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无锡十大祠堂

无锡十大祠堂 无锡有哪些宗祠 无锡著名的祠堂盘点
无锡十大祠堂名单如下:惠山镇祠堂、荡口古镇三公祠、无锡市梅村泰伯庙、无锡市徐义庄祠、无锡市徐大宗祠、卢忠肃公祠、江阴市葛氏宗祠、江阴市唐公祠、江阴市朱氏宗祠、江阴市沈氏宗祠,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无锡十大祠堂
无锡十大祠堂
惠山镇祠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东麓,总建筑占地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330亩)。其中:祠堂总用地约12.5万平方米(187.5亩)。惠山镇祠堂其范围从玉皇殿(即昭忠祠)、惠山寺向南沿黄公涧、锡山脚〔锡山北麓〕到直街口,再顺小桃园、宝善桥至惠山浜东端,黄泥桥附近的唐祠小学。北以一梅园、通惠路一线以南为界,东西长842米,南北宽428米;历史上自唐、宋至民国末期,共有记载的祠堂及祠堂建筑物总数在120处以上。2006年5月25日,惠山镇祠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详细
  • 三公祠坐落在鹅湖镇南新桥边,由明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为纪念苏淞巡按、监察御史孙慎,督粮苏淞、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翁大立以及无锡知县王其勤三人丈量土地、清厘田赋、造福一方的功德,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始建,占地面积25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三公祠中有思泉亭、学海书院、望月楼以及遗爱堂、致斋所、衍庆道院。2006年,三公祠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无锡市梅村泰伯庙坐落在无锡市东南15公里的无锡县梅村乡镇伯渎河边,又名泰伯祠,至德祠,让王庙。东汉永兴二年(154),桓帝下令在此立祠,历代整修扩建,清初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占地80余亩,极其精工华丽。咸丰十年(1860),清军在无锡镇压太平军时,烧毁了泰伯庙的爱芝堂、大树堂、德治堂、大夏堂、慈俭堂等建筑。1937年,又遭日军破坏,仅泰伯庙主殿、两庑、戟门、头山门及庙内古柏数十株留存。
  • 徐义庄祠又称徐文靖祠、阁老厅,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街道茶东新村内,最初为明弘治时由徐溥出资兴建的义庄,徐溥去世后改为纪念徐溥的祠堂。建筑坐北朝南,原南临荆溪,有东西两路各四进,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宜兴旧城改造,今只存东路后三进,第三进“保义堂”北墙上嵌有苏轼《楚颂贴》(上有徐溥本人题跋)等多块碑刻。今为2012年所修缮。
  • 徐大宗祠俗称洑溪徐公祠,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街道溪隐府小区内(原洑溪河畔溪隐村),为明代徐溥的家族祠堂,建于弘治五年(1492),原有四进,现存有第二、三两进。第二进面阔三间,进深八架。第三进同样也是面阔三间,进深八架,为宗祠正厅,梁、房、掾和山墙上均施彩绘,色彩鲜艳,保存完好。1991年维修后用作溪隐村老年活动室,亦为江苏文物保护单位。
  • 卢忠肃公祠即卢象升祠,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街道长桥河南岸、东撒珠巷(简称东珠巷)东端,为清代所建祭祀卢象升的专祠,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原称卢公祠,乾隆时谥卢象升为忠肃,故改为此称。同治三年(1864)毁于战乱,同治九年(1870)重建。20世纪50年代后被改为他用,原建筑年久失修,2001年宜兴市政府拨款在原址拆除重建。重建时改为坐北面南,正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厅以紫砂塑卢象升全身像,东厢塑卢象升与麾下将士群像,西厢塑卢象升读书场景像。
  • 葛氏宗祠位于青阳镇南沿河街。始建于清代,硬山式砖木建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架,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葛氏是宋代江阴名门望族,官宦世家,一门竟出了“三十三”进士。
  • 唐公祠位于市区高巷路新华公寓内。系清光绪帝为爱国将领唐定奎敕建的功臣专祠,附祭狼山镇总兵张景春。硬山式砖木结构,现存正殿三间,进深八架。前有卷轩,二次间,西侧有次间,保存至今。
  • 定山朱氏宗祠筑址于定山南麓,始建于明万历年初,迄今有四百余载。沧桑变迁,几经修缮。新祠占地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计房16间。祠堂内专辟“朱松寿纪念馆”,陈列其抗日事迹及生平纪事,缅怀褒奖英烈。
  • 沈氏宗祠位于青阳镇北沿河。始建于清代,硬山式砖木结构。祠堂分三进二院落,二进院南侧为戏台,主体结构为砖木结构,恢廓大气,砖雕、封火墙极富变化,纹路清晰。沈氏在历史上是青阳望族,“悟空寺碑记”、“锦树道院观”及古桥、古街均留下沈氏的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