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阿拉伯文:قاعدة‎,意为“基地”),港澳台译盖达组织,马新译作卡伊达组织;又译凯达组织、开打组织,是一个伊斯兰教军事组织,该组织于198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后期创立,创立者是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

在阿拉伯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苏军撤退后,目标转为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该组织主要在中亚、中东地区活动。基地组织的最高领导是以拉登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下设有4个专门职能委员会。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

目录
目录
  1. 1、历史起源
  2. 2、组织发展
  3. 3、基本构成
  4. 4、训练基地
  5. 5、活动分布
  6. 6、对美作战
  7. 7、与东伊运
  8. 8、恐怖袭击
  9. 9、捕毙头目
  10. 10、回应事件
  11. 11、攻占港口
  12. 12、首次号召
  13. 13、炸死高层
  14. 14、组织没完
  15. 15、二号人物
  16. 16、分支反应
  17. 17、巴阿边境
  18. 18、发表声明
  19. 19、宣布建都
  20. 20、印度分支

“基地”组织

伊斯兰教军事组织

“基地”组织(阿拉伯文:قاعدة‎,意为“基地”),港澳台译盖达组织,马新译作卡伊达组织;又译凯达组织、开打组织,是一个伊斯兰教军事组织,该组织于198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后期创立,创立者是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

在阿拉伯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苏军撤退后,目标转为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该组织主要在中亚、中东地区活动。基地组织的最高领导是以拉登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下设有4个专门职能委员会。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之一。

中文名 “基地”组织
外文名 Qaeda、قاعدة
简称 卡伊达组织
信 仰 伊斯兰教-逊尼派-瓦哈比派
参与事件 9·11事件、美国大使馆爆炸案
创建者 本·拉登

发展历程

1、历史起源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又译卡达或凯达)。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打倒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东伊运”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资助。

2、组织发展

“基地”组织本不该叫“基地”,“基地”(qaeda)辞源于阿拉伯语qaf-ayn-dal,它的直意可以是“基地”、“营地”、“家”或者“根本”,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组织”、“原则”、“方式”、“方法”和“普遍真理”的意思。

反抗苏联侵略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反抗苏军侵占阿富汗的时候,前往阿富汗作战的宗教极端分子们就已经熟知“基地”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了。拉登的精神导师阿卜杜拉·阿扎姆早在1987年的时候就写道:“每一条宗教原则都得有人去维护,每个人都应该扛起重任和作出牺牲,这就是我们的根本!” 

阿卜杜拉·阿扎姆这时候谈的“基地”是“根本”的意思,并不特指某个组织。1988年年末至1989年初,阿扎姆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立了一个名叫“根本”的准军事团体,他们希望这个团体能成为捍卫原教旨主义的“卫道士”。成立之初的这个团体人员不超过12人,并且跟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它世界的林林总总的无异。因此,“基地”组织真正的创始人根本不是拉登。

立志改革沙特遇挫

1989年,拉登离开巴基斯坦回到自己的祖国沙特。1990年,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之后,拉登和从阿富汗打仗回来的一班老兵们自告奋勇地要组建一支民兵来保卫麦加和麦地那。沙特政府断然拒绝了他的提法,于是,32岁年轻气盛的拉登开始着手“改革”自己的祖国。1991年,已经不为沙特政府所容的拉登逃离了祖国,取道巴基斯坦逃到苏丹。

西方情报官员一直被批评说,他们对“基地”组织反应过慢。这不太公平,因为拉登在苏丹的五年时间里,所谓的“基地”组织仅仅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意图,更没有袭击西方具体目标的意思,拉登本人更是只醉心于承揽建筑和道路工程。另外,直到这个时候,他的“基地”组织也不超过12个人。

更重要的是,拉登此时对像埃及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有严重的依赖性,甚至可能说是埃及宗教极端组织的附属,因此,此时的拉登和他那个松散和组织根本没有袭击西方目标的计划,至于世贸中心第一次遭袭击确实无关,而索马里美军遭伏击事件也不见他的影子。

被美国逼上“梁山”

1993年,美国政府紧逼苏丹政府交出拉登,并冻结苏丹政府在美资产。

1996年,拉登被迫逃离苏丹前往阿富汗。直到这时,无路可走的拉登才决定应该有一个像模像样的组织。基地组织不仅在2001年9月制造了恐怖事件、与1998年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等事件相关联。成员及支持者在欧美的伊斯兰教徒中逐渐的扩大,据美国当局称其成员散布在了45个国家,共同目标之一就是“反对美国”。

魂归巴基斯坦

2011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死亡,美国已经发现其尸体。

2011年5月18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发布消息称,埃及激进分子赛义夫·阿德尔已被任命为“基地”组织临时领导人。

2011年6月16日电 综合报道,“基地”组织在16日发表声明称,在领袖本·拉登被美军在巴基斯坦击毙后,该组织已经任命埃及人艾曼·扎瓦赫里为新的领导人。

组织人物

本·拉登

他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行省人,是基地组织的首领,该组织被认为是全球恐怖组织。本·拉登笃信伊斯兰教逊尼派瓦哈比支派。本拉登被美国政府指控为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和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主谋,名列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他的亡命生涯于是开始,本·拉登本人立刻强烈否认了这项指控,但2002年在阿富汗找到的一卷录像带显示他在讲话中谈到攻击这个词,该录像带强烈暗示他至少是“9.11”袭击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但后来也有美国人拍纪录片试图为本·拉登洗脱罪名,本拉登也否认到:“我所信仰的教义就不允许我做出这种事情。” 

艾曼·扎瓦赫里

是极端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的头目。出生于埃及的医学世家 ,在1993年成立“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1998年该组织与拉登领导的“基地”合并。作为“基地”的首席战略家,扎瓦赫里深受拉登信任,策划了多起恐怖袭击,1998年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大使馆同时爆炸以及2001年震惊世界的9 11恐怖袭击他都是主谋。曾有反恐专家认为这个被称作“拉登大脑”的二号人物其实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最大。

2011年6月16日,本·拉登被美军在巴基斯坦击毙后,扎瓦赫里成为“基地”组织的新头目。

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

是巴基斯坦人,生于科威特,他曾在美国留学,获得工程学学位,9·11事件后,美国反恐部门开始认为他是此次恐怖袭击的主要策划者,他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黑名单”上排名仅次于本·拉登和艾曼·扎瓦赫里,如果证明他确实组织了“9·11”恐怖袭击,那么他会被处死,2001年针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共造成2973人丧生。

扎卡维

一般在中文中简称扎卡维,本·拉登副手,基地组织三号人物;生于约旦,伊斯兰激进分子,激进的伊斯兰游击组织网络统一圣战组织领导人。扎卡维被西方国家认定为国际恐怖分子,2004年6月16日被美国列为与拉登同等危险的人物,美国将对其的悬赏金额从1000万美元增加到2500万美元。2006年6月7日被联军部队空袭后捕获。

阿布·亚哈·利比

出生在利比亚的基地组织头目,被基地组织认为是“极具领导才能的宗教领袖、思想家和圣战理论家”。2012年6月5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称阿布·亚哈·利比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遭到美军无人机空袭丧生;对此,巴基斯坦塔利班予以否认。

组织结构

3、基本构成

“基地”组织三层核心鲜为人知,边缘团体跑到“基地”训练营偷艺被逐到1999年和2000年的样子,“基地”组织才真正地成熟起来。不过,就算“基地”组织成熟的时候,其核心机构其实也没有多大,甚至于外界动不动就指某个组织是“基地”,那是不了解基地组织的真正结构情况。

“基地”组织有三层核心

第一层核心是“基地硬骨头”,这个核心是由拉登本人以及那些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随拉登鞍前马后跑的人组成,人数在数十人左右。当然了,后来也有一些有经验的人被吸纳入这层核心,比如说曾在菲律宾和其它地方屡屡制造炸弹爆炸事件的哈立德-穆罕默德;

第二层核心是数十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地”组织分支的领袖人物。这些组织分支往往原本就是当地极端组织,它们通过各种关系与拉登搭上线,并且得到拉登的完全赏识、信任和训练之后,才能进入“基地”圈子;

第三层核心是拉登最铁杆的秘密信徒。这些人并不从事恐怖行动,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着正当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但他们却秘密为拉登搜集情报和筹集资金。这个核心拉登非常看重。

至于大量的外围组织其实有许多根本跟拉登和“基地”无关。比如说伊拉克北部的安萨尔组织,尽管美英指责该组织与拉登有关,但事实情况却是,根据记者对安萨尔长时间追访所了解的情况,安萨尔组织不但跟基地毫无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基地”的死对头,因为不论是从该组织提倡的指导思想,还是奋斗目标来看,都与拉登格格不入。不过,安萨尔组织派人到阿富汗的拉登训练营参加训练是真,因为安萨尔想从拉登那里偷学点艺。不过,这一企图后来被“基地”察觉,结果被驱逐出阿富汗。

另外,通过对基地组织四年追访的情况来看,参加拉登的人情况各异。如果西方反恐怖机构不能消除这些人对西方文化的敌对情绪的话,那么光靠武力恐怕难以解决问题。 

4、训练基地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学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义,学习使用轻型武器、发射迫击炮和火箭筒、使用电脑和因特网。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基地”接受过训练的人有3万以上,他们被称为“阿富汗的阿拉伯人”。据悉,“基地”组织核心成员约4000~5000人,主要由“阿富汗的阿拉伯人”组成。拉登 通过传真、移动电话、因特网或信使遥控指挥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5、活动分布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拥有十多个基地,专门训练成员使用武器、通讯设备和动员组织。据统计由八十年代至今,接受过训练的有3万人之多,成员则有4000-5000人。组织各成员会利用传真、移动电话、互联网,协调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一般对外发放新闻讯息,也是用互联网或录影片段形式公布。

“基地”组织也与世界其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争取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和新疆的东突厥斯坦运动组织。

“基地”组织有下列直接分部:

●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

●也门伊斯兰圣战组织

●伊拉克“基地”组织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

●叙利亚努斯拉阵线

●索马里青年党 (圣战青年运动)

●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

●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祈祷团

●马里纳赛尔主义独立运动

●中国新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恐怖组织)

重要事件

6、对美作战

基地和其它几个恐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要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内的组织。 一提到“基地”组织,人们立即联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雾里的拉登,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没的武装人员。然而,这样的印象多来自于跟“基地”组织毫无干系的媒体报道,来自于西方情报机构的猜测推断,甚至来自于道听途说。

美国和英国的情报反恐怖机构做梦也没有想到,2001年12月,美军天上地下联手对龟缩在阿富汗西部托拉博拉山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部进行疯狂清剿之际,英国《观察家报》的记者雅松·伯克正在跟“恐怖分子”们经历美英炮火的“洗礼”。

在那段日子里,“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战士们每天都要打以半夜才能回到隐身之处,借着间或腾起的战火,英国记者能看清斜挎在他们肩上的枪支弹药。新回来的人刚一进屋,原来睡在火塘边的战士们纷纷站起来,把最暖和的地方让给打了大半夜仗的人。屋外天寒地冻,是呵一口气就能结成冰的三九寒天。

在一天的战斗中,有2名同伴被美英部队俘虏,好几个人被对方打死或者打伤。对于死伤和被俘虏同伴的情况,回来的人不愿意多说。不过,他们也有收获,一名塔利班战士正在仔细地检查一挺从美国大兵手里缴获的轻机枪,多数的人则在抢好几个小时前给他们炖的一锅鸡汤暖暖身。如果前两天摸的规律没错的话,那么离美军战机的轰炸还有两到三个小时,所以他们还有点时间补补觉。美军的B-52就象是挂在托拉博拉的天上,没完没了地盘旋寻找攻击目标——我们先看着它们从北边飞来,盘旋打转,然后急转弯向西飞,紧接着我们就看到西边的山上腾起一阵阵的烟雾,几秒钟后我们便能听到爆炸发出的巨响。

三小时后,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屋里的其它人都已经起床忙碌着:把薄薄的毛毯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挎上各自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把子弹匣小心翼翼地插进口袋里,然后便消失在奇冷的屋外。随便提一句,这些毛毯多是他们从60公里外的贾拉拉巴德买来的,毛毯本身是从伊朗进口的,多是绿色或者桃红色,上面织有大花图案。战士们三五成群分批分拨地走向各自的阵地,新一天的战斗开始了。

天空开始亮了起来。我们的北边是贾拉拉巴德和环绕它四周的大漠。突然,贾拉拉巴德湛蓝的天空划出了几道白迹,一天中的第一拨B-52轰炸机开始来临了。白迹不断地向山区逼近,然后消失在西方的空中,紧接着我们四周的山上便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美国人是从2001年的11月30日开始轰炸我们隐身的托拉博拉山洞的。17天前,塔利班和他们的外国伙伴撤出了喀布尔。就在北方联盟的部队涌入喀布尔的头几个小时里,一群圣战战士和我偷偷地出城,几个小时后就溜到了贾拉拉巴德。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美军的战机和特种部队接连对贾拉拉巴德地区进行了清剿,我们的抵抗非常微弱。

拉登其实是在坎大哈,一直到12月初,他和他的数百人马才进入托拉博拉山区的。到12月中旬,拉登本人、拉登的高级助手和塔利班最高指挥部的数百人马已经悄然离开山区,他们完全溜出了美军布下的天罗地网。我也离开了托拉博拉,在贾拉拉巴德呆了几天后,驱车前往巴基斯坦,然后又赶回伦敦过圣诞节。至此,我已经对阿富汗、巴基斯坦、特别是拉登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报道。

7、与东伊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02年第31号的的国务院公报显示,“基地”组织和“东伊运”具有共生关系,文件上指出:““东伊运”与本·拉登“基地”组织系共生关系,在培训武装人员和暴力恐怖分子方面得到了阿富汗“塔利班”、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大力支持。“东伊运”将其人员派遣至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武装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结束后派遣这些人员到阿富汗、克什米尔和车臣等地参加实战,并派遣受训恐怖分子潜入中国新疆进行爆炸、暗杀、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在新疆建立暴力团伙,煽动骚乱。”  

8、恐怖袭击

基地组织由成立至今已被指策动过多宗恐怖袭击:

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

1998年中美国驻东非国家肯尼亚大使馆遭受汽车炸弹袭击,200多人死亡。事后美国以巡航导弹轰炸东非苏丹部分被指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武器库。

2000年也门遇袭

2000年10月,基地组织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轰炸美国驻中东的船舰,17名美国士兵死亡。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政府一直声称此事件是由基地组织策动,最初“基地”组织否认这一指控。但随后的情报资料,包括基地组织的文件、录像带、磁带记录显示,本·拉登参与了这一行动的策划。  

伦敦七七爆炸案

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伦敦连环发生的至少7起爆炸案。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共52人,伤者逾百。尽管国际上多视其为恐怖组织,然从相关文件指出:“基地”组织自认是奉阿拉之名向西欧各国宣战的神圣组织,其战术则为在对方领地内实施病毒战术(游击战的变化之一,二战时波兰游击军在德国即施用此战术。其目的在干扰甚至瘫痪敌方后线,使其无心力再战;由于己方一如病毒般瘫痪人体内脏使做为敌方主力的双拳无力化,故得名)。  

9、捕毙头目

以下是近年被击毙或被捕的基地组织高级成员:

2003年3月1日,当时的基地三号人物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巴基斯坦落网。他涉嫌参与策划911恐怖袭击。

2003年8月14日,杜安·伊萨布丁在泰国首都曼谷被捕。他被认为是“基地”驻东南亚代理人,涉嫌策划2002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袭击。

2004年6月18日,基地沙特头目阿卜杜勒·阿齐兹·穆克林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被击毙。

2005年5月2日,当时的基地三号人物阿布·法拉杰·利比在巴基斯坦被捕。

2006年2月27日,沙特阿拉伯部队击毙基地在沙特负责人法赫德·法拉杰·朱瓦伊尔。

2006年6月7日,基地伊拉克分支领导人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身亡。

2008年1月29日,美国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用导弹击毙“基地”负责阿富汗行动指挥官阿布·雷斯·利比。

2010年4月18日,驻伊拉克美军和伊军在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联合实施军事行动,击毙基地伊拉克分支头目阿布-奥马尔·巴格达迪和阿布-阿尤布·马斯里。

2010年5月31日,美国国际恐怖组织搜索情报集团表示,基地组织已承认其三号人物、负责该组织阿富汗地区事务并掌管财务工作的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被击毙。

2010年9月28日,巴基斯坦官员证实,基地组织的巴基斯坦分支头目谢赫·法塔赫在当月26日的一次美军无人机空袭中身亡。

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海军海豹特种部队击毙。

2011年,基地对外行动部长Sheikh Younis al-Mauretani被抓 。

2011年6月13日,基地东非负责人法乔尔·阿卜杜拉·穆罕默德被索马里军击毙。

2011年8月22日,基地二号人物阿亚提·阿布德·拉哈曼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的边境部族地区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无人机击毙。利比亚籍的拉赫曼在拉登死后获晋升为基地第二号人物,成为新领袖扎瓦希里的得力助手,负责日常指挥工作。

2011年9月30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重要人物、美籍也门裔激进派教士安瓦尔·奥拉基已在也门被击毙。

2012年1月19日,美国和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官员证实巴基斯坦基地头目阿斯拉姆·阿万被美国无人机击毙。

2012年1月21日,基地阿拉伯半岛高级干部法赫德·库索被无人机击毙。

2012年6月5日,匿名美国官员证实,“基地”组织二号头目阿布·亚哈·利比(Abu Yahya al-Libi)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遭到美军无人机空袭丧生。巴基斯坦塔利班随后对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表示,利比汽车确实被摧毁,但其本人不在现场,因而逃过一劫。由于无法前往现场勘查,双方的说法都无法得到证实。一旦利比确实被美军击毙,将给“基地”组织造成重创。  

2022年8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美国在阿富汗喀布尔进行的一次无人机袭击中打死了“基地”组织头目艾曼·扎瓦希里。  

10、回应事件

2015年1月7日,位于巴黎的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总部遭到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1月14日,也门基地组织领导人在网上公布的视频中,宣称对法国《查理周刊》遭袭击事件表示负责,并称这是对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复仇行动”。

11、攻占港口

基地组织武装在周六晚间占领了也门西部主要的港口城市阿登。这是基地组织5个月内在这一地区又一行动。

阿登曾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也门长期以来最难被征服的城市。攻占阿登被看做是基地组织在该地区最大的胜利之一。  

12、首次号召

本·拉登的儿子哈姆扎呼吁支持者们对西方国家发起恐怖袭击。哈姆扎称应将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战火转移到西方,号召支持者美国及其盟国发起“独狼式圣战袭击”,他提到了伦敦、华盛顿、巴黎和特拉维夫等特定目标,并称要打击全球犹太裔美国人的利益。  

13、炸死高层

近日叙利亚南部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基地组织分子炸死了ISIS的一个民兵组织的6名领导人,其中包括该组织最高指挥官。IS不断加大恐怖威胁,瓜分了基地组织在国际上的受关注度,使该组织“世界头号恐怖组织”的地位动摇。

组织未来

14、组织没完

2011年5月1日,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拉登死亡。分析认为,尽管拉登是“基地”始创者,但如今的“基地”早已松散无组织,拉登的影响力也日渐式微。各地的“基地”分支受拉登之死的影响不会很大。

《纽约时报》评论称,拉登死了并不意味着“基地”不复存在。二号人物扎瓦赫里一直在该组织扮演关键的角色。评论说,“基地”也已经是一个松散的网络,而非严密的组织。拉登之死对世界的其他主要“基地”分支影响甚微,像北非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他们才是真正的威胁。该组织可能崇拜拉登,但也有自身的独立性。此外,也门的“基地”分支也不会被拉登的死亡所“震慑”。“在2002年到2003年那个时期,如果拉登被击毙还有重大意义,但现在,拉登的影响力已经甚微。”

观察人士也指出,9·11事件以来,发生在欧洲的多起重大恐怖袭击都是本土酝酿的恐怖主义,它们与拉登领导的“基地”并无直接联系,对这些零散和新生的恐怖势力而言,拉登充其量就是个“精神导师”,他的生死,对这些极端组织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15、二号人物

拉登丧生,使这一组织二号人物扎瓦赫里成为接替拉登的最大“热门”。扎瓦赫里出生富贵之家,从一名富家子一步步走上恐怖主义道路。

扎瓦希里1951年在埃及出生。与拉登一样,他在上层社会长大,父亲是药理学教授,祖父是埃及著名爱资哈尔清真寺的大伊玛目。1973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立。当时就读医科的扎瓦希里加入这一组织。1981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刺杀埃及时任总统萨达特,301人落网,包括扎瓦希里。

他接受庭审,获判未卷入萨达特刺杀案,却因非法持有手枪入狱三年。出狱后,扎瓦希里前往巴基斯坦,参与治疗与苏联军队作战时受伤的阿富汗士兵。一些媒体报道,正是在那段时间,他与拉登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相遇,开始近30年“合作”。

分析师说,扎瓦希里是拉登的左右手,同时是整个“基地”组织的“大脑”。律师蒙扎耶特上世纪80年代一度为扎瓦希里在法庭辩护。他评价:“对拉登来说,扎瓦希里像是他的大脑。”在扎瓦希里看来,“基地”应夺取对某个国家的控制权,“如果不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行动只是小规模骚扰”。

16、分支反应

中东问题专家朱兆一称,中东北非地区活跃着众多“基地”组织的分支,在拉登死后,它们可能在短期内频繁发动恐怖袭击,以此实施报复。此外,这些分散的组织也可能因拉登之死加快团结的步伐,组成一个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基地”组织领导层。

朱兆一说,拉登并不掌有对所有分支机构的掌控权,更多只是一种精神性联系。而拉登之死或许会让这些分支机构找到主动联合的理由。此外,一些“基地”分支的少壮派,比如也门“基地”的奥拉基等,他们可能比拉登更为危险。因为他们在西方呆过多年,熟悉西方事务。奥拉基本人要比拉登更熟悉网络。美国圣诞节未遂劫机案和胡德堡军事基地枪击案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英国媒体认为,拉登之后,“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可能会继承拉登的衣钵,不过该分支在也门也有不利局面。比如也门地势狭窄,两面临海,和阿富汗相比,战略纵深不大,一旦遭到打击,很容易被孤立。

该媒体也认为,拉登是一个极端化的“个案”,“基地”知名领导者中很少有像他这样充满激情能凝聚各方力量的人物。该组织也很可能面临经济困难,很难再发动9·11那样的大袭击。

17、巴阿边境

“基地”可能展开的报复行动,不仅将针对美国,巴基斯坦也首当其冲。

巴基斯坦军方和政府之所以不愿意承认参与了美国的行动,主要是担心“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报复。巴基斯坦是反恐前线国家,在该国不乏拉登支持者。

任何对拉登毙命事件的过分渲染,都会对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带来负面结果,增加巴陆军的反恐压力,尤其是可能遭致拉登追随者和“基地”的血腥报复,它们可能会在巴基斯坦全境发动针对政府、军队、情报机构和民众的报复性恐怖袭击。

此外,在另一反恐战场阿富汗,北约军队的压力也将增大。拉登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隐藏了将近10年,拉登毙命对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似乎是喜讯,但对于在阿富汗前线战斗的美军和北约盟军未必是福音,很可能将是遭遇大规模报复的开始。可以预见今后几个月,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恐怖袭击次数将会大幅度上升,巴阿两国的安全形势也将继续恶化。  

18、发表声明

据外电消息,被美国列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基地”组织当地时间2011年5月6日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证实其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经死亡。

据报道,美国民间反恐监控机构“SITE”网站的消息说,“基地”组织已在一家“伊斯兰圣战”网络论坛上发表了声明,证实拉登已经死亡。  

“基地”组织6日发表声明,正式确认其头目拉登已经身亡,并扬言报复美国,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19、宣布建都

据新华网萨那2011年5月29日报道,“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28日发表声明,宣称该组织已占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宣布该市为“基地”组织在也门南部建立的“伊斯兰酋长国”的首都。

“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武装分子28日在阿比扬省面对当地居民宣读了这一声明。据报道,在“基地”组织占领津吉巴尔市后,阿比扬省的几乎所有地区都已被“基地”组织占领。

阿比扬省一名政府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武装分子在27日就占领了津吉巴尔市的全部地区。

“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于2009年年初由“基地”组织沙特阿拉伯分支和也门分支合并而成,随后发动了包括2009年美国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和2010年飞美航班邮包炸弹事件等一系列恐怖袭击。阿比扬省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重要据点之一。

20、印度分支

2014年9月6日,据法新社报道,基地组织4日宣布成立印度半岛分支,本拉登的继任人扎瓦希里透过网络视频表示,将在包括印度多个地区的南亚创立基地组织分支,从而将至今为止以阿富汗萨赫勒为主要地盘的基地组织向亚洲大陆其它地区拓展。特别将目标锁定印度穆斯林族群受到攻击的多个地区。

扎瓦希里在视频中特别提到印度拥有相当规模穆斯林人口的阿萨姆、克什米尔和古吉拉特邦。印度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15%,达1亿7千5百万,是世界第三大穆斯林群体。自独立以来,印度族群矛盾就没有停止过。

作为印度唯一一个穆斯林人口占居多数的邦,克什米尔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和极端武装分子经常发动袭击;在与孟加拉国接壤的阿萨姆邦,近年来多次发生大规模针对穆斯林的暴力事件。

古吉拉特邦是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也成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相互摩擦不断之地。印度一位警方高官称,古吉拉特邦自2002年发生骚乱以来,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武装组织就一直都对该邦很感兴趣。

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指出:基地组织 “印度半岛分支”的成立,对“缅甸、孟加拉国、阿萨姆、古吉拉特、艾哈迈达巴德和克什米尔”的穆斯林而言是一大喜讯,该分支将拯救该地区的穆斯林,让他们免受不公正待遇和镇压。该分支将在印度半岛传播伊斯兰教,并在那里“升起圣战旗帜”。

在扎瓦希里发出威胁后,印度情报机构在全国发布警告。印度内政部长辛格与高级安全官员会面就恐怖威胁进行了讨论。印度古吉拉特邦官员指出: 基地组织发布相关视频后,地方政府加强了戒备。将与中央政府密切合作,应对任何对国家的威胁。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