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漯河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漯河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漯河红色之旅好去处盘点
漯河十大红色旅游景点名单如下:陈星聚纪念馆、南街村、漯河市烈士陵园、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王拱璧故居、谷迁乔纪念馆、许慎纪念馆、赵伊坪故居、裴城·苏进故居、蔡永令故居,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漯河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漯河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陈星聚纪念馆是在陈星聚墓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史料记载,陈星聚墓园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念他“劳瘁不辞”,与台北建设相始终,特追封他为三品通议大夫,赐予他“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占地约1650平方米,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1889年墓园落成时,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为石刻造像,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姿态各异。园内古柏森森,庄严肃穆。1958年和1965年,陈星聚墓两次遭到破坏,目前仅存一块完整的墓碑和一块断裂的神道碑。
  • 南街村景区,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距漯河市25公里。景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八大观光内容的大型红色旅游景区。南街村景区,是以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共产主义小社区,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 漯河市烈士陵园,位于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东街陵园路,前身为郾城县烈士陵园,于2001年10月更名。陵园创建于1959年,次年5月将分别安葬在县城大南关西侧、县城西北隅、北关等三个地方的117具烈士遗骨全部安葬进园,1960年底建成开放。陵园原由骨灰堂和烈士纪念碑等组成。1970年,重建烈士纪念碑,后由于碑身明显倾斜,于1992年拆除。1995年1月,漯河市烈士陵园被中共漯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漯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 漯河中州抗战纪念馆坐落在河上街古镇中段,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以漯河受降建亭立碑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建立的反映中原儿女八年抗战进程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该馆由开源集团投资建设,布展内容征求了多位抗日战争史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对所展内容反复推敲修订,以求更真实地表现中原儿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 王拱璧故居,位于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初级中学(原青年公学)院内南头。故居原为一处四合小院,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院门坐南朝北。有东西厢房各6间,两厢房建筑模式相同。东厢房原为教室,后改为教师住室,于1997年拆除;西厢房于2000年列为名人故居保留下来。经80多年风雨浸蚀,期间并未修缮,至今仍无凹陷、松动迹象。
  • 谷迁乔烈士纪念馆座落于临颍县固厢乡七里北村委会院内。七里头村是临颍县首任县委书记谷迁乔的故乡,明初建村,因南距老县城楼7华里得名。后因村较大,分为七里北和七里南。七里北现存有谷迁乔故居,北侧为其后代住所。为了纪念谷迁乔烈士,设立谷迁乔纪念馆。馆前立有谷迁乔石像,馆内展列着谷迁乔烈士的事迹,为红色教育基地。
  • 许慎纪念馆是漯河市委、市政府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郾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位于郾城区海河路西段359号,成立于1985年,馆址设许南阁祠内。纪念馆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收集、整理、展览许学资料,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联络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及学术团体,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许慎精神,弘扬汉字文化。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慎纪念馆利用许慎这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入学校、社区发放宣传资料、书籍、讲解许慎文化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在节假日走进纪念馆,感受许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赵伊坪故居,坐落在黄河西路(原郾城县东大街)北20多米的一小巷内,为漯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房屋1910年形成,建筑占地面积达70平方米。2008年6月,漯河市人民政府进行修缮。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了“抗日殉国,一门忠烈”的匾额悬挂在赵伊坪故居正屋门头。成为漯河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 苏进故居,位于其故里——裴城村的将军路上,为砖瓦结构的独家小院,坐北朝南,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西配房组成,是苏进同志的幼年居所。2018年漯河市人民政府对该居所进行了修缮并立碑,被列为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苏进故居,对研究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蔡永令故居,位于革命老区村——蔡庄村,同时这里也是抗日英雄蔡永令的故乡。 该村以“英耀蔡庄”为主题,打造蔡永令故居,修建故居生活区、工作区、碑林区,加强对抗战文物的征集,使其成为全市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和全市党员党性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