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2023年攀枝花市十大热门景点

2023年攀枝花市热门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去攀枝花必玩景区
2023年攀枝花市十大热门景点名单如下:攀枝花市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颛顼龙洞景区、米易傈僳梯田景区、米易县海塔世外桃源旅游景区、攀枝花市攀枝花公园旅游区、四川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攀枝花市红格村旅游景区、米易县普威独树旅游新村旅游景区、攀枝花鑫岛游乐城、攀枝花市芭蕉箐旅游新村旅游景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2023年攀枝花市十大热门景点
2023年攀枝花市十大热门景点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是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线及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的重要节点。旅游区主要以万亩杜鹃、原始森林、天然园林、大地盆景以及鬼斧神工的天坑地漏、瑰丽多姿的天堂石林、奇幻百出的地下溶洞、连绵起伏的高山草甸为主。格萨拉是一位天才的大地艺术家,她那如椽的彩墨大笔,点染了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气势恢弘的大地画卷,为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万美千娇和博大精深。
  • 颛顼龙洞旅游景区处于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上,占地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素有“四川一宝,地下奇观”、“西南第一山水洞,世界颛顼文化祖源”等美誉。景区山峦叠翠,罕见岩溶景观,纷呈的瀑布群,迷人的裂谷山颠风光等构成独有的景观神韵。颛顼龙洞以三绝为龙潭奇观,即色彩斑斓的石笋、石柱等钟乳石,龙宫、天宫组成的一洞二宫景观,以及洞内洞外皆有瀑布的景致。另外,石瀑布、石莲花、“恨难逢”石柱、龙路、龙头、龙足等都是绝妙景色。
  • 米易县傈僳梯田景区,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龙肘山脚下,面积近两千亩,系傈僳族同胞几百年来辛苦耕耘的成果,也是傈僳梯田的核心区。米易梯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聚居于此的傈僳族人世代传承着傈僳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沿袭至今,为米易孕育出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旅游资源。目前新山傈僳族乡拥有5项省级非遗,被命名为“傈僳族祖居圣地”和“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查看详细
  • 攀枝花市海塔世外桃园旅游景区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龙洞河源头,距米易县城30公里,海拔1900米,海塔湖水域面积约60万平方米,形如弯月,又名月儿海。海塔地势形如船体,相传前人为拴住这条船,便在山上修了一座六角白塔作系船之桩,“海塔”因此而得名。因为有良好的植被和广袤的水域使得这里空气异常清新,空气中充溢着花木的芬芳,饱含富氧离子,山水如画廊,人在风景里,悦目清心。
  • 公园位于炳草岗景视山下的攀枝花公园,经过20余年建设,现有英雄纪念碑、游乐项目区、珍稀动物园区等景区;已成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公共场所;是全市重点公园和旅游景区之一。她独具山城城市公园特色,而且公园山顶上是俯瞰攀枝花全景的最佳摄影点。攀枝花公园是攀枝花市全额拨款的公益事业单位。是集日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共场所,是攀枝花市重点公园和旅游景区之一。全园占地约123公顷,绿化覆盖面积98.66公顷。 查看详细
  •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是融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水上运动、民族风情、科普、探险和自然保护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为732.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15%,园内湖面辽阔,森林密布,水体清绿,空气清新,主要有桐子林、菩萨岩、高坝平湖、马鹿寨、白坡山、老君庙、湖岛风光、天生桥、仙人洞九大景区。
  • 攀枝花市红格村旅游景区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部,距市区38公里,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景区内风光秀丽,加之居住着白、彝、傣、普米、回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给整个景区格外增色。公里。温泉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周围芭蕉树成林,每当紫金花盛开,构成了一派南亚热带的风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游览区,距市区景区分为3个小区:红格温泉疗养区,距市中心3850公里。游人可参加火把节、篝火晚会,品尝彝族风味餐等参与性活动。
  • 独树村位于米易县普威镇东南端,是普威镇的南大门,全村幅圆面积42.3平方公里,海拔1580—2300米,属中高山区,居住着汉、彝、回、白等5个民族。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旅游新村里种植的行道树不是观赏花木,而是桃树、梨树和樱桃树。房前屋后,一棵棵桃树伸开绿色的臂膀,守护着小小院落。许多村民,都搬来椅子,晒在暖阳下,端着一杯茶,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闲聊,好不惬意。
  • 鑫岛游乐城位于攀枝花市大河中路,距市中心8公里、交通便捷,是攀西规模较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综合性大型游乐城,系国家2A级景点。鑫岛占地300余亩,被天然河流四面环抱,形成一个风景怡然的自然岛区,被形色各异的花卉植物覆盖,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旅游、娱乐、休闲、度假的胜地。占地面积24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90余亩,总投资8000多万元。拥有20多个游乐项目,分别为水上世界、激流勇进、空中观景缆车和娱乐宫等。
  • 丙谷镇芭蕉箐新村建设点以整治扩建和保留整治两种类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自然条件,拆旧48户,在原址上规划建设66户,保留整治35户,构成了目前的101户新村建筑体。新旧房舍相映,形成了独特的风貌风格,设计新颖,色调一致,入户通道统一硬化,绿化设计别具一格,平砖和小石铺就的5条宽1.3米、长1300余米的乡间游道从新村伸向远方,兰花楹、白玉兰、日香桂、樱花、柳叶榕等近2000余株高档树木旺盛生长,三角楠、万寿菊争妍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