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843年,是一家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供应商。

目录
目录

    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供应商

    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843年,是一家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供应商。

    成立时间 
    总部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跨塘分区
    经营范围 工业橡胶
    员工数 2.6

    公司概况

    1843年,一位美国工程师希拉姆·哈金森在法国成立了距今有169年历史的哈金森公司(Hutchinson)。1922年-1923年,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年轻时曾在法国哈金森工作过。在1974年,哈金森公司成为TOTAL集团的子公司。TOTAL 集团位于2012年全球500强前11位,道达尔集团世界著名石油公司,世界七大石油能源公司,石油七姐妹之一,与荷兰皇家壳牌,雪佛龙石油,埃克森美孚石油,英国BP石油 同为世界5大石油能源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化工领域。它的年销售额超过1600亿欧元,2200亿美元。哈金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工业橡胶行业里最具国际化的领先者。

    道达尔集团是全球第四大石油及天然气公司,201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11位,员工总数16万多人,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涵盖整个石油产业链以及采煤和发电业务。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主要分为6个部门:公共部,工业橡胶制品部,密封件部、传送带部、汽车减震件部和国际采购部。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橡胶制品供应商,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为全球的铁路、航空、和普通工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哈金森集团成立于1853年,1974年成为道达尔的子公司,是全球排名一、二位的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供应商,产品涉及汽车、铁路、航空、海运、国防、建筑、核能等各个领域,2012年营业额约35亿欧元,拥有2.4万名员工,在全球设有100多家工厂。哈金森总部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124号,与凯旋门相邻,其高水平的橡胶技术研发中心位于其最早的工厂区—巴黎南部130公里的蒙塔日(Montagie)。

    哈金森集团所在的蒙塔日是一座启发了新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革命之城,与中国具有深刻的历史渊缘。在哈金森亚研发中心即老厂区入口处,有一块纪念碑,上书汉字“伟大的足迹”,碑文为法语和汉语的邓小平在此工作的简介以及他当时的工作证。邓小平当时工作的车间是巴黎铁塔设计者、著名建筑师埃菲尔设计,这栋烟囱高耸的旧厂房是法国国家保护文物。上世纪20年代,一大批满怀理想的中国热血青年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许多光辉的名字载入了中国现代史册:蔡和森、向警予、邓小平、陈毅、蔡畅、李富春、聂荣臻、李维汉、王若飞、何长工……,80多年前的蒙塔日留下了太多的中国革命的足迹。

    哈金森全球生产产品范围包括军用产品、减震产品、车身密封系统、流体传动系统、传动带、密封件及医用手套和婴儿用品。

    苏州有限公司

    卓越的减震解决方案 150年的不懈钻研和探索

    哈金森来自法国,成立于1853年。主要从事金属橡胶类减震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着150多年减震系统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经验。产品广泛用于国防,航空,铁路,船舶和汽车等工业市场。

    哈金森公司全球27个国家拥有119个生产基地和2万6千名员工。

    公司拥有PAULSTRA、VIBRACHOC、BARRY CONTROLS、STOP-CHOC、TECHLAM等知名品牌.

    1974年,哈金森加入法国道达尔(TOTAL)集团。TOTAL主要从事石油、化工领域,年销售额超过1200亿欧元。集团位于全球500强第8位。

    哈金森工业橡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哈金森集团首个在中国的独资工厂,主要服务于中国及亚洲的国防,航空,铁路, 船舶和汽车等工业市场。

    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声音和震动控制方面的解决方案。

    哈金森约2000种标准产品和5000种特制品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您的使用要求。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跨塘分区葑亭大道721号邮政编码: 215122

    邓小平当年工作过的哈金森制鞋车间

    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正日益受到法国有关方面的重视,研究成果不断。蒙塔尔纪(Montargis)市作为接受早期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夏莱特(Chalette)城所属的哈金森(Hutchinson)橡胶制品厂作为邓小平工作过的地方,都视这段中法交往史上的特殊岁月为最大的骄傲。不久前,夏莱特市长弗朗克·德莫蒙(Franck Demaumont)致信邀请赵进军大使前去参观访问。笔者受赵大使之托前往,受到热情接待,因之有了这里的文字。

    伟人足迹

    风和日丽四月天。十里烟树、逝者如斯卢莞河(Le Loing)。花香莺啼夏莱特小城。闻名遐尔的哈金森橡胶制品厂。

    1922年2月14日至10月17日,1923年2月2日至3月7日,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邓小平为维持生计而两度艰苦劳作的制鞋车间。

    这是一间面积2206平方米的非同一般的厂房,是这座占地3.5公顷的厂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始建于1737年,先是作为造纸车间,1817年至1836年为纺织车间,1853年起成为橡胶制品车间。其间虽几经更替,也曾间或被当作废品仓库闲置过一些时日,但它的价值始终没有也不会被淹没,历经沧桑却依旧辉煌。

    这是一间给人以无限遐想与感慨的厂房,与巴黎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为同一人,具有鲜明的“艾菲尔风格”。钢架结构顶棚,铆钉咬合,钢柱支撑,浑然一体,可抗台风,不惧地震,历久弥坚。砖体外墙,红瓦屋顶,同厂房外面百多米高的150多岁高龄的红砖烟囱一道,成为哈金森工厂的特殊景观。不只如此,它更被列入法国需要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名录,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定期维修保护而不能有任何毁损。

    这是一间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特殊地位的厂房。在这里,邓小平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新中国重要领导人的老一代革命家,并在周恩来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夏秋之际,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邓小平结束了在这里的艰苦劳作岁月后,走向巴黎,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邓小平说:“我在法国的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四年左右(其余一年左右在党团机关工作)。”这段时间,对邓小平奠定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理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后来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代伟人,伟大的人生道路从这里起步。

    蓦然回首

    19世纪中叶,橡胶制品作为工业革命的宠儿风靡一时。1853年,美国人希拉姆·哈金森前来欧洲投资设厂。在考察了英、法两国的许多地方后,相中了夏莱特小城朗格莱区(Langlée)这个遭废弃的造纸厂。这里隶属法国中央大区,地处嘎迪奈(Le Gadinais)平原,交通便利,距巴黎仅百多公里之遥。物产丰饶,又有现成的厂房可资利用。更重要的是,橡胶制品在法国尚属奢侈品,来法国设厂是占领市场的第一步。新厂雇佣600工人,日产各类胶鞋5000双,或为皮鞋配制高跟,深受法国上层社会欢迎。“哈金森”成为身份的象征。

    一战后,百业凋敝,欧洲市场皮革和纺织品价格飞涨,橡胶制品再度吃香。1920年,夏莱特小城朗格莱区哈金森厂已拥有各类胶鞋、服饰及雨布、自行车及汽车摩托轮胎、载重卡车轮胎、娱乐及体育器具、高科技橡胶制品等6个系列产品。1922年,工厂向市政府提出书面报告,称生产急需人手要求招收中国工人,得到批准后,工厂招进了一批在法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学子。

    第一批进厂的中国青年达214名,其中有一名女青年。工厂的劳动强度和环境都极为艰苦。他们每周工作6天54小时,每小时工钱1法郎。晚上,他们在工厂对面专为中国工人搭建的简陋工棚里过夜,40多个铺位挤在一起。据《夏莱特移民史》一书介绍,中国青年工人的住宿与工作条件都不能令人满意,证据之一便是当年进厂的214名人员中,不久后便有119人辞职离去。到何处去了?到法国其他也需要劳动力的厂子里去了。邓小平除了在哈金森工厂工作外,还先后在6家法国工厂工作过。该书引用德国作家乌里·弗朗兹(Uli Franz)在其所著《邓小平传》中说过的一段话:“如果他没有作为一个外国劳工在法国经受非人的生活环境,没有这段悲苦的经历,他将不可能成其为邓小平!”

    在如此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邓小平也不改乐观的天性。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引用同邓小平同住一个木棚的郑超麟生前的回忆说:“晚饭后至睡觉前有2小时至3小时可以利用。此时木棚里很热闹,大家闲谈、开玩笑。有个四川小孩子,矮矮的,胖胖的,只有18岁,每日这个时候总是跳跳蹦蹦,到这一角同人说笑话,又走到那一角找人开玩笑。”这种在极为困难艰苦的状态中尚能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是邓小平最大的特点之一。

    《夏莱特移民史》同时指出,这些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法文原文为“工人学生”)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法文、数学、科技等知识。在蒂埃里古堡公学(Le Collège de Chateau-Thierry)就学的周恩来多次前来同他们接触。就是这些“工人学生”中,诞生了中国在国外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组织之一。“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夏莱特和蒙塔尔纪是诞生中国革命伟大思想的熔炉之一,正是这些伟大思想催生了新中国!”

    友好往来

    中国人民对这一地区始终抱有友好的感情。中法友好交往连绵不绝。

    1965年8月19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应邀到蒙塔尔纪参观访问,受到时任该市市长的法共党员勒内·迪蒙(René DUMON)的热情款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前来蒙市访问的重要中国客人,双方都极为激动。迪蒙市长的母亲迪蒙夫人,恰是当年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蒙市杉松公学(Le collège du Chinchon)的校长,双方更有说不完的话。宾主共进午餐并相互致辞。迪蒙市长为中国客人的到来而感到高兴,愉快的回忆起蒙市因接收中国留学生而同中国结下的长达数十年的友谊,并引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语说明中国哲学的隽永。黄镇大使在答辞中指出,我们说起蒙塔尔纪,自然想起联结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40年前在这里生活过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大部分成为争取民族解放的战士。我们不仅高兴地参观他们当年生活过的地方,也希望这一友谊能够保持下去。

    1975年5月,邓小平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受到隆重接待。有人说邓小平可能想去50多年前做工的场所故地重游,当消息从巴黎传递到哈金森工厂时,工厂领导层为如何接待中国贵客、如何铺设红地毯、如何寻找当事人、如何通过档案材料重现当年的劳动场景而陷入一片慌乱,后来得知因日程太紧而不能前来,又为错失了一个历史性的节日而深感懊悔。

    1982年,法中友协组织7个法国城市的正副市长赴华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访问,先前任夏莱特市长、时任蒙塔尔纪市长的马克斯·努布拉(Maxe NUBLAT)先生随团前往。中国人民和各级领导人因为努布拉来自这个特殊的城市而给予他特殊的礼遇。最使努布拉意外和兴奋的是,邓小平接见了这位法共党员市长,回忆起在哈金森工厂劳作时的情景:工厂为他们登记的罗丝夫人“两只眼睛的颜色不一样”,在蒙塔尔纪美人鱼街,他“骑车沿坡而下,直滑到底,十分痛快”,他还学会了跳华尔兹舞。《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当年在蒙市杉松公学就学的中国青年的集体照片,并配发了介绍文章。“历史性的节日”失而复得。

    1985年8月22日,邓朴方乘座轮椅来到他父亲当年工作过的制鞋车间,感触良多;3年后,邓榕也来到这个已成为新中国革命圣地之一的车间,追寻她杰出的父亲当年留下的痕迹。

    1999年6月19日至7月25日,故宫博物院“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展览”在蒙塔尔纪市举行,盛况空前。当时的报道文章写道: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青年探寻救国道路的可贵实践。在法国有关人士和和法国人民的热情帮助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不仅为日后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也是中法友好交往的一朵奇葩。此后,该展览到里昂、巴黎等法国城市继续展出,激起一波新的中法友好热潮。

    2005年1月20日, 11处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当年在蒙塔尔纪居住、生活、就学旧址中、法文立牌仪式在蒙市举行,“伟大的足迹”历史景观得以重现(法文原文为“历史的一页”Une page d'istoire)。孙中山、周恩来到过此地考察和进行革命活动,邓小平、李富春、陈毅、蔡畅、聂荣臻等新中国创始人在此勤工俭学,不少人如王若飞、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则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这是蒙塔尔纪、夏莱特两市历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中法友好交往史上的重要一页。 (孙海潮  注:作者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政务参赞)

    汉网 来源: 长江日报

    20世纪20年代,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勤工俭学时的留影。(资料照片)

    记者余熙

    一个响亮的名字,令哈金森工厂拥有荣光

    这是一间高阔却又残旧的厂房,其内空空荡荡,悄然无声,间或有一两只受惊的鸽子,从透亮的天花板下钻出,扑翅掠过业已龟裂的墙头……黑糊糊的车间内,只有那纵横的钢梁和斑驳的漆皮,还能闪露些许昔日的辉煌。

    这间厂房,位于法国蒙塔日市附近夏莱特小镇最大的企业———哈金

    森橡胶制品公司的厂区右侧。它始建于19世纪,曾经是这家工厂最主要的制鞋车间。20世纪下半叶,它因太过陈旧而被闲置。

    前后3个世纪的跨度,令这间容颜苍老的厂房,背负着深深的历史印痕。置身于“寸土寸金”之地的这间旧厂房,为何没有被拆毁重建?原来,不仅是因为它的设计者乃举世闻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之父古斯塔夫·埃菲尔先生,更因为80多年前,来自中国的一位世纪伟人邓小平曾经在这里做过工。

    邓小平1920年9月11日至1926年1月,曾经在法国勤工俭学。他本人生前回忆道:“我在法国的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四年左右(其余一年左右在党团机关工作)。”

    81年后的2004年7月15日,在居住于蒙塔日市的法国著名对华友好人士雷蒙·普罗夏松先生的陪同下,本报记者专程来到哈金森工厂,踏寻邓小平在这里留下的历史足迹。在这间黝黑空旷的大厂房,由普罗夏松先生请来的两位年逾七旬的该厂退休工人让·吉拉波乌斯基先生和米歇尔·马丁先生,向记者诉说了邓小平当年在这个车间做工的情形:

    “邓小平曾经于1922年2月13日至10月17日第一次在这家工厂工作过8个月,他当时被分配到制鞋车间,生产高筒雨靴。当时每日工作10小时,星期六工作半天。学徒工每小时工资一法郎,熟练后就实行计件工资。邓小平一天可以生产出20多双雨靴,大约可挣得工资十五六个法郎……”

    法国友人介绍说,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打工期间,晚上住宿的地方,是在离工厂5分钟路程的一个小树林里,那里有个简陋的工棚,内有40多个铺位。据当时和邓小平一起打工的郑超麟生前回忆:“晚饭后至睡觉时间有2小时至3小时可以利用。此时木棚里很热闹,大家在一起闲谈、开玩笑。有个四川孩子,矮矮的,胖胖的,每日这个时候总是跳跳蹦蹦,走到这一角同人说笑话,又走到那一角找人开玩笑……”

    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身处艰苦环境中的青年邓小平的形象,呼之欲出。

    两位白发老人接着说:“因为邓小平在这里工作过的原因,厂房被法国政府定为历史文物建筑,法律规定不允许随意拆除。”

    “邓小平”,一个响亮的名字,令这座厂房拥有荣光!

    哈金森制鞋工厂所在的蒙塔日市,隶属于法国中部的卢瓦雷省,位于巴黎南面百十公里左右,是一座被璀璨的鲜花所簇拥的美丽城市。7月,正值“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圆满闭幕,应蒙塔日市市长等邀请,记者前往该市举办了主题为“东方哲学”的个人水彩画展览。在蒙塔日市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20多天里,记者屡屡听到法国友人谈起邓小平早年在这座城市勤工俭学的往事。

    今天的哈金森工厂,已经是一座跨国的、拥有高度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工业橡胶企业。走进厂区,处处窗明几净,鲜花绽放。工人们在车间里紧张地忙碌着。

    在哈金森干了一辈子的白发老人让·吉拉波乌斯基先生和米歇尔·马丁先生,对邓小平早年在此的打工生涯耳熟能详。他们争相告诉记者:

    “哈金森橡胶厂的第一任厂主是一个英裔美国人,19世纪中叶他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建了一些工厂。当时这座哈金森工厂是欧洲唯一的橡胶厂。20世纪初,经由设于巴黎的法国法中友协介绍,曾经有200多名中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前来这里做工,主要生产橡胶套鞋。1922年,哈金森工厂拥有1000多名工人,其中来自中国的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就有30多人,其中包括邓小平。”

    1923年2月2日,已满18岁的邓小平重新回到哈金森工厂,在制鞋车间做了一个多月的工后,于3月7日离开了哈金森工厂。老板对这位小伙子的突然离去不高兴,在他的工卡上注明:“辞职不干,不再雇用!”

    这是81年前的1923年3月7日,留在法国哈金森制鞋工厂人事部第5370号“工卡”上的附注。

    74年后的1997年,第一次访华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将这份“工卡”的原件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了中国政府。

    根据中共党史记载,邓小平1923年3月的这次离去,是因为他于1922年6月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离开哈金森工厂后,便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蒙塔日,写进中国革命史的法国小城

    漫步街头,你很难想像,人口仅有10万的法国小城蒙塔日市,在中国当代革命史上,竟然被不可忽略地书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原来,20世纪20年代的蒙塔日市,是中国先进留学生的聚集之地,也是旅欧中国学生中共产主义组织的发源地之一。18岁的邓小平,就是在蒙塔日市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一名共青团员的。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蔡畅、李富春、向警予、李维汉、张昆弟、汪泽楷、罗学瓒、郑超麟、李慰农、尹宽等人,20世纪20年代均在这座城市学习和工作过。王若飞和他的舅父黄齐生老先生,也于1922年6月9日开始,来到蒙塔日市的哈金森工厂打工。王若飞就是在这家工厂与邓小平相识的。

    1920年7月,蔡和森、蔡畅、李维汉、向警予、张昆弟、罗学瓒等新民学会会员,在蒙塔日市聚会,探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和道路,并由此成立了“蒙塔日派”。“二·二八”运动以后,以蔡和森为首的“蒙塔日派”和以赵世炎为首的“劳动学会派”合作,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1921年2月,周恩来来到法国。他和陈毅、王若飞,以及先期到达法国的中国革命者共同发起,于1922年6月成立了旅欧青年中的共产主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2月17日至19日,“少共”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创刊《少年》。

    1926年1月7日,邓小平和战友乘上北去的列车,前往“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上车之际,他们接到法国警方的驱逐令。

    法国的蒙塔日市,从邓小平这份珍贵的“工卡”发轫,并以百年老厂哈金森那根醒目的烟囱为标志,遂与中国现代革命史结下不解之缘。蒙塔日市,这个在法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小小地名,愈来愈成为不少中国人关注的地区。饶有兴味的是,这家哈金森工厂,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武汉市,也有特殊的“缘分”。

    原来,哈金森工厂现已发展为一家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其9000多名职工,分布在全世界84个合资工厂里。而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早已理所当然地被纳入该公司的视线。1995年,该公司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内,与中方的东风公司合资兴建了一家汽车橡胶制品公司。“东风”和“哈金森”两家各取名中的一字,“武汉东森汽车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我很喜欢武汉,这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很快,也很现代!”正在向我解说的米歇尔·马丁先生,曾经从1997年起被总公司派到武汉市的这家合资公司担任“顾问工程师”达4年之久。迄今,他仍对武汉情有独钟。

    在普罗夏松先生的帮助下,记者于7月18日下午又采访到了哈金森总公司副董事长勒依·克里斯蒂安先生。这位公司负责人一见到记者,就高兴地说:“我从1994年起,每年都要去武汉两次以上。今年10月我又要去武汉。我是你们武汉人的老朋友了!”

    克里斯蒂安非常高兴我能够到哈金森寻访邓小平的遗迹。他说:“邓小平在哈金森的工作经历,是我们哈金森全体员工,也是蒙塔日市人民的骄傲!我们都知道,没有邓小平,我们就无法进入中国做生意。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

    这位副董事长还告诉了我一件轶事:蒙塔日市前任市长是法共党员。1982年,这位市长参加法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当邓小平得知他是蒙塔日市的市长时,连忙问他是否认识一位早年在哈金森工厂的、名叫ROSSE的女士?邓小平说,ROSSE女士对中国留学生十分关照,业余时间还教他跳过华尔兹。市长回到蒙塔日市后曾经四处打听过此人,后遗憾地得知她已经去世。

    这天整个下午,记者和普罗夏松、克里斯蒂安等七八位法国朋友,聚集在对华友好人士克罗德·阿里先生的家中,大家边喝着杜松子酒,边谈起邓小平对中国和世界的伟大贡献。

    20世纪20年代,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打工的车间。(资料照片)

    “工卡”及制鞋工具,珍贵文物的由来

    楦头、割刀、铁钳、改锥……

    邓小平20世纪20年代在蒙塔日市使用过的做鞋的全套工具,以及邓小平曾经使用过的书桌等实物,均悉数陈列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这里同时还保存着1000多件来自法国的、有关中国早期革命家勤工俭学活动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还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在蒙塔日市博物馆和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过。它们主要为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蒙塔日市的、在夏莱特小镇哈金森制鞋工厂的,以及在附近其他有中国留学生活动地方的各种实物,如制鞋工厂当年生产时使用的钳子、锥子,做鞋用的楦头、割刀,还有当时学校用的课桌、书包,以及一批重要的文献资料。

    这些珍贵的实物展品,帮助观众形象了解到当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革命活动的。展品的形象力量,感染和吸引了所有目击者。

    这批珍贵文物是如何征集得到的呢?这就不能不提到71岁的普罗夏松。

    在蒙塔日市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对华友好人士、曾任欧洲玻璃制造业协会主席的退休商人雷蒙·普罗夏松,是在帮助中国政府征集这批革命文物的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法国友人。他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帮助中国使馆克服重重困难,并争取到蒙塔日市市长吕布拉的支持,终于征集到这些丰富的实物展品。

    1994年,展览在中国开幕之时,吕布拉市长和普罗夏松夫妇等为帮助中国政府征集文物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法国朋友,被中国政府邀请到北京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到上海和西安等地参观访问。

    普罗夏松先生为自己的家乡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家的“摇篮”而自豪,一种兴奋感和责任感,促使他十分乐意地、多年如一日地无偿帮助中国政府进行文物征集活动。他主动担任中国政府派出的文物征集人员的向导。他说:“我要说服蒙塔日市的市民,把我们的城市向中国人全方位地开放!”

    他带领过多批中国官员访问当年向警予曾经上过学的蒙塔日市女子中学,以及其他许多地方。他发动自己的好友———蒙塔日市历史资料馆的馆长杜莫特女士,向中国官员全面开放该馆,中国人可以在馆中任意查找有关史料。

    他还积极帮助中国专家到处寻找有关文物。在一位老年木匠那里,他找到一件1920年中国留学生使用过的课桌,又在当地一家古董店,找到1920年至1925年间中国留学生用过的课本。甚至连自己曾祖父和祖父留下的当年的钢笔,也作为那个年代的纪念物,捐赠给了中国政府……

    这批革命文物中最有价值的,就是邓小平在蒙塔日市附近夏莱特小镇上老字号的哈金森制鞋工厂做工的物品。普罗夏松为搜集它们作出了不懈努力。

    他带领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爬进一处旧屋的阁楼,在满是灰尘的旧家具中翻找,终于得到邓小平当年勤工俭学时用过的小木桌。当他得知一位曾与邓小平同期在该厂打工的耄耋老人杜福还健在,并且搜集了不少与哈金森制鞋工厂有关的制鞋工具、特别是包括邓小平使用过的全套工具后,立即动员杜福向中国捐献。同样对华友好的杜福老人非常高兴地向中国政府悉数捐出自己收藏的邓小平20世纪20年代用过的所有工具:楦头、割刀、铁钳、改锥等共15件。他说:“能够把这些物品捐给中国人民,我很自豪!”

    杜福老人的慷慨和热情,令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非常感动,他们希望回报老人一件称心的礼品。老人笑着说:“我只想要一顶中国式的帽子,因为我喜欢搜集帽子!”热心的中国外交官二话没说,立即满足了他的要求。

    如今,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在中国北京的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打动着千千万万观众的心灵。

    在普罗夏松的安排下,已故杜福先生的遗孀由她儿子陪同,特地来到记者的水彩画展览现场,与记者共话友情。当忆及老人生前怀念邓小平的情结时,杜福夫人流下了热泪。记者特地将自己的法文版著作《中法文化之约》签名赠送给这位耄耋女士以表敬意。这部书里,记述了杜福老人生前帮助中国政府在蒙塔日市搜集邓小平革命文物的内容。

    不仅如此,普罗夏松还在四处打听,又找到一位88岁的老人费加尼,他是一位知名学者,对早年在法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活动有很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搜集到很多实物资料。费加尼住在第戎,他希望在晚年将自己终身搜集到的、关于邓小平等中国早期革命家在蒙塔日市、特别是在哈金森制鞋工厂活动的珍贵资料,捐献给它们的“老家”———蒙塔日市历史资料馆。普罗夏松闻讯后喜出望外,立即找到费加尼老人,向他提出接收全部资料,并悉数转捐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建议。中国外交官在普罗夏松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费加尼老人,代表中国政府向他真诚致谢。

    “费加尼先生搜集这批文物非常细致。他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多年如一日地到处奔波,终于收藏到许多极其珍贵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法国活动的史料。”普罗夏松评价道。

    普罗夏松还向记者介绍了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做工的“工卡”被发现的过程。他说,来法国征集有关资料文物的中国专家,有一天突然想到,查找当年哈金森制鞋工厂的历史档案,或许能够得到一些什么?“法国的档案非常完备,从大革命时期以来的资料,基本上都可以查找到。”普罗夏松带领他们刨根问底,终于在存放于巴黎的哈金森制鞋工厂历史档案中,查找到邓小平当年的“工卡”。这件已经成为“国礼”的珍贵文物,是对研究邓小平生平、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实证资料。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