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

世界十大恐怖酸雨事件 史上最严重的酸雨灾害 著名酸雨烟雾事件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名单如下:欧洲黑三角地带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北美死湖酸雨事件、1967年美国俄亥俄河一座大桥坍塌、1998年中国南极长城站酸雨检测、20世纪80年代重庆南山酸雨、1979年美国酸雨检测pH值1.5、1974年4月英国苏格兰酸雨、1872年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发现伦敦酸雨、20世纪80年代挪威科学家北极酸雨检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
1980年一场寒流袭击了欧洲。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接壤处苏台德山脉的“黑三角地带”,大片早已被酸雨侵蚀得表皮剥离的枯黑林木,没能耐受住这场寒流,像一盘骨牌般纷纷倒下,使这里成为“森林的墓地”。这片三角地带曾是炼钢厂、煤矿、化工厂集中的地方,由于工业废弃物和硫酸化合物的高浓度排放,导致这里的降水比正常pH值的酸度高出十几倍,是酸雨侵害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
  •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是指受酸雨影响,而引发西德740万公顷森林相当一部分遭受污染而枯死的灾害。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居民的生活更是受到严重的损害,因空气污染,这里每年有数万儿童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 北美死湖事件又称北美死湖酸雨事件,是指二十世纪开始美国和加拿大工业发达的地区酸雨增多,导致这些地区很多湖泊的酸性变强,进而导致一些湖中的生物几乎全部死亡的情况。这是因为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该事件不仅引发了美、加两国的外交争端,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技工作者对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的重视。
  • 银桥建于1928年,得名于其颜色铝漆。银桥位于美国俄亥俄河上,连接着俄亥俄州与西弗吉尼亚州,采用了“眼杆”型设计方案。1967年12月15日,下班高峰期间,回家的人们挤满了这座桥,短短几分钟,悲剧发生了,整座桥梁彻底坍塌,数十辆汽车直接坠入河中,46人丧命。事故原因有两个,一是设计方面的不周全,结构不能够承受太多的重量;二是酸雨侵蚀大桥,使大桥钢梁和螺钉腐蚀锈坏,影响了桥体承压能力,因此直接导致断裂。
  • 据中国南极长城站消息,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的科研人员,于1998年在西南极乔治王岛上的中国南极长城站测得PH值为5.46的酸性降水,这是1998年上半年测得的第8次PH值小于5.6的酸性湿沉降。有趣地是,当刮偏南风或偏东风时,南极大陆因为没有人为排放,大气是新鲜的,所以测得降水的都接近于中性;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将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一系列数据足以证明:南极地区存在酸雨,已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净土”。
  • 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但也未能幸免于酸雨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初,重庆南山发生全国首例酸雨急性伤害事件,大量马尾松突然死亡,占整个森林面积的1/3以上。经测定,南山马尾松地区酸雨频率100%,酸雨PH值3.6~4.8,土壤铝钙比大,这是土壤酸化的典型后果。
  • pH为0代表极酸,7代表中性,14代表极碱。只要是pH值在5.0以下的雨就是酸雨,有些科学家认为数值为5.6或以下的雨就算酸雨。在世界范围内,酸雨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在欧州、美国和加拿大。1979年,美国西维吉尼亚州检测到pH值为1.5的酸雨,这是现阶段酸雨降落中最严重的记录。
  • 1974年4月10日,英国苏格兰皮特洛赫里下了一场暴雨,雨水的酸度打破了世界记录,曾测到pH值为2.4的酸雨。那天下的雨,含酸量几乎及于柠檬汁,比醋还要酸,比正常雨水的含酸量高好几百倍。
  • “酸雨”一词最早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于1872年提出的,当时他分析了伦敦地区的雨水,发现其偏酸性。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自那之后,人们对“酸雨”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多,用来指代那些被酸(例如硫酸、硝酸)污染的雨、雪、雨夹雪或其他降水形式。
  • 北极和南极终年冰雪,人迹罕见,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挪威科学家在北极圈内大面积地区都测到酸雨(酸雪)。这些酸雨是哪儿来的呢?挪威科学家们认为是前苏联南部工业区排放的大气酸性物质,随气流几千公里飘移到此地。后来在南极地区也有人曾收集到pH为5.5的酸性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