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火宫殿

火宫殿

火宫殿是湖南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特别是火宫殿的风味小吃享誉三湘。作为湖南省长沙市的著名特色景点,位于长沙市坡子街。

火宫殿同时也是一家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长沙和湖南小吃,比如长沙臭豆腐、正宗红烧肉、糍粑等等。火宫殿作为美食城在长沙有5处,1家总店,4家分店。

中文名
中文名
外文名
外文名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
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
著名景点
著名景点
所属国家
所属国家
所属城市
所属城市
建议游玩时间
建议游玩时间
目录
目录
  1. 1、火宫殿庙会
  2. 2、火宫殿救火会
  3. 3、丽泽学堂
  4. 4、传统早茶
  5. 5、风味小吃

火宫殿

湖南长沙著名特色景点

火宫殿是湖南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特别是火宫殿的风味小吃享誉三湘。作为湖南省长沙市的著名特色景点,位于长沙市坡子街。

火宫殿同时也是一家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长沙和湖南小吃,比如长沙臭豆腐、正宗红烧肉、糍粑等等。火宫殿作为美食城在长沙有5处,1家总店,4家分店。

中文名 火宫殿
外文名 Fire God Palace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127号
气候条件 亚热带
开放时间 全年 07:00-21:0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火神庙、财神殿、古戏台、观音殿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湖南省长沙市
建议游玩时间 1-3小时

历史渊源

长沙为历史文化名城,荆楚岁时,先民祭祀火神,固无论已,稽诸何方志,今之火宫殿,又名乾元宫,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前,距今已有四百三十余年历史。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火宫殿附有火神庙、财神庙、弥陀阁、普慈阁之建筑,面积计六千余平方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文夕大火,殿宇焚毁殆尽,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修。仅恢复火神庙堂,废墟搭建棚屋,其时小商小贩、三教九流,杂居其中,几必可与旧日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媲美。而经营饮食者最多,其风味小吃,为老长沙居民及南北美食家所称道。建国后,市场日益繁荣,饮食业日趋发达,到1956年公私合营乃成立火宫殿饮食店。

1959年、1960年,先后拆除棚屋,兴建楼房,辟为对外开放单位。

1984年、1992年又两度修葺,店堂楼庭,踵事增华。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兴旺,旧有规模,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之需要。

2001年长沙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遂有建设坡子街美食一条街之规划,是年五月,火宫殿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与长沙饮 食集团总公司之关怀支持下,乃筹集资金一千万元,进行改扩修建,重塑火神像,恢复火神庙,古戏台,漆饰火宫殿牌楼,增设石牌坊等。群策群力,于2002年2月竣工。茶园戏台、书场、艺苑,俱增旧制,而楼台亭阁,景物全新,曲槛徊廊,风华胜昔。营业面积达7000平方米,规模之大,设施之全,前所未有。夫薪尽火传,饮和食德,由火文化引发的"火庙文化"所孕育发展之饮食文化,与史同在,与时俱进。此次古殿新修,盖亦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明,盛世盛举,意义重大,爱勤碑为记,以垂久远。

火宫殿风光

大事记

明朝年间据传明代此处(火宫殿现址)有一座小庙,供奉火神祝融君,习称火神庙。后因年久失修,朽毁不堪.1577年(明万历五年)火宫殿有一大铁香炉,香炉上标有“明万历五年铸造”等字样,在“文夕大火”中不知去向。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长沙府志》十五卷第十页载:“火宫殿在小西门坡子街。”

1826年(清道光六年)客绅蔡世望等倡省城绅商贾重建火神庙,并将其规模扩大。使火宫殿分前坪、后院,前坪包括古牌坊、戏台、火神庙,后院包括财神庙、弥罗阁、普慈阁三个寺庙。形成南通坡子街、东通保安巷、西通三王街的大型庙群格局。根据商家建殿意愿,取《易经》“乾元亨利贞”之义,而名“乾元宫”.古牌坊中门上面,为清代书法家黄自元书的“乾元宫”三字,戏台两边柱上雕刻了—对楹联:“象以虚城,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系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撰写。

1852年曾国藩创办的湘勇与太平军大闹火宫殿。

1871年(清同治十年)《长沙县志》省城图标为“乾元宫”1910年以来火宫殿长期由叶德辉把持,叶德辉系文字版本学家,长沙名人。

1912年8月(民国元年)火宫殿在神庙后坪创办丽泽小学(今火后街小学),叶德辉任校长。

1927年叶德辉被镇压,由老八董(董事)掌管火宫殿.(“老八董“是:余太华金号、李文玉金号、叶公和酱园及东协盛、西协盛、九芝堂、福芝堂、寿芝堂等药号.)

1932年李子泉从国民党部队当兵回来后,向姑母家借了两元银洋作本钱,在火宫殿内煮汤锅、卖卤菜.后经营有方,发展成为火宫殿内最大私营业主,人称“李半边”。

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与王凌波奉中央之命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徐老来长沙不久,在火宫殿作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讲演,他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当时《观察日报》在一篇特写火宫殿的报导中写道:“不要小看了这地方,老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还在这里演过讲。徐先生本来是深入民间的,以他那滑稽的口吻,把国家大事说得很周详,抢去不少说书人的买卖,听众越聚越多,徐先生一讲就讲到了午餐的时候,大家公请了徐先生一顿。这充分表现了那一群的民众,并不是不关心国事的。”

1938年初《观察日报》的本地风光栏标题《火宫殿,吃唱玩光乐门门有,油炸豆腐最著名》一篇报道中写道:“火宫殿的零食品中,油炸豆腐最负盛名。……不必说吃,只要远远闻着那股味儿,就该使你垂涎三尺了,到那里去逛的人谁不是人手一块呢!”

1938年11月13日凌晨3时“文夕”大火,除“乾元宫”牌坊外,火宫殿庙宇和神像付之一炬。庙内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铸造的大铁香炉在火后不知去向。

火宫殿夜景

1938年“文夕大火”后,火宫殿救火队开救火机的徐菊生,征得董事会秘书李仰贤的同意,第在庙坪 内搭了2个棚子,开一爿小饭铺。

1941年市政当局拨款、地方商贾集资再建火宫殿.庙宇内泥塑神像没有恢复,改用一块樟木厚板雕刻了“赤皇上品三火宫殿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神”的神位。

1941年以来火宫殿由新八董主持。(“新八董”是:詹恒大、詹彦文笔墨铺;杨正泰、杨振兴锡铺;老八和王福鸣铜铺;阜昌参茸号、朱义新金银首饰号。)旧城西区区长程前任董事长,叶德辉的儿子叶尚农任副董事长;设有秘书1人,由李仰贤担任,文书2人,跑庄的1人.下面还有打更的管伙食的勤杂、泥木工等。火宫殿庙产收入的开支用于小学、救火会、祭祀3部分。

1942年经神庙主事人与商贩协议,由小商贩在神殿前二千二百平方米的空坪里建造简陋木架棚屋48间,分成四线,名日“东成”、“西就”、“南通”、“北达”。

1943年徐斌编写的《长沙纪实》,把火宫殿与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庙等繁荣市场竞相媲美。

1938—1945年(抗日期间)田汉在长沙等地组织抗战戏剧运动,经常与友人在火宫殿聚餐,尤爱火宫殿的姐妹团子。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政府拨款修缮火宫殿木架棚屋,安置了一些失业的饮食商贩,小吃风味不减当年。

1956年公私合营,火宫殿改为国营饮食店。

1958年3月彭德怀品尝了火宫殿风味小吃。吃完饭后,彭德怀起身用脚抖了几下木楼梯,看是否扎实,并对火宫殿当时的公方经理何炳炎讲,过一阵子,还会有位领导来。

1958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黄克诚将军和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的陪同下视察火宫殿,毛主席向公方经理何炳炎详细询问了营业情况,品尝了火宫殿风味小吃,连声称赞:“火宫殿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1958年6月由政府房地部门投资新建剥壳式房屋一栋,占地312平方米。

1959年由政府部门拨款建造民族式房屋一栋,有楼地两层,占地520平方米。

60年代文化革命前徐特立,王震、王首道前来火宫殿品尝风味小吃。

1966年9月“文革”期间,火宫殿古牌楼上的浮雕被作为“四旧”被扫除,数百年古迹惨遭破坏。

1967年外国朋友赠送给毛主席一批芒果,毛主席将芒果分送给有关省市,火宫殿作为毛主席视察纪念地分享念了这一荣誉,并举行了隆重的迎接“芒果”仪式。

1968年4月12日火宫殿在鸡鸭巷市饮俱乐部举行“热烈庆祝毛主席视察火宫殿十周年大会”,与会人数2000余人,会后在长沙市五一路、中山路、黄兴路、坡子街进行游行活动。

1969年冬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来火宫殿品尝风味小吃。

1972年5月叶剑英元帅去广州看望解放军英雄麦贤德,归途中停长沙视察火宫殿,品尝了火宫殿的风味小吃。1972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庙内神位牌被坡子街办事处收去做了一张条桌的面子,神牌座被坡子街卫生院收去。

1973年火宫殿被政府外事部门定为涉外单位。

火宫殿现址

1973年5月华罗庚在火宫殿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优选法”实险,实险得出结论:小油条在油温达到224℃,中油条在油温达到155℃、大油条在油温达到195℃一200℃时,所炸出的油条体积最大,口感最好,耗油量最小。

1973年6月一对瑞士记者夫妇,看到了店里的《毛主席视察情景》宣传资料,查阅了毛泽东当年吃饭时的营业间的像片后,感慨地说:“毛主席深入群众,平易近人,不愧是革命领袖。”

1974年4月12日火宫殿在本店东栋二楼举行“热烈庆祝毛主席视察火宫殿饮食店十六周年大会”。

1976年一位年过花甲的香港归侨,吃了火宫殿的姐妹团子后,用食品袋细心地装了一、二十个准备带给他那位思恋故乡的爱人品尝,以实现其多年心愿。1976年10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处琪深入火宫殿餐部厨房参加劳动。

1977年3月16日,毛主席著作第五卷同一天在全国进行首发式,省新华书店选定火宫殿作为首发式单位。

1977年秋,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重建,火宫殿饮食店作为毛主席视察纪念单位,参加了建设湖南第一师范的义务劳动。

1977、1978年,美国食品杂志社对火宫殿作试探性的考察,了解湘菜与湘风小吃。

1978年前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什(老布什总统),多次听到人们赞赏火宫殿的臭豆腐,便在他的私人手册上记着:“臭豆腐是长沙火宫殿的名菜之一。”

1978年9月,谭盾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在火宫殿摆下三桌谢师宴。

1979年5、6月间,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王震再次来到火宫殿品尝风味小吃。1981年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高博来火宫殿品尝风味小吃.

1981年12月,原美国总统肯尼迪之弟艾德华·肯尼迪议员访问中国来到长沙火宫殿品尝小吃,并购买了火宫殿的猪油糯米糍粑一斤,带回在美国的家人分享。

1981、1982年,日本银座亚寿多大酒楼对火宫殿进行考察访问,法国一家旅游杂志也造登了火宫殿部分风味小吃品种,香港旅游出版的《中国导游图》以醒目标志介绍了火宫殿。

1984年火宫殿进行了解放以来第二次规模较大的翻修改造,主楼改建成厅、楼、亭、阁式的仿古建筑.更名为“火宫殿酒家。”

1985年著名作家康濯在火宫殿品尝风味小吃。饭后,挥毫就诗:“名扬古殿味香浓,二百余年老火宫;传统创新无止境,攀衡必上祝融峰。”

1987年有位自名“洞庭归客”的台湾同胞旧地重游,在火宫殿品尝臭豆腐和姐妹团子等小吃时,追忆往时田汉在火宫殿品尝的情景,情不自禁,欣然命笔:“油炸豆腐臭中香,有客追忆在台湾;青年田汉回湘日,姐妹团子当早餐。”

1989年1月6日胡耀邦在火宫殿品尝风味小吃。1993年10月火宫殿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1993、1994年火宫殿进行了第三次规模较大翻修改造,在主楼西、北两侧建起了裙楼在南侧兴建了一座七层古典式建筑,解决了企业无停车场和营业厅面积过小等问题。

1995年4月火宫殿成功的开办东塘分店。

1998年9月成立五一分店。

2001年5月-2002年元月火宫殿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火宫殿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水宫殿历史中第六次修建)。恢复了火神庙、古戏台、火宫茶馆,修饰了古牌坊,新建了西栋美食街、宴会楼、石坊、水池凉亭。改扩后的火宫殿环境优美,古香古色,风味小吃,物美价廉,形成中国南方独特“火庙文化”的现象。

2002年2月4日火宫殿改扩后重新开业,举行盛大的开业典礼,省、市领导、宗教界人士、市民近千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2002年4月1日-15日,长沙火宫殿总部、东塘分店、五一东路分店三家联合举办“火宫殿首届庙会美食节”。美食节期间举行了庙会会祭祀活动和民谷文艺表演。组织了皮影戏、露天电影在坪内演出。4月12日为纪念毛主席视察火宫殿44周年,三家分店隆重推出了毛主席视察火宫殿进就餐的宴单“主席宴”,受到各届人士的高度赞扬。

2002年6月15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951年在火宫殿品尝过小吃,51年后的今再次来到火宫殿品尝湘菜、风味小吃,感到风味不减当年,欣然命笔赞火宫殿“艺绝声名远,情深客自来”。

2003年10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彪和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的陪同下视察火宫殿。

2002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组来火宫殿拍摄中秋庙会节目。

2004年7月,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火宫殿“以人为本实现双赢优秀餐饮企业”。

2004年11月,火宫殿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火宫殿

2005年3月30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省委常委、长委书记梅克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志文陪同下来到火宫殿,参观了古牌坊、火宫殿茶馆、火神庙,并品尝火宫殿著名的臭豆腐及小吃、传统湘菜。用餐中,张震副主席吃得很满意,并欣然为火宫殿题词“慕名而来,兴尽而归”草原用来赞扬火宫殿的小吃、湘菜。

2005年6月,“火宫殿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4月,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老先生来火宫殿为火宫殿书写牌匾。

2006年5月,火宫殿“火神庙会”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7月,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来到火宫殿。

2007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来到火宫殿品早茶。

2007年11月长沙火宫殿坡子街总店被评为长沙市五星级餐馆。

2008年,“火宫殿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被湖南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游玩项目

火神——公元前21世纪(距今4000余年),中国部落社会出现了负责管理民间火源的官员,官名为"火正",人称"祝融"、"赤帝"、"火神"。

近百年来,湖南省近100座火神庙消失,唯火宫殿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火庙文化以仁德之心,将人们的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爱护。

1、火宫殿庙会

火宫殿每逢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都要举办火宫殿庙会 以继承弘扬火庙文化,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和称赞。

长沙火宫殿大庙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已经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新春民俗庙会之一,被评为长沙文化消费“十大节会”,是长沙重要的“文化旅游名片”,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火宫殿大庙会从南方“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启动,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持续22天,共设置了七大主题活动,除启动仪式以外,还有潮拍庙会、视觉庙会、文创庙会、美食庙会、嗨唱庙会、欢喜庙会六大主题活动。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新潮时尚节目将依次亮相,从线上到线下,从传统年味到现代气息,将陪市民和游客过一个传统与时尚潮流互动交融的地道“长沙年”。

2、火宫殿救火会

清同治元年( 1862年 )经火宫殿董事会同意,出资从广州进购救火机,成立火宫殿救火会进行义务救火,为民众减轻火灾损失。

3、丽泽学堂

我国著名文字版本学家叶德辉主持火宫殿庙政达三四十年之久,利用火宫殿后殿兴办丽泽学堂,接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该校至2001年停办,历时91年。

名人来意

火宫殿以“火庙文化”为底蕴,辅以名品素食,以其独特的风格使历代名人仰慕纷纷慕名而来。由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撰写在戏台两侧的楹联:“象以虚成,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被奉为经典:火宫殿古牌坊中门上面的“乾元宫”三字系清代书法家黄自元书写,现仍保存;抗战时期,徐特立在这里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演讲,田汉经常在这里与友人聚餐: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王首道、王震、胡耀邦都曾光临过火宫殿;1973年5月,数学家华罗庚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优选法"试验;1975年著名音乐大师谭盾,曾为《毛主席视察火宫殿》配乐诗朗诵作曲;这里接待过美、日、法、瑞士、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的政界要员、外交官员;美国《食品》杂志社、日本银座亚寿多大酒楼、法国旅游杂志社和香港出版的《中国导游图》,都曾先后在突出位置刊登文章介绍火宫殿的风味小吃。“火宫殿”三字扬名四海。

当地小吃

火宫殿的风味小吃享誉三湘、现以火宫殿为龙头,建设了“长沙美食一条街”。火宫殿进行扩建修 缮,现庙宇气势雄伟,保存了一宫(火宫殿)、二庙(火神庙、财神庙)、二阁(普慈阁、弥陀阁)的建筑格局。弘扬三湘饮食文化,一批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相继恢复和涌现。

名之“八大小吃十二名肴”,著名的姜二爹的臭豆腐、姜氏女的姐妹团子、周福生的荷兰粉、胡桂英的猪血、邓春秀的红烧蹄子、罗三的米粉、陈益祥的卤味、胡建岳的牛角饺子都是小吃的代表,其中以臭豆腐声誉最高。臭豆腐创始人姜二爹12岁学艺,从师访友,潜心钻研,做出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具有鲜、香、辣和外焦内嫩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毛主席阔别故乡三十年,1958年回湘仍惦记“火宫殿”的臭豆腐“,前往视察。

美食文化

4、传统早茶

火宫殿茶馆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火宫殿茶馆。那时的茶馆茶客边喝茶边听评书、弹词艺人说唱,说者说得出神入化,听者听得津津有味。

如今的火宫殿茶馆已装饰得古色古香,冷暖空调把室内气温调节得四季如春,三百余个座位天天爆满。有的叙叙家常,有的谈些奇闻趣事,有的商洽业务;卖报纸的、卖槟榔香烟的、卖清凉油、十滴水的穿梭在茶客之间,不时吆喝几声。整个茶馆呈现出一派老长沙茶馆的韵味。

然而,茶客仅用几元钱就能充分享受半天的休闲,何乐而不为。火宫殿的包子也是全市著了名的。买包子的顾客哪怕是坐的士,或搭上七八公里的公共汽车,也要赶到火宫殿买包子,以至于买包子的队伍排得老长老长。其实,火宫殿茶馆在整个火宫殿的经营中无利润可言。之所以一直保留这个茶馆,不言而喻,保留的是一道长沙餐饮民俗风景线,送去的是对老茶客一份浓浓的情意。

火宫殿正门

5、风味小吃

臭豆腐:清同治年间,长沙府湘阴县城一家姜姓豆腐店,因一缸酱腌豆腐干久置而偶创油炸臭豆腐,后在县城卖得红火。清光绪时,姜家把臭豆腐搬进长沙火宫殿,到姜家第五代人姜炳坤,在火宫殿经营臭豆腐时,已是全城闻名。1938年2月,长沙《观察日报》以火宫殿,吃喝玩乐门门有,油炸臭豆腐最著名为题写道:只要闻着那股味儿,就该使你垂涎三尺了。到那里去逛的人,谁不是人手一块呢?据传,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经常与同学一道来火宫殿吃臭豆腐。1958年4月12日毛主席视察火宫殿时,就是王满珍(姜炳坤的老婆)亲自为毛主席制作臭豆腐。毛主席一边品尝臭豆腐一边说: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毛主席的这句话把火宫殿臭名远播。如今,火宫殿臭豆腐日销3万片,让来火宫殿吃臭豆腐的客人独得其味之奥妙。

龙脂猪血:清同治年间,火宫殿庙坪内卖猪血的摊担有几家,但只有胡家摊担生意最好。到上世纪40年代,胡家后人胡桂英已把猪血做出了名。有一天,一位湖湘名士品尝胡家的猪血后对她说:你制作的猪血有如龙脂凤肝之细嫩、以后就叫’龙脂猪血’吧。胡桂英自己没读过书,有文化人为自己制作的猪血取了个新名字好是高兴。第二天,胡请人写了一块龙脂猪血招牌,生意比以往更好。由于火宫殿的厨师们以继承、创新的精神对收取血浆、上火烫血、八碗调料各道工序层层把关,龙脂猪血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芳香细嫩的风味,成为湖湘名小吃之一。

红烧猪脚:早在近百年前的火宫殿里,有一家邓姓人以卖红烧猪脚而闻名。上世纪三十年代,邓家一位能干的媳妇把红烧猪脚牌子做得更响,该媳妇本姓刘名春香,自嫁入邓家后改姓邓,后以自己的姓名邓春香为店名。邓春香姿色出众,人又热情好客,大家称她邓五摩登。邓春香制作红烧猪脚选料讲究,火候适宜,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吃时肉骨分离而不烂,糯软可口而不腻,成为火宫殿著名小吃之一。

肉丝馓子:馓子古人称寒具,长沙旧时称焦盐馓子。《本草纲目·谷部》:寒具,即今馓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小盐,牵索纽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宋代大文豪苏轼爱吃馓子,曾为街头一少妇开的馓子店撰写一首纤手搓来玉色均,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的诗。火宫殿的肉丝馓子更胜一筹,馓子炸成金黄色后,用鸡、猪骨熬制的高汤稍煮,入碗时佐以葱花、香油,可谓糯软芳香,落口消溶。

姊妹团子:清末民初,长沙铜铺街一江姓铜匠,制铜器手艺不错,还擅长烹调,他做的糯米团子就很受邻里称赞。江有二女,两姊妹长大后在火宫殿开了一家糯米团子店。姐妹俩不仅美丽聪慧,且心灵手巧,做起团子来宛如杂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引得很多人驻足观看和品尝,生意兴隆。有一天,一位颇有文化气质的老者吃完团子后对两姊妹说:糯米团子,味道一甜一咸,口感好,可惜这个名字有些俗气,何不改叫’姊妹团子’?两姊妹连忙找来笔墨,请老先生书写姊妹团子四字作为新店名。从此,姊妹团子店门庭若市,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姊妹团子已是湖湘著名小吃之一。

鳞皮豆腐:二零零八年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会长李铁映来店就餐,点名要吃一道鳞皮豆腐的小吃,年轻的服务员不知道这是什么小吃,又不便当面询问,只好到厨房找老师傅。原来鳞皮豆腐就是荷兰粉。之所以叫鳞皮豆腐,是因该小吃状似鱼鳞,晶莹剔透。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火宫殿的周福生把鳞皮豆腐进一步创新,将其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放高汤、佐以麻肉、葱花和大头萝卜丁,并更名为荷兰粉。因其开胃爽口,芳香清雅,极受食客的喜爱,成为湖湘著名小吃之一。

糖油粑粑:糖油粑粑是一种传统的油炸甜食。如今,火宫殿厨师们对传统糖油粑粑进行改革。火宫殿的糖油粑粑选用优质糯米,细磨后压干做成扯浆粉砣。用茶油、糖(俗称白硫糖),熬成糖油浓汁。将搓好的糯米砣入糖油汁中煮沸入味。该产品圆润光滑,色泽红亮,口感糯软爽口,甜而不腻。故有好事之文人戏称火宫殿的糖油粑粑为性感糖油粑粑。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每来火宫殿,必点糖油粑粑。

70年代火宫殿照片

交通信息

公交

乘坐11、18、123、128、145、308、358、804、901路公交车在(贾谊故居)站下车后往回步行300米,从三王街牌坊前行200米即可到达。

出租车

长沙市出租车起步价为2公里8元,2公里以外为2元/KM,超过13公里以外另加收50%的返空费;每天21时至次日6时起步价上调20%。招手即停,十分方便。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