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河南高乐山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桐柏毛集林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1960年4月,建立桐柏毛集林场,原为隶属于河南省林业厅的机械化林场,正科级事业单位。
2004年3月1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河南桐柏高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6年5月2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河南桐柏高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东北部,地处桐柏山北部,西部和北部为秦岭-伏牛山地,南部和东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地,东部由低山丘陵呈岛链状隔开南阳盆地和黄淮海平原。
地貌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桐柏山余脉,区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整个地势呈北高南低,海拔高度在130-813米之间,最高峰祖师顶812.5米,高乐山730米。主要山峰有花棚山、猪屎大顶、牛屎大顶、七亩顶、歪头山、双峰山、老寨山、明山、杏山、白马岭、大主石顶等。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山势陡峻,坡面长,相对高差大,坡度多在30-50之间,岩石裸露地多,小部分地区分布在低山区,坡度10-15之间。
土壤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是由片麻岩、砂岩、页岩、云母片岩、千绮岩、板页岩等风化母质和分布大面积的第四纪黄土母质,并经过长期人为活动及自然演变熟化而形成。在海拔300-500米以上分布着黄棕壤,300-500米以下分布着黄褐土,土层厚20-40厘米,PH值5.5-6.5,呈微酸性反应。
区域范围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邻信阳平桥区,北接驻马店市确山县,西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南与湖北省随州市隔河相望[1],地跨毛集、黄岗、回龙三个乡镇,南呈掌状分布,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25′55″—32°42′40″,东径113°32′33″—113°48′12之间,总面积9060公顷。
保护目标
综述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
动物
截至2016年,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鸟类有2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灰鹤、白冠长尾雉、鹰隼等。爬行动物有20余种,两栖动物有10多种,昆虫有800多种。已知的哺乳类动物有56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哺乳动物有穿山甲、水獭、青羊等,属河南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10多种。
植物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因此该区南北植物种类兼有。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落叶灌丛及草丛。
截至2016年,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160多科1800余种。其中有银杏、水杉、粗榧、山核桃、辛荑、杜仲、青檀、八角莲、望春花、金钱槭、白楠、大叶楠、河南杜鹃、厚壳树、三尖杉等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管理措施
2013年10月27日,保护区管理局邀请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植物研究专家到管理局指导关于保护区自然植物资源的认识与保护措施。
开发利用
科学研究
2012年,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同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科学考查队,对保护区的植被、各类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旅游景点
榨楼村是革命发源地之一,是刘少奇、李先念、王国华等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
生态价值
河南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流水系属于淮河源头地区,是众多水库的汇水区,周边有大小水库10余座。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证淮河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农业用水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