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
所在展厅:一楼一展厅、二展厅、三展厅
展览内容:长沙历史文化陈列是第一个系统展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陈列共有四个展厅,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1250余件(套),使用各种资料图片2400余张。“湘江北去——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为其上篇,分六个展区,解读长沙自20万年前有人类活动以来,历经商周南征、楚人经略、汉廷分封、唐宋繁华至清初定为湖南中枢的发展过程,彰显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
中流击水——长沙近代历史文化陈列
所在展厅:二楼四展厅
展览内容:长沙历史文化陈列是第一个系统展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陈列共有四个展厅,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1250余件(套),使用各种资料图片2400余张。“中流击水——长沙近代历史文化陈列”为其下篇,分倡导经世、引领新政、辛亥首应、建党先声、秋收起义、团结御辱、和平解放等七个部分,表现深受湖湘文化浸染的长沙人民以天下为己任,艰难求索,前赴后继,力挽狂澜,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卓越贡献。
玉魂——中国古代玉器文化展
展示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2年4月5日
展览地址: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展览介绍:“玉魂——中国古代玉器文化展”以历史时间为脉络,通过410件(套)展品,将中国玉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分为史前(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四大部分,将中国古代玉器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作为叙事主体,以此展现中国玉器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的神圣化、礼仪化、道德化和审美化等特点。
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
展示时间: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
展览地址: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展览介绍:湖南陶瓷文化贯通古今,似湘江之水生生不息。本次展览依托湖南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分为“化泥为器”“陶瓷之间”“红焰轻花”“窑满三湘”“新生之路”五个部分,全面呈现近两万年以来湖南地区陶瓷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精彩篇章,力图讲好“湖南陶瓷故事”,展示湖南陶瓷的非凡成就和艺术之美,拼读湖南的历史与荣光。本次展览展品共420余件(组),于2021年9月28日至2022年1月3日在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展出。
据2018年3月长沙市博物馆官网显示,长沙市博物馆共有藏品5万余件(套),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印证长沙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包括了能够展现长沙历史的商周青铜器、楚汉文物、唐代长沙窑瓷器、历代陶瓷、历代玉石、历代工艺品、历代民俗文物和近现代文物。经专家鉴定,共有一级文物87件套,二级文物101件套,三级文物2750件套(截至2012年统计)。
商周青铜器
象纹大铜铙:商代文物,高103厘米,重221.5公斤,铙呈褐绿色,甬呈圆管状,钲部作合瓦形,主纹为粗线条组成的兽面纹,两眼为半浮雕的粗勾纹,上刻云雷纹,鼓部饰一组相向站立、鼻子相连的象纹,象身、钲之周边、甬部均满饰云雷纹。
乳钉云雷纹编铙:商代文物,高53.5~36.5厘米,重28.5~9.5公斤。编铙共9件,由小到大造型一致,纹饰大体相同。甬呈圆管状与钲腔相通,甬中部一旋,钲部饰乳钉纹两组十八枚,乳钉突出,基部肥实。其中编号为7的铙在鼓部两侧各饰半浮雕虎纹。铙以组的形式出现,全国罕见。根据取样测音,该组编铙每件各能发出1~2个不同的乐音,编合起来古代的五音俱全,可以演奏古代各种乐曲,是已知中国最早能成组演奏的乐器。
草叶纹四山字铜镜:战国时期文物,直径15.8厘米,缘厚0.6厘米。该镜为青铜质,圆形,三弦纽,双重方纽座,以羽状纹为地纹,映衬主纹山字纹和配列在山字之间的花瓣纹、叶纹等。山字纹镜是楚国镜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该镜花纹清晰、光洁可鉴,是四山纹镜中的代表。
兽面纹提梁铜卣:商代文物,高27.8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13.9厘米。卣呈椭圆形。盖顶铸有六瓣蕾形捉手,盖沿两侧有实心角状突出。鼓腹,圈足,缺提梁。盖、腹部、圈足各饰四道扉棱。全器以细密的阴线云雷纹作地,盖面饰两兽面,盖沿、颈、足饰夔龙纹,腹部饰由夔龙纹组合的饕饕纹。
云雷纹尖足越式铜鼎:春秋时期文物,高12.8厘米,腹径11厘米,口径11.5厘米,足高6厘米。鼎为敝口,方耳直立于口沿,腹上部饰涡纹、云雷纹,部分已不甚清晰,底腹有三范合铸的痕迹。圈底,底部残存烟炱,足部上粗下尖,足内侧空槽,足尖实心,外撇成锥状。此鼎造型别异,其铸造风格与纹饰特征同中原的同期器物迥异,具有明显的南方土著文化——越族青铜文化的风格。
陶瓷器
青釉褐绿彩绘兽座枕:唐代文物,高9厘米,长18厘米,宽12.8厘米。荷叶形枕面,中部微凹,枕面以褐、绿、兰彩饰满云山纹。灰黄胎,通体施釉不及底。
“七贤”人物诗文罐:唐代文物,高17厘米,腹径18厘米,口径13.5厘米。该罐外侈口,翻沿,直颈,圆肩,平底。肩两侧各立一环耳,肩部饰二周褐色点彩。腹部一侧用褐彩绘两人,褒衣博带,高冠长袖,须髯飘拂,相向而坐,另一侧以褐彩题铭“七贤第一组”,旁书七言诗一首“饷(畅)饮三杯万士(事)休眼前花拨(发)四枝叶不知酒是龙泉剑吃入伤(肠)中”。
白釉绿彩山水纹壶:唐代文物,高18厘米,腹径12.2厘米,口径8.4厘米。敞口短颈,溜肩,椭圆形长腹,曲形柄,多棱短流,平底假圈足。曲柄上有两道凹槽,施釉近底部,有泪痕,绿彩晕散成写意山水纹图案。
酱釉子母狗俑:唐代文物,高3厘米,长4.7厘米,宽4.2厘米。子母狗静卧于椭圆形底座上,母侧首顾盼,尾上翘紧贴臀部,腹处作一穿系。小狗卧伏于母狗一侧,张嘴侧望其母,上尾拖地,一副安详状。灰黄胎,通体施青釉,多处以酱釉斑彩点缀。长沙窑动物雕塑。
冬青釉瓶:清乾隆时期文物,高43.9厘米,腹宽11.5厘米。瓶体呈方形,腹微鼓,通体施冬青釉,印花,釉色青中闪绿,呈现出如脂似玉的玻璃质感。瓶四壁纹饰相同,主体纹饰落在腹部,即中间一朵缠枝荷莲,四周被双龙戏珠的连续规矩纹层层缠绕,采用粗细相随的线条法,线条圆柔。瓶口呈立体、空心的字形,唇外卷,并描上金彩,同时底边也描金,使瓶在青丽中闪现两道对称的金色线圈。
洪宪元年五彩瓶:洪宪元年文物,残高40厘米,腹径18.3厘米。该瓶系湖南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瓶以蓝地梅竹为地纹,前后两面开窗。一面窗内为松菊双鸡图。另一面为诗文,是少黄夫子的两个学生写的。诗文落款为洪宪元年一月,底款为“湖南瓷业公司制造”。该瓶制作精美,年号稀贵,窑址确切,为旷世难得之品。
金银玉石器
双面透雕龙纹青玉佩:战国时期文物。高5.7厘米,长15.5厘米。玉佩扁平半圆状,用青玉琢成。佩的边沿为弧形龙身,身饰谷纹,两端雕刻龙,弧中心有一小圆孔,用以系绳佩带,是楚国玉器中的精品。
羊脂白玉翠盖鼻烟壶:清代文物。高7.4厘米,宽1.5厘米,壶身白如雪,造型简练,线条流畅。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每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及农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闭馆。
博物馆实行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有序有效控制参观人流。公众可登陆长沙市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进行实名登记预约。
路线一:乘520路、804路至滨江文化园站;
路线二:乘坐2路、357路、906路、111路至北辰时代广场站;
路线三:乘11路、106路至两馆一厅站;
路线四:乘地铁一号线至北辰三角洲站;
免费停车:本馆位于长沙滨江文化园内,为小车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可从园区4号入口进入。
1986年,长沙市博物馆(老馆)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的基础上成立,位于长沙市清水塘22号。
2015年12月28日,长沙市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
2021年5月,成为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员。
长沙市博物馆建筑层高5层,总面积2.4万平方米,展示面积9000余平米。长沙市博物馆外观形似一颗“顽石”,外墙是一幅二十世纪初长沙开埠初期的地图,建筑的立面设计还采用了竹简的意象。白沙井、坡子街、橘子洲等长沙城市标识采用老宋体的字,标示了十八处长沙人所熟悉的地名,外墙上还装饰着湘江缓缓绕墙流淌。
长沙市博物馆一、二层的4个展厅,展出基本陈列,展览以历史发展为序,依托2000件(套)文物,展现长沙的古代史与近代史,述说长沙人自己的故事。
长沙市博物馆二层开放两个特展厅,用于开展与国内外博物馆的文化和艺术交流,策划各类学术交流展示活动,常换常新。
长沙市博物馆三、四层设置文物库房与科技保护中心,为文物打造最“舒适”的环境,通过各种先进设备,为馆藏历史文物提供完善保护、安全保藏。
长沙市博物馆LOGO外形上,由镇馆之宝商代象纹大铜铙的形象转化而来,意指博物馆是保存和展示历史物质文化与记忆的殿堂。同时,像英文“Museum”的首字母“M”,意指现代博物馆建设和文化传播要面向国际化,打造国际品质的一个概念。从外观上看,长沙市博物馆像一扇敞开的大门,它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湘江和浏阳河的交汇之处,象征两条湖湘文化的文脉交集于此,历史与当下汇聚于此,欢迎公众来此参观,开启探寻文明、增长智慧之门。
2009年5月,长沙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一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3年8月,长沙市博物馆被中央计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监察部驻文化部检查司评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16年12月,长沙市博物馆被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湖南省二〇一六届文明单位。
2017年12月6日,长沙市博物馆被教育部列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0年3月,长沙市博物馆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0年12月21日,长沙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8月,长沙市博物馆公共服务部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