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澳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澳门博物馆十大馆藏 澳门博物馆必看文物 澳门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澳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玉壶春瓶、蟠龙纹豆、三彩陶马俑、粉彩花蝶纹盘、青花军持、青花克拉克瓷盘、广彩花碗、青花连盖将军罐、描金制茶纹游戏盒、广彩描金执壶,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澳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澳门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玉壶春瓶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其中玉壶春的造型最为经典。而洪武玉壶春瓶是历代玉壶春中造型最为壮硕、霸气的。在澳门博物馆中就有着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它是2006年以7852万港元的新记录被博彩业大亨史蒂芬·永利拍下,并慷慨赠与澳门博物馆,为镇馆之宝。此器高32.7 cm,直径21 cm,呈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平底、圈足;造型典雅,釉面莹润,釉里红呈色不完全,红中泛褐并略有晕散,所绘缠枝牡丹纹洒脱自然,是明代洪武朝官窑典型作品。
  • 蟠龙纹豆,春秋时期青铜器,现收藏于澳门博物馆。青铜豆是古代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具,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社会功能是用来代表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级权力。这件蟠龙纹豆,高22cm,直径21cm,盖与豆盘扣合後呈扁球形,盖作覆碗 状,圆形捉手;矮圈足,豆盘两侧有一对环耳,盖和豆盘饰蟠蛇纹。
  •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也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而唐三彩陶马俑,不仅是当时西域马体型的写照,也是唐代陶瓷的典范之作。澳门博物馆中的这件唐三彩陶马俑,长82 cm,宽28.2 cm,高79 cm,造型华鞍盛辔、高贵典雅,表现了唐代陶艺家精湛的制陶技艺,体现了盛唐大国的时代特徵。
  • 粉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器的影响而创烧出的一种新型彩瓷,造型有盘、水丞等。其在当时盛行于清宫内廷,也广泛流行于民间。澳门博物馆中的这件粉彩花蝶纹盘口径27cm,高4cm,盘撇口,弧腹,圈足,盘里外施彩丰富,以绿、紫、黄、金等彩绘以花蝶纹,盘沿描金,色彩斑斓。
  • “军持”这种特殊造型器物始出于印度,梵文音为“裙雅趣”,意为净瓶或净罐,原是印度游方和尚使用的一种水器,大约在隋唐时传入中国,至清代长久不衰,尤以明代青花军持为最。澳门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明代青花军持长18cm,宽12cm,高21cm,头部颇似扁蒜头状,口略内敛,长颈,球状腹,圈足,肩处置一乳状流;器腹以青花线条开光,相错分别饰以花卉条纹图案,具有明代中晚期写意画风格。
  • 克拉克瓷是中欧贸易中出现的成批量的外销瓷种类,是外销青花的一个品种,以纹饰绘有连续的开光图案为特徵,开光内绘山水、人物、花鸟、果实、文房用品等吉祥图案,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深得欧洲王公贵族的喜爱。澳门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明代青花克拉克瓷盘口径48cm,高9cm,通体青花装饰,瓷盘瓣口、绘有狮子花卉纹图案,非常的出彩。
  • “广彩” 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绘瓷”等,出现于清康熙晚期,产品多为碗、碟、瓶、盘、餐具,图案明显带装饰性,色彩鲜艳,亦多施以金彩。其辉煌浓重的艺术风格为海内外的人们所珍重,使广彩瓷达到鼎盛。澳门博物馆中的这件清代广彩花碗高17.5 cm,直径41 cm,出自前澳督府,碗中绘有澳葡政府的纹章,碗的底款为“澳门总督衙门”,具有珍贵的历史纪念意义。
  • 将军罐,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其通常造型端庄挺拔、丰满俊朗,器物外壁多用青花、五彩、粉彩等多种手法来绘制各种不同题材、故事的纹饰,富有较强的装饰意味。这件清代青花连盖将军罐,口径8.8cm,底径13cm,高30.5cm,收藏于澳门博物馆。 此罐以狮钮为盖顶,直口、丰肩、敛腹,器身饰以蕉叶纹、如意纹等吉祥图案。
  • 描金制茶纹游戏盒,清代漆器文物,长31 cm,宽38 cm,高14 cm,现藏于澳门博物馆。此件漆器呈八角长方形,底承四兽足,通体髹黑漆描金;盒内有七个小盒和十只方碟,大盒及小盒的盖面均以制茶工序为纹饰。为配合茶叶外销的需要,广州河南区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已设有甚具规模的手工制茶工场,这类工场的运作情况是外销商品的常见图案。
  • 广彩描金执壶,清代瓷器,高25 cm,直径14 cm,现收藏于澳门博物馆。“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绘瓷",出现於清康熙晚期。广彩也见於外销瓷,商人为满足外销市场的需要,由景德镇订制素胎白瓷,运到广州加彩绘纹样,图案色彩鲜艳,亦多施以金彩,烘烧後售予洋商。此执壶以中国山水、人物故事作纹样,是当时外销瓷纹样中常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