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和尚鹦鹉

和尚鹦鹉别称和尚鹦哥、僧鹦鹉。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干燥开阔林地、棕榈树林、农业耕作区等地区。食物包括各种草,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种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浆果,偶尔食昆虫。分布于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它和其他会说话的鸟一样,和尚鹦鹉也需要适当的训练来模仿人类的声音,和尚鹦鹉也可以模仿周围环境发出的其他声音。
中文学名
和尚鹦鹉
拉丁学名
Myiopsitta monachus
英文名
Monk Parakeet
别称
和尚鹦哥,僧鹦鹉,灰胸鹦哥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鹦形目
鹦鹉科
Myiopsitta属
和尚鹦鹉
亚种
3亚种
目录

基本介绍

和尚鹦鹉(学名:Myiopsittamonachus)共有3个亚种。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劲有力,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雌鸟比雄鸟小10-20%。上体鲜绿色,前额和胸部浅灰色,腹部淡绿黄色,晚成雏。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干燥开阔林地、有荆棘灌木丛与仙人掌的热带稀树草原、棕榈树林、农业耕作区等地区。食物包括各种草,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种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浆果,偶尔食昆虫。分布于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

常见种类

1和尚鹦鹉阿根廷亚种Myiopsittamonachuscalita

2和尚鹦鹉巴西亚种Myiopsittamonachuscotorra

3和尚鹦鹉指名亚种Myiopsittamonachusmonachus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干燥开阔林地、有荆棘灌木丛与仙人掌的热带稀树草原、棕榈树林、农业耕作区等地区。

分布范围

原产南美洲的玻利维亚至巴塔哥尼亚间的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包括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家,许多和尚鹦鹉也在美国的加州、佛罗里达州、芝加哥、纽约等地及一些欧洲国家生存定居。

形态及特征

和尚鹦鹉依亚种不同,体长在28-30厘米之间,翼展43-48厘米,体重90-140克。雌鸟比雄鸟小10-20%。成鸟上体绿色,额头从前冠至后枕为蓝色—灰棕色—绿色。脸颊灰白色,胸部浅灰色,整个上腹部淡黄绿色,有白色条纹。下体橄榄黄色;翅膀(飞羽)淡蓝色;尾巴长逐渐变细,上尾绿色,中央尾羽蓝绿松石色,下尾覆羽基部是沉闷的灰蓝色。鸟喙桔红色,虹膜深褐色,腿爪粉色。

繁殖方式

大部分的和尚鹦鹉都将巢密集的筑在彼此附近,通常筑巢所需的树枝来自于灌木丛,它们将巢穴做的非常大,进入巢穴后约分有3个巢室,最里面的是下蛋育雏的巢室,雄鸟则在最外面的巢室巡视保护它们的巢穴,繁殖期在10-12月,通常产4-6枚卵,也有1-11枚的纪录,常至农田觅食而造成农业损失;笼养的和尚鹦鹉生命力非常强韧,喜爱洗澡,有时非常吵杂,可成群饲养,由于啃咬力强,须提供新鲜树枝供啃咬,巢箱边缘最好加上坚硬的金属以防啃咬破坏。

和尚鹦鹉是容易繁殖的种类,适合养殖入门者繁殖,全年均可繁殖,成群饲养繁殖的效果也不错,由于它们能自己筑巢,如不用巢箱繁殖,须准备大量的树枝供它们作巢,不过不用巢箱比较麻烦,幼鸟也不易移出手养,一窝约生4-8枚卵,孵化期23-26天,8-10个星期羽毛长成。

价值及其他

种群现状

由于和尚鹦鹉的超强生命力,使得即使身处自然环境相差许多的非原生地也能顺利存活,以美国为例,许多回到野生状态中的和尚鹦鹉都在当地顺利的生存下来,而且由于它们完全自己筑巢的本领使它们不需树洞就可繁殖,而且十分多产,使得美国野外的和尚鹦鹉越来越多,在都市经常筑巢在电线竿上,即使像芝加哥、纽约冬天如此严寒会下雪的气候,它们也能安然生存。有鉴于此情形,美国农业局为了怕它们过度繁殖成为破坏农作物的害鸟,特别制定了禁令,约有10个州左右不能饲养、贩卖、繁殖和尚鹦哥,加州、乔治亚等等,有些州如要饲养需经过登记,并给予套上脚环,也有一些州只准许繁殖业者或鸟商有执照地繁殖与贩卖,但是并无发现它们有明显地造成农产品的危害。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