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十堰十大避暑胜地

十堰哪里凉快 十堰最佳避暑胜地盘点
十堰十大避暑胜地名单如下:五龙河、龙潭河、武当山、虎啸滩、九龙瀑大峡谷、野人谷、武陵峡·桃花源、丹江口森林公园、沧浪山森林公园、观音洞,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堰十大避暑胜地
十堰十大避暑胜地
五龙河旅游区主要河流五龙河,全长58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鄂陕交界的天池岭,素有“中国小九寨”和“天然氧吧”之美称。 五龙河是一个神秘清幽的峡谷世界,主题风景以原生态为主,配合部分游客参与项目,其核心由奇峰秀谷环绕下的“千潭百瀑、藤萝老树、六桥四洞、两湖一坝、织女彩虹池、牛郎牧场”等主要景点串成一体,美景层出不穷,美不胜收。
  • 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郧西县羊尾镇境内,坐落在两省(鄂、陕)三县(郧西、郧阳区、白河县)交界处。景区东西长32公98公里,距白河县城1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龙潭河旅游风景区以古老自然的山、石、岩、沟、洞和树、藤、花、草、果、竹以及人文景观的古建筑群等装点,其自然景色优美,景点特色鲜明,风貌古老淳朴,空气凉爽清新。共有天光一线、银河飞泻、龙女出浴、龙潭泻月、龙子击鼓、贡爷古居、千年古镇等60多个景点。
  •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绵亘800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此外,武当山还有36岩,11洞,3潭,9泉,10池,以及“天柱晓晴’、“金殿倒影”、“乌鸦接食”、“香麝跃涧”等奇观。 查看详细
  • 由“梨花村”名酒圣水发源地——白泉,至曲远河口“南猿化石”发祥地——弥陀寺形成的近百里长峡,落英缤纷,流芳溢翠,犹如长廊画卷;而雄居其间的虎啸滩自然风景区,独领大柳乡,“鄂陕苏区旧址——五台山”,“虎胆绝壁”、“白虎洞”、“三叠飞瀑”、“天井山”、“经书崖”、旅游景点之势,形成了与道教圣地武当山、柳陂“恐龙湖”、黄柿“仙女洞”、“龙吟峡”,同源共体的自然旅游胜地,是郧阳区争创湖北省旅游先进县的组成部分。
  • 九龙瀑位于湖北省郧阳区大柳乡余粮村一组到南化塘镇青岩村七组之间群山之中,方圆十几公里人迹罕至。九龙瀑分九叠倾泻而下,一叠一潭,九叠九潭,气势雄壮,曲折多姿。这一著名的九龙瀑,倘在大雨之后,奔腾咆哮,声如雷鸣,衬托在翠壁丹岩之上,宛如九条白龙,一条接一条地从天而降,景色十分壮观。瀑布群共有黑龙泉瀑布、龙门瀑布、莲花台瀑布、龙宫瀑布、青龙瀑布、白龙瀑布、香水瀑布、飞龙瀑布、卧龙瀑布九大自然景观。景点地带海拨400—800米。
  • 野人洞位于房县城南25公里处,有龙头岩龙层峰五行山玉带山登天梯等景点。洞内有五厅五宫五十九景,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如佛如禽如兽如林如帘如瀑,石笋石柱石塔,野人脚印野人寝宫桃园三结义等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洞内地下暗河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4摄氏度。堪称鄂西北一颗闪亮的明珠。野人谷与野人洞毗邻,山雄水美谷幽峡险古老的原始森林,成为自然博物馆。峡谷内有换彩峡野浴滩躲军洞龙胆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绳攀崖龙门顿开绝壁城堡多处景点,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景,严冬咏雪的旅游胜地。
  • 武陵峡·桃花源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境内,巴山东麓与秦岭交界处,号称华中原生态第一峡。峡谷全场33千米,峡谷平均切割深度1000米以上,平均宽度5米左右,最狭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武陵峡山峦俊秀陡峭,内有许多大型溶洞群,飞泉流瀑,九曲回肠,青天一线,蔚为壮观,峡内原始森林生长于悬崖峭壁上,遮天蔽日。
  • 丹江口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沿岸,山水相依,环境幽美。丹江口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在原牛河森林公园的基础上,融合了太极峡风景区,千岛画廊,神仙洼,九龙岛和丹江口大坝等重点景区共同组成,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91.2%。丹江口国家森林公园特色主要是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观资源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在森林公园建设中,规划起点高,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森林资源管护措施有力。
  • 沧浪山位于湖北省汉江以南,堵河西岸,距316国道10公里,距十堰市区16公里,森林覆盖率92%,是十堰市的绿色屏障、鄂西北的天然氧吧。境内峰岭峦连,沟壑纵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景区以山为奇、以水为秀、以林为特、以文为雅。主要景点有五女朝圣、民宅古院、野生腊梅、杜鹃园、原始森林、红岩绝壁、威虎山、宝塔岩、穿心洞、峰火台等。是你避暑、消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的极好去处。
  • 观音洞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县县城南郊凤凰山麓。是集朝圣拜佛、登山健身、消夏避暑、休闲赏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房县城的后花园。始建于唐朝,经历代维修、扩建,形成规模,文革时遭损毁,1985年重修,现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主体景观为天然洞窟,分为南北二洞。北为“关帝洞”,深8米,宽4米,正中供奉关帝神像。关帝洞座后有一沁泉,清澈甘冽,四季不涸。南为“观音洞”,宽13米,高5米,深9 米。正中供奉观世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