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者,华丽也,于此可以想见它在华夏塔林中的独特风貌。此塔名为修定寺塔,又称“唐塔”。
修定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因为四面山势状若城垛,取名天城寺。东魏时,改名城山寺;北齐天保年间,文宣帝高洋巡幸此山,见二水寺前合流,命改合水寺。“天城”、“城山”、“合水”,从这些名称的变换中,我们既可以想见这座寺院的地理环境,又可体会出命名者“乐水”、“乐山”的意趣。到了隋代,又被改称修定寺。易名缘由来源于僧人张猛救虎的故事。相传北魏时邺人张猛曾在清凉山麓禅居,孝文帝围猎,虎逃入禅房。张猛用僧袍将虎覆裹,藏在床下。孝文帝惊异于张猛的灵异,以为是他修禅达到了“垂垂浑入定”的结果,便不再上前索取这只虎。隋文帝自幼笃信佛教,即位后据佛理与古事将寺名“合水”改作“修定”。该寺毁于清末,唯有寺院的一座佛塔幸存下来。该塔初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唐代重修,现存塔身浮雕砖皆唐代制作,故后世又称之为唐塔。
修定寺塔是一座单层砖砌浮雕方塔,通高20米左右。塔基平面呈八角形,下为束腰须弥座。塔身残高9.5米,塔身四面均为8.25米宽,外壁用菱形、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形制的浮雕砖3775块嵌砌而成,共达300多平方米。图案有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力士、武士、侍女、飞天、伎乐、青龙、白虎、猛狮、大象、天马、巨莽、花卉、彩带等72种。从总体看,呈桔红色,古朴而又不失其秀丽。塔刹为红、黄、绿三彩琉璃构件,映日则光彩夺目。
修定寺塔塔基乃北齐时物,平面呈八角形,外表用浮雕砖镶嵌,基座外缘有散水。就基座残迹看,雕砖图案有力士、乐伎、飞天、滚龙、飞雁、帐幔、花卉以及仿木建筑结构的斗拱等达30多种。工艺精致,细腻入微。
修定寺塔,建造艺术极其罕见,系单层方型浮雕砖舍利塔。因塔身表面遍涂一层桔红色,故又称“红塔”(现红色大部分已脱落)。塔身呈正方形,通高约16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全塔遍嵌高浮雕砖,仅塔身四壁就用模制菱形、矩形、三角形、五边形以及直线和曲线组合的各种型制的雕砖3775块、图案76种,装饰面积达300多平方米,不留一处空白。四隅装有马蹄形团花角柱,两侧加滚龙攀缘副柱。上檐外挑,形成雨棚,凹腰葫芦饰为顶盖,远看外貌如一顶座北朝南华贵的方轿。
修定寺塔远看宛如一顶座北朝南的方桥,近观通体为华丽壮观的砖浮雕。有头梳圆髻、身穿袍服的真人,有面部丰腴、足蹬云履的侍女,有凌空飘荡、轻歌漫舞的飞天,有赤身裸体、身扎兜肚的童子,有英武雄壮、顶盔贯甲的武士,有头戴尖帽、紧衣长衫的胡腾人等。此外还饰有青龙、白虎、花卉、彩带等图案,形象生动而逼真。
须弥座以上为塔身,塔身为四方形,构图为佛帐雕饰。四外壁均为丰富多彩的雕砖嵌砌,题材十分丰富。上为托塔力士,铺首衔环连缀琉苏华缨,网眼垂穗成飞沿。每边垂挂着团花编织系银铃的六条彩带,轻盈飘摆。彩带之间,有优美的人物,雄健的动物,美丽的花卉织缀成巨大的帐帷。空间以蔓草、团花填补。南壁辟拱券门,额头兽面镇守,券伏左为青龙吞云,右为白虎吐雾。两侧侍立四臂金刚,面部狰狞,浑身筋肉隆起,两手向上各执兵刃,两手向下舞动扩张,勇武强悍。此塔身构图讲究、结构严谨,因此远览整体,古朴大方,庄严瑰丽,近视则繁缛密致,精巧绝妙。
古塔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葱笼,溪水潺潺,环境幽静。塔北1公里的清凉山麓,还有“金水池”、“鸡鸣犬叫石”、“元宝石”等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