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武汉十大基督教堂

武汉十大教堂 武汉著名的十大基督教堂 武汉有哪些教堂
武汉十大基督教堂名单如下:花园山天主堂、汉口荣光堂、柏泉天主堂、上海路天主堂、武昌圣诞堂、武昌圣米迦勒堂、显正街天主堂、博学中学教堂、多莫大教堂、汉口东正教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武汉十大基督教堂
武汉十大基督教堂
花园山天主堂坐落在武昌花园山南麓,本堂请的主保是圣马利亚、圣约瑟和圣子耶稣这天上人间的一家三口,因此,本堂的内部堂名被定为了“圣家大堂”。该堂系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建成开堂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当时是由意大利籍传教士江成德主教亲自设计并组织施工的,工程总耗资约1万两纹银。 查看详细
  • 位于武汉市汉口黄石路26号。该堂是武汉市现存较大的基督教礼拜堂,1931年兴建,原名格非堂,以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而命名。1951年该堂采用圣经中“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的名句正式改名为荣光堂。该堂为红砖清水墙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为中廊式办公用房,二层是礼拜大厅,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礼拜,三层则为开放式的小型观礼台。荣光堂正立面钟楼高耸,红瓦两坡以十字架中分,整个建筑显得朴实大方。其右墙脚的奠基石,至今保存完好。 查看详细
  • 柏泉天主堂又称圣安多尼小修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刘咀,距柏泉办事处驻地1.7公里。柏泉天主堂由意大利传教士建于1840年,为武汉地区较早的教堂。《郧襄属教史记略》载有建堂经过。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各高20米,呈双十字形。中间以天桥相连,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巍峨壮观,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四周遍植枫杨。建成后,堂内设小学和修道学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新中国成立后,外国传教士回国,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这座教堂是武汉现存体量最大的天主堂,也称为汉口圣若瑟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区上海路16号,为天主教汉口教区主教座堂。因奉耶酥的义父约瑟为主保,所以在教内被称为圣约瑟堂。该堂是意大利传教士余作宾设计的经典之作,建成于1876年,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教堂平面布局为拉丁十字形,两层砖木结构,整体长40米,宽为26米,堂内三拱廊的中间正厅宽14米。后侧左右各有圆形塔式钟楼1座,堂顶十字架处高22米。
  • 武昌圣诞堂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武汉兴建的一座教堂,位于武昌昙华林的东头,由于该堂落成开堂在1870年12月25日,因而它得名叫圣诞堂。圣诞堂系希腊围廊式神庙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33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曲尺型平面布局,屋面平缓,山花朴素,围廊列柱,围而不满。它的身上删去了基督教堂许多必备的建筑要素,它的立柱柱身,也是删减了古希腊科林斯柱头花饰后的产物。这种素洁修长的柱身,更庄重典雅,有寓意女性美的圣母玛利亚在呵护圣子耶稣,以吸引信徒前来崇拜。
  • 武昌圣米迦勒堂位于武昌紫阳湖西边的复兴路,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武汉兴建的许多带圣字的教堂之一,也是武汉古老、优秀的教堂建筑之一。圣米迦勒堂位于武昌复兴路,这是一条很有意思的老路,与紫阳路相交,向南走,右侧是非常现代的楼盘和商业区,以千古茶圣命名的陆羽茶都很是赚人眼球,而左边呢,却是些很小的五金商店、小吃店、便利店,店铺很旧也很简陋,在这条路上走着,时代的差别体现得尤为明显。
  • 这座天主堂的时间建成较晚,它是天主教圣高隆庞会在武汉的遗物。天主教圣高隆庞会1919年创立于爱尔兰,以对外传教与办慈善事业为宗旨。该会会士1920年来到汉阳,建立了实力雄厚的教区,使汉阳一带成为了该会在中国的总部所在地。现在的这座显正街天主堂,于1936年建成,系爱尔兰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单层砖木结构,正立面有方形钟塔一对,正门上的山花圆窗,设计精美。堂内设三廊高拱,线条流畅,素洁大气,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做弥撒。
  • 原称魏氏纪念礼拜堂,属较小的教堂,是基督教英国伦敦会1907年在汉兴建的校园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教堂运用典型的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建造。采用一堂一塔式的形式,堂内配建美观精巧的木架构,祭坛设在十字的顶部。它是湖北境内少见的英国哥特式小教堂。
  • 光谷多莫大教堂位于武汉光谷意大利风情街上,是街上的标志性建筑。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风格,设计灵感来自于意大利米兰市多莫大教堂。整个教堂伫立在繁华的街道上,造型优美,庄严肃穆,带着文艺复兴建筑的人文气息。站在西班牙风情街上可以眺望到整个教堂,两边尖顶钟楼高耸,墙体上泛着蓝光的玻璃窗显得浪漫而美丽。门口有一座爱神许愿池,正中是丘比特的雕像。教堂内部也是富丽堂皇,罗马柱、鎏金穹顶、满墙的油画,让人仿佛置身意大利。夜幕下的教堂金碧辉煌,与周围的意式建筑交相辉映,充满了异域风情。
  • 汉口东正教堂位于武汉市鄱阳街与天津路交汇处,始建于1876年,原名阿列克桑德聂夫堂,是俄国侨民在汉口兴建的一座东正教教堂。初建的时候它是一座活动教堂,1891年俄皇太子(即后来的尼古拉二世,最后一个沙皇)访汉参加25周年庆典时承诺捐赠一座东正教堂给俄国侨民。于是固定在此的教堂真正建成于1893年。教堂占地面积约22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布局,为拜占廷式建筑风格的俄罗斯教堂,是东欧流行的东正教堂风格的体现。教堂采取集中型制,规模不是很大,底层墙面由多向拱券组成,外墙有壁柱、拱券,线角雕刻精美,做工精细。教堂顶端原为球形宝顶,上面装有十字架和风向标,正门圆拱上也有一个十字架。后来修复的时候将宝顶改为了尖顶,2014年修复完成后重新恢复为球形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