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站(HarbinRailwayStation),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隶属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为特等站。哈尔滨站是哈齐高速铁路、哈牡高速铁路和哈佳铁路的始发、终到站。
哈尔滨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2017年4月,哈尔滨站进行主站房拆除改造工程。2017年8月31日,哈尔滨站北站房和北广场投入使用。2018年12月25日,哈尔滨站南站房投入使用,主站房至此已经完成重建。
截至2018年12月,哈尔滨站设有8站台14线,是全国第二大欧式风格火车站。总建筑面积73624平方米,其中北站房建筑面积10844平米,南站房建筑面积29030平米。设计承载量为年发送旅客2800万人次。
哈尔滨站的第一代站房设计者是俄国建筑师基特维奇,设计方案完成于俄国圣彼得堡。第一代站房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采用当时风靡俄罗斯及西欧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门窗、墙墩、铸铁线条装饰、女儿墙甚至车站名称,都是曲线形。站舍以宽敞明亮的中央大厅为核心,左侧为一、二等候车室和餐厅;右侧为售票室、三等候车室。以后又建了贵宾室和四等候车室。每个候车室都有各自的入口和检票口,便于人流聚散。
哈尔滨站的第二代站房舍最初由天津大学承担设计,哈尔滨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由于种种原因,站房建设时断时续,先后经4次扩建,历时29年,于1989年10月1日最后完成。车站候车室在此之间只有两侧配楼,没有主楼。
哈尔滨站的第三代站房在原有站房的基础上新建了高架候车室,站房设有4个主候车大厅,6个辅助候车厅,总建筑面积42122平方米,大于1904年的老站舍近16倍,且现代化设施齐备。
2015年哈尔滨站开始改造。改造工程包括哈尔滨站南、北广场,以及周边14条市政道路。根据工程的施工时序,先进行北广场及地工街、地德里街和安宁街道路工程的施工,北广场及周边道路通车后再进行南广场及其他道路工程的施工。
2017年,哈尔滨站北站房投入使用。与老站相比,新建的哈尔滨站在功能上具备了现代化高铁车站所具备的一些要素,更能满足未来市民便捷、舒适出行的需求。北站房能容纳6000人。
新建哈尔滨站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进出站流线,站房采用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理念,是纯欧式建筑风格的站房,并还原百年哈尔滨站的历史风貌。
截至2017年9月,哈尔滨站第四代站房北站房整体面积10844平方米,长114米,宽40米,地上3层,地下1层。南站房建筑面积29030平米,长214米,宽44米,地上4层,地下1层;高架站房建筑面积33750平米,长185米,宽114米,分为高架层及旅服夹层,新建哈尔滨站站房2018年末投入使用。
哈尔滨站北站房正门正对的是一层入口主电梯。电梯左侧开通8个人工售票窗口,安设19台自动售票机,可以进行购票和自助取票等。电梯右侧是实名制安检区域,设有8台实名制人脸识别机和4台安检仪。通过一层的四部滚梯,直接可以到达二楼的候车大厅。这个是整个哈尔滨站空间最大的区域,头顶是圆弧的穹顶,在大厅中央设立的1156个候车座位,供旅客随时休息。在二层大厅的西侧是3个检票通道、有18个自动闸机检票口和3个人工检票口。旅客通过检票口后可步行或乘坐滚梯直达站台。
哈尔滨站北站房出站口位于地下负一层,在整个车站的西侧,每个站台都有特别醒目的绿色出站口字样。每个站台的通道都设有自动闸机,需要刷车票通过。此外,在每个站台的通道一侧也都设有补票室。通过闸机后,暂时只能从北侧方向出行,并有详细的步行、公交车、出租车所在区域。未来南站房投用后,就可以通过地下通道向道里区、南岗区两个方向通行。
哈尔滨站南广场建有人员进站通道、人员出站通道、社会车辆停车场、待客落客区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总停车位500辆为社会车辆停车场。
哈尔滨站北广场建有人员出站通道、社会车辆停车场、出租车辆停车场、待客落客区及设备用房。地下二层总停车位680辆,其中社会车辆停车场580辆,出租车停车场100辆。
哈尔滨站建设的一百多年来,哈尔滨站一直陪伴着哈尔滨市发展,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改造后哈尔滨站,其枢纽地位更加突出,把哈大、哈齐高铁揽入怀中,同时也将接入哈牡客运专线、哈佳快速铁路,实现通过哈尔滨西站、哈尔滨东站、哈尔滨北站实现客流的有效疏散,这是“计为长远”的一项考虑,也满足了黑龙江百姓日益增长的出行要求。哈尔滨站对打造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快速客运枢纽,加快黑龙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截至2018年10月,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途经公交线路共有8条。
哈尔滨公交夜2路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22:00、24:00哈尔滨东站22:00、24:00
哈尔滨公交6路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5:00、22:00哈尔滨东站05:00、21:30
哈尔滨公交29路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6:30、19:00学子街06:30、19:00
哈尔滨公交36路沙坨子05:30、20:00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5:30、20:30
哈尔滨公交47路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7:00、19:30万达文化旅游城公交首末站06:00、20:00
哈尔滨公交85路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6:00、20:30岷山路(群力第五大道口)06:00、20:30
哈尔滨公交112路哈铁党校06:00、20:00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6:00、20:30
哈尔滨公交388路华南城公交停车场05:30、18:30哈尔滨站北广场公交首末站06:30、19:30
注:公交站时间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当日信息为准。
哈尔滨南岗公路客运站位于哈尔滨站的对面,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南岗公路客运站主要发车线路辐射黑龙江省内重要地区,如佳木斯、鹤岗、七台河等客流最为集中的线路。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0月,在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上设秦家岗站,位于原哈尔滨站行李房,仅有临时搭起的一排矮房,只用于站长办公室、电报室及行车人员休息室。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现出口南侧建起一幢砖石结构的二层小楼,作为候车室和车站办公处(于1958年拆除)。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24日,中东铁路通车,秦家岗站正式改名为哈尔滨站。
20世纪初,哈尔滨站作为中东铁路总枢纽,站内设南北两个线群:北线群(现站台处线路)有11条线路,供东(哈至海参崴)、西(哈至满洲里)、南(哈至旅顺口)三部线的旅客列车到发用;南线群有9条线路,供货物列车编组和调车用。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哈尔滨站第一代站房竣工投入使用,哈尔滨站是当时中东铁路线上两个一等站之一。据《哈尔滨站志》记载,哈尔滨站建站之初,客流量并不大,每天开行客车6对,混合列车3对,日均乘降旅客185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站一站台,被朝鲜爱国人士安重根刺杀,震惊世界。
民国21年(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日伪时期的哈尔滨站,全部业务都置于日本关东军严密监督之下。日军为加大掠夺,对哈尔滨站进行了扩建。先后修建了一站台至三站台地下人行通道(现北侧老地下通道),和通往双合盛、东和油坊、福兴恒等8条铁专用线和2条铁路支线。
民国26年(1937年)10月,日本关东军将哈尔滨站改称哈尔滨驿。
民国34年(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攻东北,一群占领哈尔滨站的苏军空降兵战士,手持锋枪站在哈尔滨站门前雨搭上,留下一张标志着占领哈尔滨的著名照片。
民国35年(1946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任命朱子明为军事代表,接管哈尔滨站。
1951年10月,哈尔滨站新建了军人候车室和母婴候车室。
1955年,哈尔滨站站舍第一次扩建,将原有行李房旧仓库拆除,修建了一座736平方米的售票厅,并将原小售票厅改为候车厅,改善了候车室条件。
1960年3月,随着哈尔滨站旅客运量不断上升,老站舍拆除。同时,第二代站房由主楼、东翼、西翼三部分的大型现代化站舍组成,规模和外形都近似北京站。但后期由于资金紧张,工程停工。
1972年,哈尔滨站第二代站房进行第三次扩建工程,候车室面积增加一倍。
1982年,哈尔滨站第二代站房扩建站台、站舍和行李房。
1988年,哈尔滨站第二代站房开始进行第四次修建改造,新建主楼,兴建了与防洪纪念塔遥相呼应的半圆弧环状雨搭。
1989年10月1日,哈尔滨站第二代站房全部建成。
1999年,为配合原哈大电气化铁路工程,哈尔滨站经历了第五次改造——站场改造及新建高架候车室,使发送旅客能力提高一倍。
2014年10月19日,在哈尔滨站前落成并开放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2015年8月17日,哈齐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哈尔滨站成为主要始发站。
2015年12月,哈尔滨站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2017年4月初,为解决列车接发能力不足、候车室满负荷运转等问题,哈尔滨站进行主站房拆除改造工程。
2017年8月31日,哈尔滨站北站房及北广场投入使用。
2018年12月25日,哈尔滨站南站房投入使用,至此第四代站房已经完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