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宁波十大陵墓

宁波十大陵墓 宁波有哪些古墓 宁波有哪些古墓可以参观
宁波十大陵墓名单如下:孙子秀墓、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祖关山墓葬群、周淡游墓、南宋西岙古墓、三忠墓、范文虎墓、朱陛墓、狮子山古墓群、陈宗问墓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宁波十大陵墓
宁波十大陵墓
孙子秀墓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建隆村后石井山东坡,是孙大年、孙子秀父子合葬墓,其东为狮山,西为虎山,面对贺溪,周围峰峦叠嶂,环境十分优美。墓葬与山体合为一体,封土高达近三十米。墓前有石翁仲(文武各二)四个和石羊石马两个,后又出土了孙大年和孙子秀父子的墓志铭两方。孙大年、孙予秀父子合葬墓是余姚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墓葬。1987年10月16日,该墓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及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庄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白云公园内,始建于明代。它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人称白云先生,卒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 黄宗羲墓位于余姚化安山剡湖岙龙山东南麓。 万斯同墓,位于奉化市莼湖镇乌阳观山南麓。全祖望墓位于海曙区南郊王家桥苗圃南端。
  • 祖关山墓葬群位于古城南门外、海曙区南郊公园内,1961年5月被公布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范围以南郊公园内的祖关山为中心,北至护城河,东至南塘河,南、西两面至祖关河。1956年建造火车南站时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战国到明代的古墓葬128座。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东汉时的木墩墓,出土文物1124件,年代最早的是战国陶豆(即现在的高足盘)、烧煮食物的鼎;西汉的陶壶、罐、敦实用器,都施了釉,呈米黄色,光亮如脂。如洗、灯、釜、甑、鐎斗、酒钟、镜和虎子(即便壶)、铜铸秦半两和汉五铢古钱币一等青铜器,壶、耳杯、谷仓、灶等陶器,釜(锅)、刀、剑、匕首等铁制器,还有漆耳杯漆器、玛瑙、琉璃和玉制品以及麻织物、丝织品等。
  • 周淡游墓,位于奉化市区锦屏山,1987年2月被奉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淡游墓初甚简朴。1933年,由政府出资重修,并在墓周配建纪念塔和山庄。墓碑“周故同志淡游之墓”的楷书是蒋介石所题;碑阴是周的同僚、四川省长杨沧白撰的事状。墓前有拜坛、护栏。其下有半月形水潭、假山和石笋。墓曾在“文革”中被毁,1984年重建。纪念塔在墓左侧,高4米余,呈剑形,雕琢精细。底座四周镶嵌白色大理石,分别刻有戴季陶、黄郛、邵元冲、鲁涤平等国民党要人的题词和文辞。山庄在墓西20米许的山坡上,通面宽3间,硬山单檐,前有平台。苍松掩映,景色宜人。
  • 南宋西岙古墓位于宁海县长街镇西岙村村北,坐西朝东,原有墓道,入口处有石坊、墓前有刻字及其它石质饰物,另有翁仲、武勋、石羊、石马、石阙等石雕,大多已废弃,现仅存墓体、石人2个、石羊2只、石马2匹、门牌柱2根。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有关省级文物专家考证此墓为明代(1368-1644)所建,墓主待考,该墓年代存疑。关于西岙古墓究竟是南宋郑霖墓还是明代所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但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并非平民百姓所能拥有,该古墓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研究价值。1982年12月15日该墓被公布为宁海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忠墓位于江北区慈城镇国庆村妙湾自然村西侧,座北朝南,三忠墓系明末抗清殉难的明代鲁王时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墓和明督师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和王翊合葬的总称,墓原在江北市郊马公桥,因城市扩展,三忠墓于1995年12月迁至今址,与“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阵亡将士墓”为邻。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董志宁与钱肃乐、王翌等举兵抗清,事败殉难,冯京第、王翌也先后遭难。南明按察副使陆宇鼎派人取回董尸、王头、冯臂立墓纪念,总称三忠墓。1961年5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范文虎墓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自然村北侧,建于清宣统四年春。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座圆墓,由墓穴、祭台两部分组成。墓前祭台呈半圆形,由方形石板铺就。两侧设弧形护栏,圆角望柱。前置墓标柱两根,现已毁。墓碑上刻"清狂生范君墓",上款为"己卯春日",落款为"高振霄"书。墓碑两侧翼子上刻范文虎先生生平,右侧为其友郑文亮所撰,左侧为慈溪冯鸿寿所书;此外翼子上另有对联一副,上刻"白云深处堪合我,黑劫来时 任他"。整个碑高1.59米,厚0.2米,护栏高0.5米。
  • 朱陛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明代墓葬。整个建筑由东而西依山层筑,递次升高,前后高差约9.8米,总长约60米,最宽处约12米,占地面积约720m2。墓坐西朝东。最前为牌坊,四柱三开间,通面阔6.5米,明间柱高5.72米,上雕石狮;次间柱高2.71米。各间枋上有高浮雕,虽略有毁损,但不减当年精美之感。坊后小桥,接着甬道与平台成为“T”型台、圆口台、横长平台、墓穴等组成。穴为石室墓,用巨条石砌筑,四角以元宝隼扣接,一尸一棺四穴并置。穴后石砌墓墙环绕,左右随山势作三马头状,正脊瓦档雕铜钱纹。后有挡土墙环绕,与墓墙间设巡埂弄,既起通风、排水作用,又方便祭扫巡回。
  • 狮子山古墓群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悬慈村。1973年,当地村民挖土时发现墓葬二座,并在其中墓内甬道口出土青瓷盖罐和钵二件文物。1984年6月-物普查考察,该古墓均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发现刀形砖上印有“宁康二年作”纪年字样(宁康二年即东晋孝武帝时期,公元375年)。墓葬两侧尚隐现众多墓穴,其范围约1000平方米。
  • 陈宗问墓道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内,建于明代。该墓道及墓前石刻破坏严重,但牌坊及墓葬保存尚好。现存牌坊“H”形,立于墓道口,南偏西3度。通高2.26米,宽2.70米,阑额高0.22米,宽0.15米,北面(向内)两端距柱头约15厘米处有门轴,以安装坊门及抱柱。阑额不出头,额上镌刻“明赠工部尚书陈公墓道”十个楷体双构线大字。离该牌坊约30米处遗有不同形置的牌坊残件,其中柱头1只,残高0.78米,断面0.33×0.33米,上刻如意形纹饰。另有半边荷花纹柱头。离牌坊后约100米处有墓室封土和墓碑,保存较完整,墓碑横字青苔覆盖,细辩约为“鄮川陈公宗问之墓”阳文楷体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