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
辛亥革命后改称南洋大学堂藏书室,收藏书刊3000余册。
校庆20周年前夕,由校长唐文治、校友蔡元培等组织募捐,于1919年10月建成罗马式新馆大楼,命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图书馆,藏书3.5万册。
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图书馆。1936年藏书增至7-8万册。
抗日战争期间,图书馆随校多次搬迁,1946年秋迁回上海原址时,馆藏损失严重,仅存不足8万册。1949年5月,增至11-12万册。
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及百分之九十二的藏书随校西迁。
1957年9月,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同年,原西安动力学院撤消,藏书并入交通大学图书馆。
1959年9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图书馆相应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46名。
1961年7月,馆舍大楼(即北楼)落成,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阅览座位1500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舒同为之题写馆名。
1991年3月,图书馆新大楼(即南楼)投入使用,面积为18000平方米,南北楼总面积为29000平方米。设有18个阅览室,阅览座位2040席。
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被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
200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医科大学和原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西安交通大学,原三校图书馆随之合并重组,规模进一步扩大,合校后的西安交大图书馆设立总馆和医学、财经两个分馆,总建筑面积39830平方米,阅览座位增至3299席。
2003年8月,医学和财经分馆搬入新建的西校区图书科研楼,合并为西校区图书馆。西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0340平方米,阅览座位1183席。至此,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9540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19年10月建成图书馆大楼,命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图书馆。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图书馆。1956年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及百分之九十二的藏书随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9月,交通大学图书馆随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9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图书馆相应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两部分组成,北楼建于1961年7月,建筑面积为11200平方米,南楼1991年3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1995年5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原西安交大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
2000年4月,原西安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医科大学和原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西安交通大学,原三校图书馆随之合并重组,规模进一步扩大,合校后的西安交大图书馆下设钱学森图书馆和医学、财经两个分馆。2003年8月,医学和财经分馆搬入新建的西校区图书科研楼,合并为西校区图书馆。西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0340平方米。至此,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9540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
图书馆累计藏书544万册(件),中外文报刊10089种,中外文现刊2236种。形成了理、工、管、文相结合,以机械、能源、动力、电气、电子、信息、材料、控制、与医学、财经多学科藏书体系。近年来,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111个平台约312个子库;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4858种,中西文电子图书1584353种。图书馆重视收藏反映世界科技水平的原版书刊,有15种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期刊,从创刊号迄今连续收藏。同时还收藏有大量的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技术标准、专利文献和视听、缩微资料等。
本馆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广泛为校内外读者服务,除书刊的借阅、参考咨询外,还提供科技查新、查收查引、课题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读者培训、专题讲座、文印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本馆是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还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
图书馆采用INNOPAC自动化集成系统。图书馆的管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OPAC等有关业务都实现了自动化。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目前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
图书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目前与5个国家和地区的16所大学及学术团体建立书刊资料交换关系。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西北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陕西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还负责管理国家教育部设在我校、面向全国高校服务的外国教材中心和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