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十大姓杨的历史名人

十大姓杨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 杨姓历史名人
十大姓杨的历史名人名单如下:杨朱、杨靖宇、杨万里、杨坚、杨炯、杨玉环、杨业、杨虎城、杨震、杨维桢,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大姓杨的历史名人
十大姓杨的历史名人
杨朱(约公元前395年-约公元前335年),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战国初期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开创杨朱学派,与儒学、墨学齐驱。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是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著有《诚斋集》等,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 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汉族,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杨坚在大宝殿驾崩,在位23年,终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 杨炯(约650—约693年),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唐诗,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作品:《从军行》、《战城南》等。
  •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杨业(?~986年),也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北宋名将。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其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且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号为“无敌”。宋太宗灭亡北汉后,杨业归顺宋朝,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后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
  •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时期名臣。杨震出身弘农杨氏,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职,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杨震著有《上疏请出乳母王圣》、《谏为王圣修第疏》、《因地震复上疏》等作品。
  • 杨维桢,1296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建树,历来对他评价很高,他的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他的书法亦如他的诗一样,讲究抒情,尤其是草书作品,显示出放浪形骸的个性和抒情意味。其代表作品有《春秋合题着说》、《史义拾遗》、《东维子文集》、《张氏通波阡表》、《真镜庵募缘疏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