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中国 重庆市 合川区 钓鱼城遗址

钓鱼城遗址

钓鱼城遗址位于中国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东北部海拔391.22米的钓鱼山上。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凭籍钓鱼城天险,抵抗蒙、元军队36年。钓鱼城遗址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先后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游览胜地。2012年10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所在地/隶属
重庆市合川区石马街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四批(宋、元)
所在地/隶属
重庆市合川区石马街
目录

历史沿革

钓鱼山筑城始于嘉熙四年(1240年),南宋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彭大雅修筑重庆城时,派大尉甘国于台州钓鱼山筑寨,作为合州官民临时避蒙古兵锋之所。

淳柘三年(公元1243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采纳播州人离冉琎、冉璞谋,予钓鱼山筑城,并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山上,作为重庆屏障,以抗蒙古军的侵犯。钓鱼城这个名字开始于此。

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七月,王坚知合州,调所属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五县,计十七万军民又大修钓鱼城.到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张珏知合州时,再次加修钓鱼城。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籍钓鱼城天险,运用“以攻为守,主动出击”、“耕战结合,坚持抗战”的战略战术,历经大小战斗两百余次,抵御了蒙、元精锐之师,实现了“控制交通大动脉——“嘉陵江”、“屏蔽蒙、元大军出川通道”的战略目标,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的战绩。

1259年,蒙哥汗(元宪宗)在御驾亲征钓鱼城之战中战死,导致了征战南宋鄂州的忽必烈和进军北非的旭烈兀大军的回撤。

1996年,钓鱼城遗址被评定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0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发掘历史

2006年至2015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先后对石照县衙遗址、西北外城地道、西市民居、南水军码头、出奇门、北一字城、南外城东、西一字城及“九口锅”遗址、范家堰遗址等进行了抢救性考古调查与重点发掘。为大限度地保存钓鱼城遗址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还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进行密切合作,开展了环境考古研究工作。水军码头、一字城墙遗址的清理试掘除采用GPS对文物点定位、测绘之外,还运用了航拍及三维扫描技术,在确保了文物的原真性的同时,力求以大限度复原遗址所处的大环境。

2006年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位于钓鱼城西北外城马鞍山麓西的北外城地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该地道为蒙(元)军队为攻克钓鱼城,从城外由北向南开凿的一条直逼城下的地下通道。

2006年10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钓鱼城南外城东、西一字城中段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通过这次考古发掘,证实了钓鱼城南外城东、西一字城存在,以及当年二冉、王坚和张珏曾先后三次修筑钓鱼城的历史真实。

2008年7月至10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钓鱼城南外城东一字城、出奇门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清代异地修筑在东一字城墙中段的小东门遗址。

2008年9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钓鱼城南外城东一字城南段及水军码头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东一字城南段城墙直抵嘉陵江边,长约120米,宽14.3米,平均高度约8米。城墙南端的西侧,即钓鱼城水军的战船停泊处。

2010年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宋代南水军码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南水军码头遗址总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考古发现有石砌挡墙3组共16道,形成对应的层层平台。各层平台上有炮台、礌石堆等遗迹和排水沟渠、上山石级大道,整座码头具备了巩固江防和提供后勤保障的独特功能。

2011年3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南外城西一字城墙中段与上山旅游便道交汇处清理发掘出了南宋时期的始关门遗址。该遗址正西向,面积约20平方米,南距嘉陵江约122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00′12.1″,东106°18′25.5″,高程约209米。

2011年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南外城东一字城墙的中段清理发掘出了南宋时期的小东门遗址。该遗址面积约20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00′03.2″,东经106°18′54.9″,高程约259米,方向94°。

2011年5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地处钓鱼城西岩上的“九口锅”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唐代建筑遗址1处、南宋建筑群遗址2处。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南外城西一字城墙上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段遗址位于薄刀岭南侧,地势陡险。这次发掘出土了城墙、石级和炮台,再现了南外城西一字城上段这一相对独立的重点防御体系的宏伟规模。

2013年10月起,在位于钓鱼城西部二级阶地之上的范家堰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揭露遗迹主要为两座残高近6米的宋代大型高台建筑基址、排水系统、道路、石砌拱券顶建筑等附属设施,以及陶瓷器、铁器、铜钱及板瓦、柱础等建筑构件。初步调查发现有城墙、大型院落建筑、高台基址群等重要遗迹,并与已发现的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有密切联系。

文物价值

古代军事研究

钓鱼城地形的天然优势,具备攻守兼备、易守难攻的军事价值。在冷兵器时代,钓鱼城是整个山城防御体系的中心。从遗址考察来看,钓鱼城打破了中国古代“以交圈闭合”修筑城池的传统方式,构成了江防要塞与山城结合、内城与外城结合、补给通道与藏兵运兵暗道结合的山城防御体系。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由条石垒成,内城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使钓鱼城具备了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及依靠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钓鱼城依靠天然地形优势开创的防御体系及作战谋略是中国传统军事哲学、军事智慧的呈现,对于现代军事理论与实践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历史文化价值

自轰轰烈烈的钓鱼城保卫战之后,虽经百年风雨,游览者更众,百姓建祠修庙以祀,文人吟诗作文以颂,凭吊英烈,托古抒怀。历代歌咏合川钓鱼城保卫战的诗文资料有其特别的文化意义。

一是诗史互证,甚或以诗补史。对于鱼城保卫战的一些历史问题,因资料的欠缺,颇多争议,而诗文资料可作历史考证之重要参考,诗史互参。如因治史者为尊者讳,《元史》中无王坚的本传,仅在《宋史·理宗》等中有零星记载。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原存于钓鱼城护国寺西千手观音刻像旁、现移存于钓鱼城博物馆中的“王坚纪功碑”,则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尽管残碑上只有61字可辨认,,对王坚的评价更能代表南宋时人之评。

二是表现出重民族气节的传统儒家文化特征。历代诗文述评鱼城之战多热烈礼赞英烈所表现的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文天祥、朱奂、华国英、陈毅、郭沫若等人即多从传统文化中汉家气节的角度立论,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旅游价值

钓鱼城具有鉴赏风光与考古旅游合一的文化旅游价值钓鱼城珍贵的历史价值,以及积累所形成的厚重的文化底蕴,铸就其独有的旅游价值。钓鱼城遗址历史内涵丰富,不仅仅是享誉中外的宋朝抗击蒙古铁骑的“钓鱼城之战”主战场,有城垣、水军码头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存;还有晚唐、元、清三代大型建筑遗址、石刻也现身在此。唐代悬空卧佛、八百年古桂树、鱼城八景等名胜景观,展现出了“战、雄、险、奇、秀、幽、古”的特殊风貌。其中钓鱼山拥有峰顶白云,嘉陵萦带,天池夜月,古洞流泉,沙滩响雨,赤壁文光,东谷睛霞,西市晚烟等鱼城八景,都是稀缺的自然遗产资源。周边还有佛教禅宗文化圣地二佛寺,佛道并存的宗教圣地龙多山等众多风景名胜,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钓鱼城是现代人了解古代战争、筑城以及军事生活等的现实载体,同时其自然风光也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

文物保护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钓鱼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启动起,遗产本体的维修保护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952-1966年):一是合川县政协组织文物普查小组,对钓鱼城遗址的地面文物、自然环境、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并对遗址区的文物进行登记、编号;二是对遗址范围内的古建筑、摩崖石刻开展小规模的维修保护,如修葺忠义祠、护国寺建筑屋面,将历代碑碣适当集中保存,开凿摩崖石刻区排水沟槽,治理各文物点水害等。

中期(1977-2002年):主要维修项目包括:一是遗址抢救性维修工程,修复护国门至新东门和南外城始关门总长1000米的城墙、跑马道,护国寺片区4口天池;维修南水军码头、飞檐洞暗道石级、上天梯栈道、忠义祠、护国寺;重建始关门门洞、护国门城楼、新东门城楼古军营5栋营房和校场。二是摩崖石刻病害治理工程,主要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研成果对摩崖石刻病害进行治理,主要工作有重建王坚纪功碑保护亭、三圣岩摩崖造像窟檐、安置龛窟护栏;对石刻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开沟引导地表水、砌墙堵截地下水治理石刻水害。三是遗址危岩滑坡加固工程,1997年钓鱼城管理处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对钓鱼城遗址的危岩滑坡进行了勘察,并就钓鱼台插竿石、缄南涧水岩、孤佛岩、滴水岩危岩和始关门滑坡编制了加固方案,1998年由辽宁有色101地质矿业勘察公司完成加固工程。

近期(2003-2010年):这个阶段遗产本体的维修保护内容主要有:2005年委托沈阳故宫古建筑有限公司完成护国寺、忠义祠抢救性维修;2006年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重庆分公司完成西城王坚纪功碑亭、薄刀岭襟带阁抢救性维修;2008年由杭州市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石照县衙维修保护;2009年由重庆易诚建筑工程公司、重庆市恭州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分别完成钓鱼城西北段1378米城墙、跑马道修缮保护和钓鱼城护国门、始关门抢险维修;2009-2010年,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南水军码头、南一字城遗址进行科学保护。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