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茶童哥

《茶童哥》原名《九龙山摘茶》、《大摘茶》,它是在原来由两旦一丑来演的《九龙山摘茶》的基础上改编而来,音乐也改为以高腔、西皮、二凡、梆子腔为主。《九龙山摘茶》是一出比较完整的大戏,可惜仅此一戏,再无来者。但此戏却以口头传播形式演了一百多年,1962年被改编成大型采茶戏《茶童哥》。20世纪70年代末由该剧改编的电影《茶童戏主》上映。
中文名
茶童哥
目录

基本介绍

客家赣南采茶戏中有一部珍品剧目《茶童哥》,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慕名派人来到赣州,商定拍摄戏曲影片。《茶童哥》后被著名导演吴永刚改编为《茶童戏主》并拍摄成电影,这使得赣南采茶戏名声大振。

《茶童哥》是一出富有浓郁客家赣南民间艺术风格的大型采茶歌舞讽刺喜剧。剧目中通过卖身为奴的青年茶童,利用朝奉害怕妻父权势而又贪财好色的矛盾,便与茶山众乡亲一道,同朝奉展开一场斗智斗勇,最后使朝奉人财两空,狼狈不堪……剧目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耐人寻味。《茶童戏主》经历了《九龙山摘茶》、《茶童哥》和影片《茶童戏主》三个发展过程,在表演艺术上使赣南客家采茶戏独具一格,客家赣南采茶戏的优秀剧目在传承与发展中具有浓郁赣南乡土气息,得到田汉、郑君里等专家充分肯定,国内外报刊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时,“广西有个《刘三姐》,江西有个《茶童哥》”的美誉响遍大江南北。由此,赣南采茶戏伴随《茶童戏主》,成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山茶花。

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亦名“三脚班”。它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民歌体音乐,配以勾筒正反弦与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加上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的独特服饰,构成了赣南采茶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它深受客家人的喜爱,成为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采茶戏从九龙山响遍大江南北

“清清龙江绕龙山/高高龙山托龙潭/龙潭飞雨洒茶林/茶林传香凭茶仙”。早年,客家先民落户赣南山区,为了寻求生存,靠他们勤劳的双手在山上垦荒种茶。随着时间推移,茶业不断发展,至清代,名茶盛行,而最具代表性的要算赣州安远的“九龙山茶”。九龙山当时已成为客家地区远近闻名的茶区。

客家人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茶歌。最早的茶歌有“十二月采茶歌”。随着茶歌的传唱又发展了载歌载舞的“茶篮灯”。后来,每逢过年过节或茶山开市,均以“茶篮灯”助兴,备受欢迎。随后,在“茶篮灯”的基础上由原来的一唱众和,改为载歌载舞,姐妹对唱、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的小戏《姐妹摘茶》。同时,由于客家人长期居住山区,他们从摘茶劳动中提炼出采茶戏独特的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这一表演艺术,摘茶时,客家茶农一手摘茶,一手需用扇子不停地扇风,这样才能使茶叶不烫而确保茶味醇正。与此同时,根据客家儿童生活情趣为内容,编有一个以大姐、二姐、三郎子戏耍板凳的小剧叫《板凳龙》,就此,“两旦一丑”的三角戏在明朝末年从“茶篮灯”的母胎中脱颖而出,20世纪中期统称为采茶戏。

《茶童戏主》引领采茶戏名声大振

客家赣南采茶戏中有一部珍品剧目《茶童哥》,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慕名派人来到赣州,商定拍摄戏曲影片。《茶童哥》后被著名导演吴永刚改编为《茶童戏主》并拍摄成电影,这使得赣南采茶戏名声大振。

《茶童哥》是一出富有浓郁客家赣南民间艺术风格的大型采茶歌舞讽刺喜剧。剧目中通过卖身为奴的青年茶童,利用朝奉害怕妻父权势而又贪财好色的矛盾,便与茶山众乡亲一道,同朝奉展开一场斗智斗勇,最后使朝奉人财两空,狼狈不堪……剧目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耐人寻味。《茶童戏主》经历了《九龙山摘茶》、《茶童哥》和影片《茶童戏主》三个发展过程,在表演艺术上使赣南客家采茶戏独具一格,客家赣南采茶戏的优秀剧目在传承与发展中具有浓郁赣南乡土气息,得到田汉、郑君里等专家充分肯定,国内外报刊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时,“广西有个《刘三姐》,江西有个《茶童哥》”的美誉响遍大江南北。由此,赣南采茶戏伴随《茶童戏主》,成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山茶花。

在赣南几代戏曲工作者的努力下,赣南采茶戏涌现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不仅多次晋京献演,还赴香港并四次到台湾交流演出,深受客属乡亲和台湾同胞喜爱。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