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美珠,1963年11月5日出生于福建漳州,中国女排名宿。郑美珠作为中国女排队员,和队友一起,为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作出了贡献:1979年在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1982年在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她本人被评为“最佳接应”和“理想队队员”);同年在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郑美珠的排球之路并不平坦。进体校、进省队,包括1979年被“借”到国家队时,郑美珠都是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而1米72的身高也让她被很多人怀疑。在1979年随队夺得亚锦赛冠军后,郑美珠没能参加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假使她当时入选,就可能和梁艳一样成为中国女排的“五连冠”队员。
谈起“三进三出”国家队的经历,郑美珠词汇中更多的是“感恩”:“第一进国家队时,我是打后排的,可我太喜欢参与进攻了,没有按照袁指导(袁伟民)的要求打。回省队后,我没有想放弃,还是照常训练。1982年秘鲁世锦赛时,队伍里的老队员伤病严重,那时候袁指导把我召回国家队,并给了我们年轻队员上场的机会。想起来,袁指导还是非常有魄力的,我要感谢他。”
“三进三出”国家队的经历磨炼了郑美珠的性格和技术,帮助她最终成长为中国女排“四连冠”的功臣。
1991年底,郑美珠前往德国打球。从德国的俱乐部退役后,她选择和丈夫一同经商。后来因为家庭的变故,郑美珠到慕尼黑附近的一家中医疗养院做了管理工作。
也许是身在异乡,也许是远离了公众视线,郑美珠有些失落,离开中国女排、离开排球界后,最大的感觉是缺少精神上的安慰。郑美珠始终割舍不下自己的排球情结,她会通过电视关注中国女排,会和同在德国的老女排队员杨晓君聊中国女排。
郑美珠说,她们老女排有个约定——大家都生女儿,以后组建一支“小女排”;可郑美珠“特立独行”地生了两个儿子。这次她将小儿子带回福建读书,把年满17岁的大儿子留在了德国读高中。
回到福建后,郑美珠参观了漳州女排基地。2008年,距离郑美珠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已有26年了。当年,她正是作为接应二传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雅典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一直在寻找接应二传。郑美珠说:“现在的排球规则和我们那时比,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多了一个自由人。”在和年轻球员接触后,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这一代球员相比,我们技术会好一些。这些都是练出来的,吃了不少苦。我想,这批年轻球员具备了吃苦精神,她们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们这一代球员能留给她们的,也就是我们的经验了。”
2008年5月10日,奥运火炬接力福州站,福建省排球项目奥运冠军郑美珠成为第一棒火炬手。
福州市首棒火炬手郑美珠从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手中接过奥运火炬,从福州市五一广场起跑出发,奥运火炬接力福州站传递由此正式拉开。起跑仪式在福州市五一广场举行。仪式开始前,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众多福州市民,他们挥舞着奥运五环旗帜,为奥运火炬接力加油助威。福州市市长郑松岩主持起跑仪式。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致辞。福建省长黄小晶讲话。9点40分,奥运火炬礼仪护卫从火种灯中引火成功,点燃奥运火炬。北京奥组委委员张茅展示火炬后,交给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卢展工在展示火炬后,将火炬交给福州市第一棒火炬手郑美珠。在观众的欢呼声中,郑美珠手持火炬,跑出五一广场。福州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把这一天变成了一个盛大的狂欢节。早上六点,福州火炬传递路线两侧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激情的海洋。
1979年在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2年在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在第9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3年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5年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
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6年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
在第10届亚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在第24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中获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