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广东十大文人

广东十大文人排行榜 广东最有名的文人 这些人你认识几个
广东十大文人名单如下:屈大均、陈献章、康有为、陈恭尹、秦牧、林夕、冯成修、刘居上、梁佩兰、苏曼殊,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广东十大文人
广东十大文人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 陈献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白沙里人,故又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是明代心学的奠基者。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陈恭尹的诗前后内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怀故国之思,未尝消释。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又多巧思,绵丽中仍多哀感苍凉之慨。
  • 秦牧(1919年8月19日—1992年10月14日),原名林觉夫,小名阿书,别名派光、顽石,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中国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
  • 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于香港,原名梁伟文。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词作家,与黄伟文并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1987年,林夕填词的《无需要太多》入选1988年香港电台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1993年,林夕创作歌曲《红颜白发》由张国荣演唱并作为电影《白发魔女传》的主题曲,该歌曲获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2014年林夕、王菲与制作人张亚东这个铁三角组合相隔11年再合作,创作歌曲《爱不可及》,该歌曲也是赵宝刚执导的电影《触不可及》的主题曲。
  • 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号潜斋。广东南海丹灶梅庄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适文选司员外郎,充乾隆十五年福建副考官,升礼部祠祭司郎中。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二十四年督学贵州,曾制订学规训士,巡试所至,讲求实学,端正文风。不久,被召回京。年61假归,掌教广州粤秀、越华书院,受业数百人,世称“潜斋先生”。乾隆六十年再赴京参加“鹿鸣宴”。
  • 刘居上,笔名小石、凌霄。梅州市梅县区人,生于澳门。民革党员。1984年调《香山报》,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副社长。曾任中山市5~8届政协委员、常委,市作协主席、文联常务副主席。1959年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全国、省级奖项。1993年加入广东作协,2000年任理事。是省剧协、曲协、民协会员。已结集出版了诗集《绿色的月亮》、《梦和脚印》、《唐诗剪影》,散文诗集《移动的风景》,小说集《越位》,随笔集《百年随笔》、《阜峰岐水》等15种。发表文艺评论、剧本、歌词、新闻作品一批。
  • 梁佩兰(1629年~1705年),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清初诗人。梁佩兰少年时从学于陈邦彦,攻读经史百家之学,他聪敏过人,记忆力强,能“日记数千言”,素有才名。其诗歌意境开阔,功力雄健俊逸,为各大诗派一致推崇,被时人尊为“岭南三大家”与“岭南七子”之一,著有《六莹堂前后集》等。
  •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