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无锡龙光塔

无锡龙光塔位于无锡的锡惠公园内。早在明初,锡山即有石塔,后毁。靖元年(1522),顾懋章父子复建石塔;至万历二年(1574)七月,改建成八角七层砖塔,由常州知府施观民题名“龙光塔”,王仲山书额,属振兴文风的风水塔。游人登临古塔,沿廊环视,无锡全市面貌一望无遗,新运河像条银色巨龙,在塔下由北赂南蜿蜒而过。运河中川流不息的船只和大桥上来往奔驰的车辆,相互交织,使为眼花缭乱。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听松坊53-1号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听松坊53-1号
目录

基本介绍

位于无锡的锡惠公园内。早在明初,锡山即有石塔,后毁。靖元年(1522),顾懋章父子复建石塔;至万历二年(1574)七月,改建成八角七层砖塔,由常州知府施观民题名“龙光塔”,王仲山书额,属振兴文风的风水塔。

龙光塔自1574年建成后,历尽沧桑,兴废几度,破损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上一次修缮是上世纪的80年代末,当时龙光塔身外墙涂料采用赫红色。长期的风吹雨淋,使塔体外墙的墙面粉刷层大多已脱落。2018年10月17日开始重修,无锡荣氏后人、旅居香港的无锡籍实业家荣智健先生专程赶回家乡,为龙光塔修缮捐资495万。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清除塔尖的铜葫芦上覆盖的旧材料时,发现了露出来的当年建造这个铜葫芦丝的铜刻,上面清楚地刻着民国13年(1924年),铸造这个铜葫芦时的出资人,有祝大椿、薛南溟、杨干卿、蔡兼山、杨翰西、杨石渔、孙鹤卿、高映川等社会绅商、名流和普通市民。经勘查,这次发现的文字约600多字,大多数是人名,共有200余人,其中118人名字是用阳文直接铸造在铜葫芦上,排列有序。

2019年5月21日,历经9个多月,坐落在锡山之巅的无锡地标——龙光塔修缮一新,在龙光塔前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

历史沿革

古代

清康熙、雍正、道光间,三次重修;同治四年(1865)十月十五日晚,塔顶毁于火。

近代

民国时,龙光寺僧于1921一1924年向祝兰舫夫妇募银重修,塔刹以铁制套座承载重1、5吨的铸铜葫芦,今存;1930年荣德生等再度捐资重修,部分构件改用混凝上。

现代

建国初,该塔曾遭雷击,先后于1952年、1954年、1975年、1995年由政府拨款重修。现建筑高32、3米,墙厚1.8米,仍为楼阁式,八角七层,砖混结构。1983年11月21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及其他

旅游特色

龙光塔从建造以来,历经沧桑,特别是清代同治四年秋,有为打着灯笼,登塔捕雀,引起了火灾,据说一连烧了三天,古塔遭到严重毁坏,虽经几次修理,未能恢复旧貌。直到1924年那次重修,把塔的主要结构改成钢筋混凝土,并在塔顶上专门铸了重1.5吨、高2.85米的铜刹,塔的高度增加到32.3米,使古塔更加稳固、壮观。1952年以来,古塔又进行了几次修理。特别是1992年在大修中,加固了飞檐和栏干,对塔的倾斜度也作了纠正,并对塔刹的避雷装置进行了整理测定,加强了塔的避雷功能,对塔身的墙面色彩也作了调整,由原来的杏黄色改成深红色,使塔的形象更为挺拔端庄,英姿焕发。

游人登临古塔,沿廊环视,无锡全市面貌一望无遗,新运河像条银色巨龙,在塔下由北赂南蜿蜒而过。运河中川流不息的船只和大桥上来往奔驰的车辆,相互交织,使为眼花缭乱。遥望各方面天,古老的梁溪像条玉链,曲曲弯弯伸向茫茫太湖,方方整整的鱼塘,如一块块明镜,沿着梁溪两岸,相连几十里。西边九龙山岗,高低起伏,如绿色的波涛,浪尖冒出一座直指天空的电视铁塔,和古塔遥相呼应,所以龙光塔不愧为观赏无锡风貌的最佳点。每逢炎夏和节日之夜,塔上彩灯齐明,远远望去,酷似一座珍珠塔,悬于高空,使为增添无限遐想。

龙光塔旁原为龙光寺。这是因塔建造的庙宇。以后一部分翻建成楼,在这些楼阁的烘托下,使古塔更显端庄。楼中大厅悬有“湖山迎爽”匾额,厅中设茶座,供游为品茗休息。在这里可以领略晚唐诗为皮日休“历山居处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的诗意。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