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安娜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diana):是一种树栖长毛猴,成年重4-7千克;高40-55厘米(不包括尾巴),尾巴直径3-4厘米,长50-75厘米。因其新月形的白色眉带似月亮女神狄安娜的弓而得名。生活在西非雨林中。脸颊和全身大部黑色,须、胸和喉部白色,大腿内侧苍白、浅黄或浅红色。大腿有一白纹,背部有一红色斑块。白须长,眉带更阔,但胡子很少。
狄安娜猴生性活泼,易于驯服,很能吃苦。年幼的时候很讨人欢喜,成年以后反而不容易接近。分布在西非的塞拉利昂至科特迪瓦。
狄安娜长尾猴栖息于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在潮湿的低地森林和河流附近的森林林地的树冠层活动,在退化森林区罕见。
分布于非洲的西非森林,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南部和加纳西南部。延伸到布基纳法索。历史记录该个物种也曾经分布于多哥沃尔特湖以东。
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范围从从几内亚东南部沿海至科特迪瓦的萨桑德拉河;加纳亚种从萨桑德拉河至普拉加纳河东部。
狄安娜长尾猴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猴子。雄性头体长51-61厘米,雌性头体长42-45厘米;雄性尾长76-90厘米,雌性尾长52-72厘米;雄性体重5-8.7千克,雌性体重4-5千克。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能直立。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齿式为:2/2,1/1,2/2,2/3=32。
体毛一般呈黑色或深灰色,喉咙呈白色,眉及胡须呈弯月形。因它们的眉似罗马神话内狄安娜的弓,故得此名。有修长的身材和长腿,行走时整个躯体和尾巴形成一个长长的“问号”曲线。脸颊黑色,有浓密的白色胡须和眉线。背及下背部呈栗色。下体的胸部和手臂内侧白色,而外部四肢,尾巴和腹部被覆盖长长的黑毛。大腿外侧有一个突出的对角线奖的白色条斑纹,臀部带有红色或奶油色皮毛。两性在外观上相似,但雄性体型要比雌性明显大许多。除了眉、胡须及四肢上的一些长毛外,其余部分都很短及光滑。
狄安娜长尾猴是昼行性动物。日间活动,栖于树上,很少会走到地上,在冠层任何位置也会觅食,晚上会走到更高的地方休息。它们特别的毛色可以提供多种视觉上的讯号,而且也可以发出多种的警告讯号,针对不同掠食者而有不同的叫声。不过黄盔黑犀鸟却能够分辨这种警告,而作出相应的行动。它们主要吃果实及昆虫,也会吃花朵、嫩叶及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天敌有冠鹰雕、豹、黑猩猩及人类。
狄安娜长尾猴的寿命达20岁。它们的群族只有一只雄猴、数只雌猴及它们的幼猴。一般而言,雌猴每年也可以产子。妊娠期为5个月,幼猴需6个月的照顾。每胎只会产一只幼猴。就算幼猴出生时的情况很好,母猴也会表现得很紧张,很少会让幼猴离开自己。幼猴很喜欢玩耍。幼猴3岁就达至性成熟。雌猴会留在母猴的群族,雄猴则会离开。
狄安娜长尾猴(2亚种)
中文名称学名命名者及年代IUCN级别
1狄安娜长尾猴指名亚种CercopithecusdianadianaLinnaeus,1758易危(VU)
2狄安娜长尾猴加纳亚种CercopithecusdianarolowaySchreber,1774濒危(EN)
主要威胁是失去栖息地和狩猎,该物种生存的栖息地因人类的大规模砍伐森林、伐木,将森林转化为农业用地和木炭生产,造成栖息地严重退化和丧失。人类也因该物种的体型相对较大,猎食其肉或皮毛利用,都是造成该物种数量减少的原因。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
指名亚种易危(VU),加纳亚种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