的,堪称为超短裙。一般来说,筒裙长而宽,或短而窄,都是为符合其生产环境和生活方便的需要。长筒裙的实用性较多,用途较广,可当被子、背物和做婴儿的吊兜式摇篮,还可以从童年穿到成年,小时候可将多余部分折叠到里面,随着身体增高翻出伸长。有些长筒裙则可以供死时殓尸用,故而越织越长。而短筒裙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生活环境比较差的黎族妇女穿戴的。除了古时候原料有限,生产艰难,自然生态环境险恶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大多数居住在山涧,小溪、河流地带,穿着短筒裙适于爬山涉水。穿着长筒裙的黎族妇女主要生活在有河流的平地或小丘陵地带接近平原地区,物质生活条件较好,接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早、较多。古代汉族的服饰多宽衣长裙,也许对当时的黎族服饰有一定的影响。
黎族各方言妇女服饰主要分为:哈方言妇女服饰;杞方言妇女服饰;润方言妇女服饰;赛方言妇女服饰;美孚方言妇女服饰。在这五个方言妇女服饰当中,哈方言又有罗活、抱怀、哈应等不同称呼。黎族各方言服饰,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曾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而且与黎族的族源、族系、崇拜、婚姻、家庭、丧葬等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由于所处的地域、语言、生活习俗和所接受汉文化影响程度等不同方面的差异,使各方言黎族妇女服饰种类繁多,式样奇特,丰富多彩。
哈方言妇女
哈方言黎族在五个方言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居住的地域和生活环境也最为复杂,而且语言也十分丰富,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也多有不同土语的杂居。语言不一样,服饰也不一样。哈方言主要分布在乐东、昌江、东方、三亚市、陵水、万宁等地。在儋州、屯昌、白沙、琼中和保亭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罗活,自称罗活(狭义,又称劳越)、抱由、抱漫、只贡(又称多港)、志强、哈南罗等。罗活在各个方言黎族中最为复杂,语言最为丰富,因此妇女服饰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罗活(狭义)妇女穿短筒裙,裙长不及膝部,图案华丽。上衣为开胸长袖无领,无钮,前下摆长,后下摆短,有平时服和盛装服之分。平常穿的服饰花纹图案较为简单,色彩以黑色为主,也有深蓝。妇女在盛装时,上衣有重叠并且织有几层不同色彩的花纹图案,从外表上看,似穿几件衣服。服饰图案多是反映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以及动物纹和植物纹样。
抱由、抱漫妇女服饰大体相同,穿短筒裙,也有穿中短裙。上衣无领、无钮、对襟开胸。有平常服和盛装服。盛装服,左右大宽边织绣有花纹图案,而下摆吊有带铜铃的彩色流苏。材料用野麻纤维织成,图案艳丽、大方,有个别地方的衣尾系着小白珠和小铃铛。这种服装,叫做女大礼服饰,就是说,一个妇女一生中只有一套,而且要在隆重的节日活动时才穿戴。平常服饰的式样较多,或繁或简。在衣沿绣有几何图样,或在筒裙身多织花纹图案。
只贡(多港)妇女穿短筒裙或中筒裙。筒裙多数用两块自织的黎锦缝合,后再用一块没有织上花纹图案的黑布作筒裙头,即用三块布料缝成一条筒裙。筒裙的图案色彩艳丽、细致,别具一格。妇女上衣黑色或者深蓝色彩,开胸对襟,直领,领前有一颗钮扣,衣的对襟处和衣脚四周及袖口绣有精细的花纹图案。妇女上衣开胸无领,也无钮,前襟长,后襟短。随着时代的变迁,只贡(多港)妇女平时很少穿传统服饰。只在喜事或丧事时,才穿着传统服饰。
志强妇女穿短筒裙,裙由裙头、裙身、裙尾组成。筒裙有平常穿和盛装时穿两种。平常穿用的筒裙都是黑色的,花纹图案甚少,而盛装时的筒裙则织有较多的花纹图案,图案多是人形纹和动物纹样。妇女上衣以黑色为主,也有深蓝色。开胸无领,长袖衣没有钮扣,通常只用一对小麻绳代替钮扣,而且只系在上衣领以下约10厘米处。平常穿的上衣无任何图案,盛装服有花纹图案,布料用自纺的麻、棉等纤维织制而成。妇女首饰有手镯和耳环。
哈南罗妇女穿短筒裙,也有中筒裙,但多穿织绣华丽的短裙。妇女参加婚礼时的筒裙,图案非常丰富,色彩也较鲜艳。每个妇女一般都保存着1~2套漂亮的服装,主要在外出或红白事时穿用。妇女上衣开胸对襟,无钮,仅用小绳作为系带。已婚的妇女束发于脑后,并插上骨簪或者金属簪,头披织有花纹图案的头巾,妇女喜欢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品。有文面和文身的习惯。
抱怀,妇女穿长筒裙,直至脚踝,是哈方言中最长的筒裙。这种裙子也可以当做背孩子的背带,或用来背物,或做小孩的摇篮。妇女下地干活时常把婴儿放在裙子里面挂在肩膀上,或者当做摇篮挂在树枝上。筒裙是三幅锦布和一根绳带构成,每幅锦布都是同样的色彩和花纹图案。抱怀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纺织技术,妇女只要有空闲就纺织黎锦。妇女们都会为女儿预备出嫁时穿的筒裙。结婚筒裙图案为婚礼图,人们认为结婚时若不穿本民族的筒裙,死后没人管,祖宗不相认。抱怀筒裙仍然保留很多的传统图案和技术。花纹图案从裙头、裙腰直至底端都织绣着绚丽多姿的花纹图案,而且每个花纹图案都有它的意义。妇女所织在筒裙上的花纹图案,内容不同,含义也不相同。妇女筒裙一般分为婚服、丧服、平常服三种。这三种服饰的筒裙图案纹样都不一样。妇女上衣分为平常服和盛装服两种,形式基本一样,只不过是材料和花纹图案不同而已。妇女上衣多数是长袖低领有钮,深蓝色彩,也有对襟短衣。盛装服上衣袖口、对襟处、背后、下摆处,织绣有各种各样精美图案,并在衣襟、袖口与领口周围镶有蓝色的花边。妇女头缠黑色的头巾,并织有花纹图案,妇女有带耳环的习惯。
哈应,主要分布在黎族聚居区边缘地带,在三亚、陵水、东方、万宁、陵水等地。哈应绝大多数是与汉族相邻或杂居其中,接触汉文化比较早也比较多。妇女服饰式样多,花纹图案也最为复杂。哈应妇女穿长而宽大的筒裙,裙长至小腿的中部和下部。平时所穿的服饰,无论上衣还是筒裙、头巾等都是以黑色为主,从整体上看全身都是黑色,只有裙尾和头巾尾部有精美而变化多样的图案。妇女上衣为黑色长袖、低领对襟,但多数是以抱胸款式为主,并排3~4个布钮扣,没有编织任何的花纹图案,举行婚礼或者参加节日活动时,妇女服饰制作非常精致,图案也非常精彩。哈应妇女所穿的衣衫和筒裙都很宽而大,有些地方上衣前面有对襟绣花,后有腰花纹样,多为菱形和几何形。衣背有图腾纹样,盛装长筒裙是花纹图案。图案按四个部分来区分,即:裙头、裙腰、裙身、裙尾,这四个部分的花纹图案各不相同。最有代表性的是人们常说的哈应服饰的婚礼服,图案以人物为主,并在筒裙上描述人们在举行婚礼时的各种活动,其场面壮观,令人回味无穷。主要分为“迎娶”、“送娘”、“送礼”等的故事情节。服饰的文化内涵丰富,工艺也极为精细。这种服饰在结婚时穿戴。哈应和抱怀妇女还有一种服饰,叫做丧服,丧服是指在人死后,做八(丧葬)时才能穿戴的一种服饰。丧服制作讲究,其筒裙图案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最精彩的图案是人形纹,人形纹也称为鬼纹。黎族人认为万物都是有灵的,认为人死后也有灵魂的存在。所以服饰上的人形纹图案占有相当大比例。丧服除了人形纹外,图案色彩也是十分讲究。丧服上的人形纹分为两个色彩的纹样,其中一个纹样是用明色来织制,另一个是用暗色来织制,并且二方连续有节奏的无限延展。黎族人把这种明色人形纹样看作人间,暗色的人形纹视为阴间,为鬼纹。妇女在参加丧葬时必须穿这种服饰,否则祖宗就不会认死者,也会使死者的灵魂在阴间里生活艰难。哈应妇女头缠黑色长头巾,头巾两端织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在盛装时,长头巾的图案部分挂在胸前。哈应妇女的装饰品比较简单,仅有手镯和耳环。
杞方言妇女
杞方言黎族主要分布在五指山腹地周边地区的五指山、琼中、保亭等市县。在昌江、乐东、东方、三亚、万宁等市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式样也有所不同。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和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大里乡保留有较为古老而完整的风俗习惯,妇女服饰也别具一格。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以北,及与澄迈县、屯昌县、琼海市、万宁市接壤的汉族地区,无论男女,早在20世纪初期就改穿汉装,讲汉话,不文身。
杞方言黎族服饰文化差异很大。按服饰款式区分,在琼中营根镇西南部和五指山市以东的水满乡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乡的杞方言妇女服饰属于同一类型。这一带杞方言黎族妇女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区,所穿的筒裙都是长至膝的筒裙。筒裙色彩十分鲜艳,图案纹样丰富。以人形纹为主,动物纹为辅,也有植物纹样。有些地方由于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而又复杂,为了突出重点部位,妇女在织好筒裙花纹图案后,再加刺绣花纹的轮廓。把在沿织边补充以提高图案的色彩,故称为“牵”。牵的绣法在杞方言地区较为普遍。哈方言和润方言也有这种绣法。此种绣法能使所织的筒裙图案轮廓更清晰,形象更鲜明。妇女上衣为对襟圆领,或长袖无领、无钮,有一排圆形银牌的装饰,上衣黑色或者深蓝色。衣的装饰,仅用白布装边,衣前有袋花,衣后有腰花;衣的后脊中间有作为族系标志的长柱形花纹图案,有些地方称为祖宗纹,衣背下摆和袖口织绣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妇女头部缠着黑色或者有织绣花纹图案的头巾,盛装时,妇女戴有月形银制项圈和有色串珠。
在五指山市的通什盆地合亩制地区的杞方言和保亭杞方言属于同一类。但妇女服饰有很大差异。合亩制地区妇女服饰,穿短筒裙,裙长不及膝盖,这一带的妇女筒裙分为裙头、裙身带、裙尾三块布料组成。色彩鲜艳,图案内容丰富,色块粗犷。图案纹样多是人形纹,植物纹,特别是花卉图案比较多。妇女上衣多是黑色,也有深蓝色。长袖开胸对襟低领,无钮、无扣。衣领周围和沿边以及袖口用白色镶边,有些地方衣前摆处,织绣精美的花纹图案。妇女盛装时头缠着织有花纹图案的头巾,这种头巾织制比织筒裙还要精细。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色泽鲜艳绚丽。这种头巾是黎族其他方言区所没有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妇女没有文身的习俗。
在保亭境内的杞方言和陵水西北部的杞方言服饰基本一样,妇女穿长筒裙,式样接近赛方言妇女服饰,但是花纹图案又有区别,筒裙从上到下织制着艳丽多彩的花纹图案。图案纹样多是水波纹、米粒纹、藤子纹及细线纹等。筒裙长而宽。妇女上衣多是海水蓝或者深蓝色,青年所穿的上衣有红、黄、绿、粉红等色彩。长袖抱胸、圆领、镶边,有布钮排列。妇女上衣和赛方言上衣的款式基本一样。盛装时,有头簪、手镯、耳环,胸戴有月形项圈。项圈挂着很多铃铛和小鱼、虾等动物的小型铅片。举行婚礼的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都要佩戴,以体现婚礼的隆重。
昌江王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妇女服饰也别具一格。德国人史图博在海南岛调查时,曾到这里,并把这里的黎族称为“大岐黎”。这一带的杞方言穿短筒裙,裙子长到膝盖,是由三块织有花纹图案的布料缝成,布料是黎族妇女用海岛棉、木棉和野生麻纤维,自染、自纺、自织而成。图案有织制和用各种颜色刺绣上花纹,主要多是波浪纹、蛇纹、几何纹等,颜色有红色、黄色,中间用的白色与黄色以锯齿纹做横线。妇女上衣的裁剪方法是典型的杞方言上衣,上衣没有特别的开襟对称,前面的边和袖口没有明显的红花边。边上缝着绿色棉布带子,并把两块前襟扣在一起。头巾也是杞方言妇女最具特点。它是用一种植物颜料染成深蓝色的粗布料,并在纵侧面绣有红色花边,两侧由红、黄和蓝线织绣而成的花纹图案,头巾两端有精美的花纹图案,还有比较粗糙的流苏作为装饰。头巾卷在妇女的头上,所以前面看起装饰是横向的,而长流苏飘在后面,妇女盛装时有耳环、手镯和颈圈作为装饰,也有用简单的铁线环串着蓝色与白色的珠子。
在琼中红毛、什运一带的妇女上衣的袋花和腰花多为甘工鸟纹、花卉纹,腰花之上的后面有族系标志的短桂花,胸前系有红色镶边的黑色肚兜和红色的肚兜。五指山市毛阳以及冲山地区的一部分杞方言妇女上衣已无花纹图案和桂花。腰花也趋向简单。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的杞方言妇女衣衫式样和红毛地区基本相同,但是肚兜是白色的,腰花之上绣有背花、肩花,筒裙与五指山市东部地区相同,但花纹图案多刺绣上单色纹样,称为夹牵。
润方言妇女
润方言,又称为本地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渡江源头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妇女服饰尤以牙叉、白沙、元门、南开、青松、金波等最有其特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润方言黎族有人穿树皮衣、盖树皮被、戴树皮帽,并且还有人会制作树皮布。制作树皮布的过程:先将大树砍倒,然后用石拍或木拍,拍打树干上的树皮,并慢慢地从树干上剥下树皮来,将树皮的外表打烂去掉上层,再拿保留有纤维的内层皮去浸水,过一定的时间后取出晒干,就可以制成树皮衣、树皮帽子和被子。这种制作方法各个方言黎族都有。特别居住在山区的人们较为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制作树皮布。树皮布多为男子穿用。
润方言妇女穿短筒裙,其裙子在各方言黎族妇女中最短,筒裙上下仅长28~38厘米,裙围(腰围半径)30~40厘米,润方言筒裙不象其他方言妇女筒裙那样宽大,而是根据各人的身材缝制。一般要求裙子紧贴腰部,不扎腰带,上至肚脐下面,裙脚只及大腿,上不能遮小腹,俯腰即露出臀部,素有“超短裙”之称。筒裙由裙头、裙身、裙尾三幅黎锦布料缝制而成,而裙头比裙身、裙尾都要窄些,筒裙布料是黎族妇女用简单的腰织机织造,工艺巧妙精致,而且每条筒裙色彩、图案都各不相同。同一条筒裙分三个部分,都各有不同的特色。裙头,色彩和花纹图案都比较简单,多数是用深蓝、白、赤褐三种色彩,横花纹织成几何纹样图案;裙身,通常以白线作为基线,织进红、蓝、黑色和少许的黄、绿色等作垂直线,有许多地方把整块布料的花纹图案分成方格,在方格里织有人纹、蛙纹、龙纹、牛纹、鱼纹等图案;裙尾,多是用黑色线作为基本色彩,裙尾比裙头、裙身的花纹图案想象力丰富,织造工艺精致,图案纹样变化多,颜色非常鲜艳夺目。润方言的妇女筒裙在数十条中难见完全相同的图案花纹。
妇女服饰有两种,一种是妇女平常穿用的,另一种是盛装时穿用的。平常穿的服饰花纹图案简单一些,色彩不太丰富。盛装时的妇女服饰,织造十分讲究,图案变化多,色彩也极为丰富,而且在比较显著的地方嵌入银箔、云母片或夹入有彩色的漂亮羽毛,有些地方还夹有结缀贝壳、穿串珠子、铜线、银片,并有流苏等。
妇女上衣也比较独特,色彩绚丽协调,上衣宽大而稍短,是用几块大小不等的布料缝合而成的,史称“广幅布”(在这里指服饰)。《汉书·地理志》记载:“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这种上衣,裁剪简单,只需在“广幅布”中间挖成一个洞口,形似“V”字,既不是大襟也不开胸,长袖无领、无钮。在穿时从头套入即可。这样衣服整个遮掩胸前与背部。领口处用红色线镶边或者用小珠子作装饰,前摆处有两大块对襟,刺绣图腾图案,以人纹与龙纹最多,也有蛙纹、鹿纹、鸽纹、鱼纹等,其构成都是平视体的单独纹样,衣的背后沿边等均刺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素有白沙黎族“双面绣”之称。工艺特别精致,图案内容清晰,而且样式很多。在花纹的创造与色彩的调合方面,想象力丰富,引人注目。
妇女的头巾有两种,一种是织绣有花纹的图案,另一种是清一色的没有任何的花纹。妇女平常没有参加各种活动和外出,头巾不绣花;盛装时,则缠绣有花纹图案的头巾。举行婚礼时新娘的头巾很特别,它不需要缠尖顶,只是盖在头上遮住脸部即可。但是婚礼头巾制作精细,挂在脸前有很多的流苏,坠着铜钱和白色、绿色小珠子等。不论平常头巾或者盛装头巾,其色彩都是以黑色或深蓝色。
赛方言妇女
赛方言黎族,主要分布在保亭东南部地区的加茂镇、六弓乡、保城镇,陵水西部的祖关、群英、田仔等地。少量杂居在三亚市藤桥镇、儋州市兰洋镇等地。
妇女服饰相对一致。赛方言的妇女穿长而宽的筒裙,在穿戴时将宽筒裙在臀部打一个褶纹,宽大的筒裙没有象短窄筒裙那样紧绷,筒裙分四个部分缝合而成的,第一部分是裙头,第二部分为裙身带,第三部分为裙身,第四部分为裙尾。裙头和裙身,都以黑色横细线条为主,线条之间参杂红、黄、绿颜色。赛方言的筒裙最复杂的地方表现在裙身带和裙尾上,色彩最丰富,图案最复杂,图案纹样多织有人纹、蛙纹,也有植物纹样。筒裙有平常穿用也有盛装时穿用。平时穿用相对简单,图案不复杂,而盛装时的服饰织制工艺精细,讲究色彩。有的地方在裙尾处多用云母片或蚌壳嵌入花纹图案里,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赛方言的妇女上衣多是蓝色或者深蓝色,老年妇女多穿黑色,长袖右衽高领,和旗袍领相似,大衣襟向左开,并从衣领向右斜排,有距离不等的布钮扣。上衣素面镶红色边,也有白色边,布钮扣是自制的。
赛方言妇女头巾与其他方言妇女头巾有所不同,整条都是黑色,没有任何的花纹图案,妇女平常头上缠着黑色头巾,并在脑后髻打一个结,形成长短不一的垂带,长的垂挂在背后间,短的仅到颈部或齐肩。妇女在盛装时,戴有月形项圈、手镯、耳环等。赛方言没有文身的习俗,但喜欢唱民歌和对山歌。
美孚方言妇女
美孚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昌化江中游和下游的东方和昌江两市县境内。是黎族古老的印染方法“绞缬”之乡。
妇女筒裙比其他方言的妇女筒裙都要宽长。裙子长到脚踝且又宽大的筒裙,穿时在前面打一个褶折。筒裙是由五幅布缀接而成。筒裙从上至下的叫法与各方言区叫法不同。筒裙五幅分为裙下(其他方言称裙头)、裙二、裙眼、裙花、裙头(其他方言称为裙尾)。这五幅当中除了裙花是采用各种颜色的棉线,织成多种几何花纹图案,其余四幅都是染法织花,这是美孚方言的特色,其他任何方言都没有这种方法。久负盛名的东方美孚方言黎族的扎染技术,是用纱线作经线,然后在经线上打纹结成图案,再染线,松开剔除纹结纬线,这样就形成色泽斑斓的一条筒裙料,而且带有无等级层次的色晕,非常的漂亮。
妇女上衣是深蓝色或者黑色,长袖开胸,无钮,无扣,仅用一对小绳代替钮扣。上衣剪裁方法很特殊,由两条左右同形的方布块构成,而且能够遮住上身的前面两侧。这两条布是在背面的正中间,从上到下缝在一起,衣领是用宽6厘米左右的窄长布条裁成,直缝在衣前侧一半左右的地方,领边缝有白色的棉布。上衣两侧的缝口和袖边是用白色缝制。上衣后背两侧有不对称的裆背布,后背加缝两块方块布,即缝在后领及领两侧。衣衫边沿和袖口都镶有布边。这种式样是其他方言妇女服饰所没有的。美孚方言妇女头巾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既简单又大方,色彩黑白相间,没有任何的花纹,妇女头巾裹头,盛装时戴有一串银项链,戒指和手镯等。过去这里妇女文身情况普遍。
男子服饰,主要由上衣、腰布和红、黑头巾组成。男子上衣开胸、无钮、无扣,仅有一条绳子绑住。衣的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无边穗。“丁”字形的腰布过去称为“包卵布”,古称“犊鼻裤”。犊鼻裤过去多是素织,少量织有花纹、花边和刺绣。犊鼻裤有些地方绣上简单的花纹图案,有些地方则是没有任何的花纹。另一种下服为开衩裙子,这种裙子没有任何花纹图案的裙子,主要聚居在昌化江流域的美孚方言男子所穿。裙子式样,上窄下宽,用绳子绑腰。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服饰。所有的男子服饰早已变化了,只有在极偏僻的地方,才能偶见这种旧时代的服饰。
黎族男子装束与服饰,虽因居住地域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但不如妇女服饰那样类型繁杂,内容丰富,图案精致。男子装束和上衣差别不太大,而下服就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哈方言男子
哈方言男子传统的发式为长发,有结髻于额前似角形状。这种发式与四川、云南、贵州彝族男子的发式相似,但比彝族男子所打扮的还要复杂。哈方言男子的发式是经两耳上通过头顶弓形梳成前后两部分,把头颅前面的一半头发卷成束,把头颅后面的头发和前面的另一缕缠在一起,然后与前卷成束的头发在额上(稍偏右)结成有角的形状似的髻。哈方言男子很重视梳理头发,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在髻上插着小木梳,乐东头塘一带操罗活土语的男子结长而尖的髻发于额前,常插木梳一把和一至两根剌猬毛。并缠上两边绣花的黑头巾。哈方言男子固有的服饰是腰布和上衣。
腰布,又称丁字裤或犊鼻裤。有些地方称为吊铲。这种是由上端的梯形布和下端的长方形布构成,两块布都是木棉布或野生麻粗布,梯形布上沿裁成腰围的长度或稍微长一些,围在腰上并盖到臀部中间。腰布下端布条的长度,要根据穿者身材而定。男子下端布是由后到前夹在两腿之间。腰布在不同土语中也有不同的裁法,但多数腰布都没有任何装饰。罗活、抱怀在腰布前面下端的布条绣有小小的波纹和几何图案。这种腰布往往用蓝色棉或麻线在宽5厘米左右的边上绣有十字型纹样。姑娘喜欢刺绣这种图案,送给自己的男朋友,代表忠贞的爱情。
男子上衣开胸无钮,有长袖和短袖两种。上衣都是用两块长布条构成两侧缝着衣袖。背面是中间开襟,上衣不用钮扣,也不缝领。领口常常缝着蓝色的花边,同时在缝合处及衣领上用白色棉线绣有十字纹样。哈方言男子上衣有时完全没有袖,一般虽有袖,但都很短。上衣下面常垂着8~12厘米的流苏做为装饰。上衣是以很精粗的浅红色或灰色的野生麻纤维织制而成。男子没有外出时,经常穿木屐。木屐制作比较简单,是在一块木板下面钉着二块高7厘米左右的牙齿,并在前端挂着简单的皮带即可。若生病时请道公或者娘母做鬼,病愈后在颈项及手腕上系红或黑蓝线一圈,有些在脖子上还挂上一些狗牙做为避邪的护身符。
除此之外,哈方言还有奥雅服、峒长服、勇士服等。勇士服称为军装,一种蓝色棉布的汉式无袖上衣,裤子和有红带子的蓝色绑腿。上衣有护眉,并以两条汉式的带子扎着,是仿照汉族古代军装而制作的。胸挂前面,交叉缝着四块棉布条,下面三条从上到下缝线,由此把布条分成四至六个格,主要用来装放弹药,有时也在胸挂的里面缝一块蓝棉布做大口袋。胸挂的边和前面的红布条一样,缝着蓝色或白色花边,戴胸挂的皮带或绳子上缝着两个黑色和四个白色小玻璃珠交替串成的玻璃珠链。这些链子比背带长,约20厘米左右,下垂到胸前。哈方言勇士经常卷着蓝色的大头巾,有时在头巾上还戴有特别大的军帽,有时不卷头巾,而只戴军帽。这种军帽用稻杆编织而成,它的圆形顶部是小而矮。帽沿很阔而有点弯曲,顶部和帽沿用蓝棉布镶边,并缝在顶部下端的两条绳子紧紧扣在头上。
杞方言男子
杞方言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早,服饰汉化程度较深。男子装束,主要是把头发从两侧前后卷起来做成髻,它比其他方言男子卷的细致,而且在额前挽髻。五指山以南插一个铁质发簪固定结髻,五指山以北用细绳子扎起发髻,还常常在头上插着小梳子。男子帽子同其它方言的做法和使用不同,它由一张称为“卡里腰达”椰子叶制作而成。男子常缠有蓝色的大头巾,也有红色或者蓝与红两色。在五指山以南的杞方言男子,由于清朝后期受到汉族的影响,开始留辫子,平时垂辫于背,干活时盘绕在头顶。辛亥革命后,总管王维昌(王昭夷的父亲)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积极反清。这一带的黎族全面禁止留辫子,一律剪发“剃头”,故杞方言又有“剃头黎”之称。若生病、恶梦或遇到不正常的现象,要请道公、娘母来进行作法。作完后,把娘母给的红线或黑线串上铜钱挂在脖子上作护身符。
男子服饰由腰布和上衣构成,但并不经常穿上衣。杞方言的腰布是由海岛棉或野生麻等纤维粗布制成。杞方言黎语称为“缏”,裁剪很简单,由前后重叠的两条同样的布构成,而每条布分上下两块布片合缝起来,上布片是菱形的,而菱形的下部是根据人腰部大小而异。底边一侧缝着另一块方形布片,方形的长边同菱形的布片缝在一起,短边是20~25厘米,而菱形那一部分的衣边在它约一半的地方缝合,缝合的底边全长正好贴在身体周围,腰布的前后两片相扎在一起。这样腰部和大腿的前后部掩盖到膝头上。
男上衣没有领子,没有袖,也没有钮扣,仅有一条小绳子系着,多是敞开前胸。上衣为自然色彩,灰色较多。裁剪也是非常简单,就是把两块布料横叠并排着,按身材进行剪裁。剪裁后将两条布的一侧缝在一起构成背部。不缝合的一侧构成上衣的前侧,前侧圆形领口缝着棉布花边,上衣没有任何花边。只是在衣脚下边扎上较多的穗子。杞方言上衣有两种,一种有袖,一种没有袖。
润方言男子
润方言男子装束特点是男子留发结髻于脑后。头上缠着红色或蓝色头巾。但结婚时或者参加盛会活动,男子留发结髻不再结于脑后,而是结髻在头顶上,并用红丝线捆紧,然后直插或者横插一根自制并刻有花纹图案的骨雕作发簪,或用从汉族商人那里买来的铜制发簪。除此以外,还在结髻后面插上一把自制的梳子。
润方言男子与其他方言男子装束不同之处是用两块头巾来包头,第一条是用红而阔的头巾缠在里面一层。第二条是用深色又较窄的头巾缠在外面。最后再捆一条织有蓝色花纹的小花缏。这样红与蓝相互衬托,色彩反差而又调和,美观大方。男子服饰主要是由丁字裤和上衣组成,润方言男子的丁字裤较简单,规格不大,仅能掩盖羞处的局部。把垂在前面的带子缠在腰间,有些地方用带子将丁字裤从下往后拉紧,系于后腰间。还有一种丁字裤是用各种有花纹图案的布垫做成的。两端用线串上珠子或铜钱做穗子,扎在腰间,走路或摆动时叮当作响。
男子腰带是用比较粗的布料做成的,其中比较多的是织有色彩简单的几何纹。腰带的两端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做边饰,而且还用各种色彩的丝线做成穗子。穗子里面还带有白色的珠子。杞方言男子丁字裤是多种多样的,如同腰带的两端一样,缝有边饰和丝线的穗子。而有些地方只饰着白珠子和开孔钱,并把饰有铜钱的丁字裤围在腰上,行走和摆动时,就会发出响声。所以这种丁字裤以前受当地人的喜爱
润方言男子服饰由于受汉族影响较早,故上衣多穿汉式衣服,或者已经变化的汉式上衣。但在祭祀时,所穿上衣并非是汉式的,而是汉服基础上加以改造成为黎族特色的刺绣上衣。这种刺绣一般来说不是直接绣,而是从汉商那里买来的衣服上加以剌绣,即将原来布料用各种色线刺绣在小块棉布上面,多见蓝色布,然后缝到上衣的背部或口袋上作装饰。
润方言兵士(也叫勇士)服,头部戴麦杆做成的帽子及青色的头巾。身上还穿着装弹药用的青色胸挂。这种胸挂是模仿汉族的胸挂制作而成。这种胸挂从头套在脖子上,下头围在身上。然后用带子扎过来,胸挂横向缝着三条红色的小布条与底下垂直交合,在该处缝成装弹药盒口袋。
赛方言男子
汉化较早,赛方言男子装束比较简单,过去把发髻置于额前,但不插发梳。一般到了冬天才用黑色布或深蓝布巾缠在头上。下穿长不过膝的吊裙。吊裙织有黑色或青色的几何形花纹图案。上衣是用棉或麻纤维织成的粗布料,长袖开胸,无领,无扣,胸前仅用一对小绳代替钮扣。后因为这种服饰做起来费时,靠近汉区买布容易,所以渐渐以汉装所代替。
美孚方言男子
美孚方言男子的装束与润方言一样,把长发挽在脑后,不同之处仅发髻在脑后稍微高一点,而且把发簪插入发髻里,但往往要插一根豪猪刺,也有用单针形的骨片插在髻里。骨片雕刻简单的几何形图案,并涂上黑色。美孚男子髻后,是用白色或蓝色头布扎着,盛装头巾是在边沿加以刺绣简单花纹图案,但有时候也可以用白布代替头巾使用。男子有时戴棕榈叶的帽子,这种帽子是采用大蒲葵叶编成,然后再用竹片来加固,结实耐用。
美孚方言黎族男子服饰,同其各方言黎族男子的服饰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别。美孚方言男子服饰主要是用海岛棉和麻纤维粗布制作而成,色彩有深蓝色。美孚男子的下服与其他方言不同的是,没有围腰的丁字裤,而是一种由两条方形的深蓝色的粗布裁剪成的。同时,这两条布上端缝着5厘米的白色粗棉布,并连着带子,这两条布有18厘米左右是互相叠起来的,一条长线紧扎在腰间,没扎的一侧是叠着的,穿戴时仅仅从腰部伸到膝盖。这与杞方言所穿的“缏”(腰布)有明显区别的地方。男子最喜欢把烟袋吊在腰上。
男子上衣和女子上衣的裁法是一样的,这种裁法很特殊,由两条相同方形布构成以遮住上身的前后两侧,这两条布是在背面的正中间从上到下缝一起,两侧胁处缝到18厘米,上面缝着16厘米宽的袖口,下端有19厘米左右的裂口,衣领是以宽16厘米左右的窄长布裁成,袖边及上衣领前下面以暗褐色棉布连成,上衣无领,仅有一颗布钮,有时连一个钮扣都没有。
男子喜欢穿木屐。
黎族特殊服饰,是指在传统原始宗教活动时所穿戴的服饰。比如有人生病后,请“三伯公(道公)”来“做鬼”,或在人死亡后,请人来“做八(丧葬)”等入棺仪式以及娘母、道公所做的“令兴(法术)”时所穿的服饰。这些服饰男子服较多,妇女服较少。有些地方娘母,只用民族头巾来代替服饰。
哈方言特殊服饰,长袖无领,无钮,无扣,也称为“大麻衣”。这种大麻衣宽而大,整条长至膝盖下部,是奥雅在“做鬼”时穿用的。主要由麻纤维织成的棉布料,一般不需要染上色彩,多为原麻色,也有黑色,这种大麻布,在制作时工艺比较精致,平常不穿,只有“做鬼”时或村里有人死亡做八(丧礼)时才能穿用。在“做鬼”时腰部必带绑好的箭筒或男腰篓。头戴着用藤编织成的帽子,并在前面插上3~5根野鸡尾毛。
杞方言男子较早就穿戴汉族服饰,但是在“做鬼”时,有些地方还穿着原来的民族服饰式样。有些地方是用从汉商大花纹的红布制作成长袍,而过去则是用纤维麻织制裁剪成对襟开胸无领无钮的衣服,下穿前一块后一块的遮羞布,布料也同上衣一样都是用麻纤维来染色织制而成。在“做鬼”时腰部绑着腰篓,手持着一把5~6寸的尖刀。
润方言的“三伯公”在“做鬼”或祭杞时,也穿用汉式衣服。但这时穿的却并非是完全汉式的,而是非常美丽且具有典型的润方言特色的刺绣衣服。这种刺绣主要是在衣服的背部与口袋的装饰,有些地方一般不直接绣在从汉商那里买来的衣服和面料,而是用各色丝线绣在汉族生产的蓝色小块棉布上,然后缝到背部和口袋上作装饰。润方言男子还有一种很长的颈巾(也叫围巾)。这种颈巾宽10~30厘米,长130~140厘米。颈巾用黑色与红色的正方形布上采用一字或十字形的简单刺绣方法而绣成。围巾的一端有很多的花纹,装饰美丽,色彩为红、黑和有光泽的黄绿色,刺绣工艺巧妙。
美孚方言的“三伯公”特殊服饰,长大衣,开胸长袖有布钮,穿戴时衣长至脚踝以下,用红色布绑住腰部,色彩多是土红色,衣领的沿边用8~10厘米置色,从领口到下摆处用黑色沿缝而成。色彩比较调和,头戴花帽,在帽顶尖处插有野鸡尾毛,有人生病,请道公“做道”戴上铜条项圈和手镯,用作辟邪物以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