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2023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2023》的研究报告之中,在这项研究中,南京、杭州、长沙、合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和珠海这十个城市脱颖而出,依次位列前十名。 这份榜单的生成考虑了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三个核心维度: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用来评判城市幸福水平的评价体系。
2023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3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六朝古都,交通枢纽,教育资源丰富。
1)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气候宜居,地理位置优越,名胜古迹众多,城市绿化程度高。
2)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南京市人均GDP17.9万元,居全国第六、中国省会城市第一。
3)交通便利,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教育资源丰富,城镇化程度较高。南京高等教育资源集中,拥有8所211大学、12所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全国第三。
  • 1)杭州地势平坦,水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质,全年市区空气优良率83.3%,森林覆盖率达65.3%。
    2)经济实力强劲,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2022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27.1%。
    3)保持强劲的人口虹吸效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杭州人口增速呈放缓趋势,城镇化率仍在提升,2022年末杭州常住人口1237.6万人,增量位居全省11个地级市之首。
  • 1)长沙位于湖南省中部,群山环抱,湖光山色,拥有4000多年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市区和周边地区保存着许多珍贵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
    2)夜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发展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22年,长沙夜经济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零售额六成左右。
    3)生活成本在二线城市中较低,房价调控为全国“模范生”。2022年,长沙房价收入比8.9,在全国重点二线城市中排名第六。较低的房价和经济压力对年轻人、高素质人才形成巨大吸引力。 查看详细
  • 1)合肥生态优良,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0%,2023年通过国家气候标志认证,成为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省会。
    2)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合肥经济快速崛起,14年时间GDP规模从破千亿到破万亿,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达7.4%,进入全国前20名城市之列。
    3)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科教资源丰富度不高,但做到了精而专,2021年中国科技十项重大突破中,合肥占据四席。
  • 1)舟山是唯一入围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四线城市,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四面环海,海岛景观宜人,冬暖夏凉,海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渔业发达。
    2)整体经济体量不大,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2022年,舟山人均GDP16.7万元,居浙江省第1、全国第8,超过了杭州和宁波。
    3)社会治安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优良。舟山PM2.5年平均浓度仅1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7.8%,在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第三。
  • 1)芜湖山水环绕,风光秀丽,素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江淮水乡代表之一。
    2)省内经济实力仅次于合肥,高端制造业集聚。2022年,芜湖GDP总量达4502.1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合肥,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城乡可支配收入比为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人口稳定增长,人口吸附能力强。得益于经济发展、房价优势、人才招引和安置政策,2022年,芜湖常住人口较2021年增长1.6%,人口增速全国排名第三。
  • 1)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具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地域特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
    2)依托工业强市优势,经济实力远超南京位居全省第一,居民收入水平仅次于一线城市。苏州房价收入比仅12.4,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3)城建水平20强城市之一,交通设施、城市管理、教育资源等为市民提供良好保障。江苏省教育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多所优质初中和高中,高中教育实力在江苏省处于较高水平。
  • 1)宁波地处水网地带,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2)浙江省第二大经济城市,长三角万亿城市之一,城乡发展较平衡,2022年GDP总量15704.3亿元,同比增长3.5%;2022年,宁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连续18年呈缩小态势。
    3)交通便利,社会保障与配套服务齐全。宁波构建了市域1小时交通圈、长三角城市2小时交通圈,交通“降堵”成效显著,不断巩固交通顺畅优势,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区,环境优美,三面环海,舒适宜居。
    2)作为辽宁省副省级城市,经济总量和增速均超过省会沈阳,2022年,大连GDP总量8430.9亿元,比沈阳高735.1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3)常住人口增速东北第一,高等教育资源在计划单列市、非省会城市中称霸,人均医疗资源突出。得益于大连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生态环境,大连成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依然保持增长的城市。
  • 1)珠海依山傍海,陆岛相望,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碧道220.4公里,人均城市公园绿地面积22.3平方米。
    2)整体经济体量不大,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分别为16.4、6.3万元,在全国排名靠前。
    3)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吸引力极强。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前来珠海就业、创业和生活,珠海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156.0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247.7万人,增长了58.8%,年均增长率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