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湖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湖南博物院十大国宝 湖南博物院必看展品 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湖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素纱襌衣、T型帛画、大禾方鼎、人物御龙帛画、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人物龙凤帛画、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马王堆汉墓古尸、唐摹绢本《兰亭序》卷、皿天全方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湖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为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件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类似汉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而袖口较宽;以素纱为面料,由蚕丝织造,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织作精美。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 T型帛画,西汉时期佚名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作,1972年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湖南博物院。其出土时覆盖在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考古学者多认为,其是出丧时作为“遣车”先导所打的“幡”,它表达的是引魂升天之意,体现墓主对羽化登仙的渴望。整个帛画画面和协自然,色彩浓烈多彩,富丽华贵,庄重典雅,集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容、精妙的技法于一身,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
  • 商大禾方鼎,商代晚期铜器,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为国家一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千克,颜色碧绿,鼎身四周有棱饰,器壁四面装饰高浮雕的人面纹饰,鼎腹内壁铸铭文两字“大禾”。此器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也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 《人物御龙图》是战国中晚期佚名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作,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为国家一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湖南博物院。这幅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此幅非衣帛画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为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应是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铭旌,属于非衣性质的战国晚期帛画。
  •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棺椁保存相当完整,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套木棺椁,由椁室和套棺组成。其中套棺共四层,这四层套棺用梓属木材制作,内壁均髹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由外到内分别是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朱地彩绘棺、锦绣漆棺。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装饰。黑地彩绘棺拥有饰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朱地彩绘棺,饰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锦绣漆棺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满贴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完好,即辛追夫人。
  • 《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佚名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为国家一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于湖南博物院。这幅帛画纵31.2厘米,横23.2厘米,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其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尤其是龙、凤的动态渲染和人物的静态刻画,形成一驰一张的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 印花敷彩纱丝绵袍,西汉时期的文物,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一号墓共出土3件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其款式基本相同,略短于另外8件绵袍。这种款式的绵袍应是汉代妇女喜欢的和深衣不同的另一种时装。这件印花敷彩纱丝绵袍,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8厘米,外观清新雅洁,华丽精美,为现存汉代妇女服饰中的佼佼者。它的面世,证实了文献记载的有关“画衣”、“画文”的可靠性,反映出汉代印染加工技术的高超。
  • 马王堆汉墓古尸,是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汉朝出土的一具千年女尸。根据尸体的特征,专家判断这具女尸生前的年纪大概在五十岁,身高在一米五四左右。经过对墓穴的探查再加上查阅史料,专家们得出了这具女尸真实身份是汉朝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即辛追夫人。这具千年女尸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堪称“国之瑰宝”。
  • 唐摹绢本《兰亭序》卷,1952年由前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购,1958年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此卷正文质地为绢本,亦称“黄绢本”,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此卷虽不是褚遂良的摹本,但其“笔法飞舞,神采奕奕”,作为唐代初期的书法作品,能流传到现在,实为不易,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被视为珍宝。
  • 商皿方罍又名商皿天全方罍,为商代晚期青铜器,因器口铭文为“皿而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此器于1922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出土,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博物院。该文物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被誉为“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被誉为“方罍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