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 湖北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必看展品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崇阳铜鼓、曾侯乙尊盘、石家河玉人像、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虎座鸟架鼓、云梦睡虎地秦简,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代时期文物,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此瓶通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以“风穿牡丹”和“四爱图”为主题纹饰,腹部四个菱形开光内分别绘有四种图案,它们是《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不仅是一件装饰艺术和造型工艺融合成一体的工艺美术品,也是进一步研究探讨元代青花瓷器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被誉为“陶瓷中的熊猫”。
  •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指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湖北省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两具头骨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第二具更为完整,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根据古地磁法测定,郧县人头骨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被称为“国宝”。
  • 崇阳铜鼓又名商代兽面纹青铜鼓、商代饕餮纹青铜鼓,商代晚期文物,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曾到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展出,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崇阳铜鼓通高75.5厘米,重47.5公斤,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铜鼓鼓冠为马鞍形,中间有一圆孔可供悬挂时穿系;鼓身横置,有椭圆形鼓面,能左右敲击;鼓座为正方体形,中空,与鼓腹相通。铜鼓鼓面无纹饰,其它部位均饰有云雷纹为主组成的饕餮纹,鼓身两端还饰有三圈乳钉纹。此铜鼓为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是距今约三千多年商代晚期,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这件绝世珍品,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青铜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颜值相当逆天的春秋青铜器,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整个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整个盘体装饰56条龙、蟠螭48条。整个尊盘由34个部件经过56次熔铸而成,盘身纹饰遍布,精美非常,被誉为是“所有出土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为精美者。”
  • 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件玉人像,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展现了史前高超的琢玉工艺,是石家河玉器的典型代表。2020年12月,被评选为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战国时期文物,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是一件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件漆画,展开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共有人物26个,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车马出行的场景。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 虎座鸟架鼓又名虎座凤架悬鼓,东周时期的漆器,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是战国时期楚国乐器的典型代表器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虎座鸟架鼓是中国楚墓中发掘出的最大虎座凤架鼓之一,通高135.9厘米,宽134厘米,由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踞坐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组成。这件漆器通体髹黑漆,造型别致典雅,设计精良,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同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是一件把漆、雕、绘三种艺术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精美工艺品。
  •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为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共1155枚,残片80枚,内文为墨书秦隶,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从简中可以看出其脱胎于秦篆,形体中仍保存有大量的母体痕迹,篆隶混杂,秦隶在破坏、肢解秦篆的书写方式中,欹斜相依,肥瘦相间,节奏鲜明平稳,笔划饱满生动,气势连贯,形成质朴而秀朗的书风,尽管仍留有大量的篆书圆笔中锋的笔法。这些竹简中包括大量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后的法律文献,是我国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和“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