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四川十大道地药材

十大川药道地药材盘点 四川十大名贵中草药排行
四川十大道地药材名单如下:川贝母、川牛膝、川芎、白芍、附子、川白芷、党参、川黄连、麦冬、丹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四川十大道地药材
四川十大道地药材
川贝母(学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50厘米,5-7月开花,8-10月结果。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也分布于尼泊尔。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该种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查看详细
  • 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至60cm,直径0.5至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果实黑褐色、带红色,为胞果,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暗灰色,长2至5mm,直径1至2mm,内含种子一枚。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有光泽,无毛,表面赤褐色,长2至2.3mm,直径1至1.5mm。产地范围海拔1200至2400m;微粘性壤土,有机质含量≥1%,pH值5.5至6.5。须轮作,轮作间隔为3年。
  • 川芎主产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 川穹又名大川穹、抚穹,另有酒川穹。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上行头目,中开瘀结,下调经水”,川穹是妇科要药,头痛要药。
  • 中江白芍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特产。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白芍有抗应激、抗疲劳、镇静,增进学习和记忆能力,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抗辐射,抗肝毒性,抗炎等作用。中江白芍栽培历史悠久。四川中江县自然气侯和土壤生态条件优越,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栽植历史悠久、发展快、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一直是中江县出口创汇的道地药材。
  • 江油附子产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为著名川产地道药材。《药物出产辨》称附子"产四川龙安府江油县"。江油附子为江油特产,栽培历史有1300多年,炮制历史亦逾千年。中国民间一直就有"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的说法。江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能。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白芷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浙江为白芷四大历史产区。 川白芷根呈长圆锥形,条粗壮,体重,质坚实,断面的放射状纹理及棕色油点明显,香气浓郁。按照产区不同,又分别称为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杭白芷。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 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白芷的生长。
  • 党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常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 川黄连是黄连的一种说法,是相对云连而言的,川连中又分味连和雅连两种,分别又是按性状和产地区分的。川黄连具有燥湿清热、泻火解毒的功能,在膏方中,选用川黄连治疗病症较多。黄连性寒味苦,属治中焦湿热之要药,与黄芩治上焦湿热、黄柏治下焦湿热一起,常称“三黄”。
  • 涪城麦冬,又名川麦冬、绵麦冬,产于四川省三台县,涪城麦冬是中国名贵传统中药材之一,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具有养阴润肺,清热除烦,益胃生津,凉血止血等功效。涪城麦冬产地海拔450m至550m的涪江沿岸地下水位在50cm以下的Ⅰ、Ⅱ级阶地、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pH值7.0至8.0)潮湿沙泥土壤,且近水源、灌(排)水方便、土质肥沃、土壤耕作土层≥20cm,有机质含量≥1.3%。地形条件非常利于麦冬的生长。
  • 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白芍中药材种植种植基地 ,位于西南重镇—成都不足百余公里的中江县境内。西南地区是中药资源的宝库,该区气候各异,亚寒带,亚温带,亚热带各自孕育着各地的特色资源。“中江丹参”是在中江特殊生态环境下分化发育形成的生态类型,其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悠久,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中药丹参的主源优质道地药材品种,享誉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