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服务 教育服务 高中 曲靖市第一中学

曲靖市第一中学

曲靖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13年,学校占地130亩,学校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云南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示范校、全国中学生文明礼仪示范基地、64所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校园等。
院校隶属
曲靖市
创建时间
1913年
学校校训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学校地址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内环东路86号
学校官网
http://www.qjyz.net/
联系电话
0874-3122416,3105836
英文校名
QuJing No.1 Middle School
学校地址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内环东路86号
目录

学校简介

珠源神韵,桃李门墙,钟灵毓秀,俊彩星驰。

曲靖一中地处云南滇东北地区的曲靖市,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与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名校。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以“面向未来,全面育人”为办学理念,恪守“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校训,以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素质全面,能力较强,适应社会,成绩优异”为办学目标,形成了“厚积淀·重慎独·宽视野·高追求·淡功利”的办学特色。

百年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曲靖一中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踏实的学风。优良的校风表现在:学校致力于使学生成为拥有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有强烈求知欲,善于学习;拥有崇尚理想,认同多元,强调实践和重视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审美,公平与正义的人文素养;具备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品格与能力和为国家、社会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正确认识自我,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谨的教风表现在:教师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更多的价值取向在于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心灵的工程师,明晰并自觉追寻道德目标,他们崇高科学,敬畏真理,致力于学术素养、专业精神和实现教育之美的事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严谨,为人师表,恪守师德,树立师风,走向教育自觉。踏实的学风表现在:曲靖一中的学生从进校起就逐步形成“自觉约束,自律教育、自主成长”的学风,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乐学善思、求实求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成绩优异、素质全面、适应社会的人。

师资力量

据官网2020年1月25日显示,学校占地130亩,在校学生3100余人,有59个教学班。有教职工285人,正高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22人,特级教师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云南省“云岭名师”3人,曲靖市“珠源名师”2人,享受曲靖市政府津贴21人。建有云南省“名师工作室”3个,曲靖一中“紫薇讲坛工作室”18个。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云南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示范校、全国中学生文明礼仪示范基地、64所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校园等。

办学成果

学校始终承担着为高校输送优秀生源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双重责任,从2002年至2018年的16年中,曲靖一中一直保持着高考成绩中尖子生、一本率、上线率全省前一、二名的成绩,先后多次培养出全省文、理科状元,多人次获北大、清华、人大等大学的保送资格和自主招生录取资格,2013—2017近5年高考,每届近20个毕业班,文、理科100%上线,一本率达90%以上,本科率达99%,“珍珠班”全部上一本线。2017年高考再创佳绩:尹然获得云南省高考文科实考分第一名,李星宏获得云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全省文理科前50名中,该校有30人,占近三分之一,其中,文科19人进入全省文科前50名;理科11人进入全省理科前50名;文理科600分以上学生共计481人;理科一本率95.56%,文科一本率90.91%。学校办学稳固保持了一个高端办学的水准。同时,学校的办学成绩还突出地表现在积极开展重视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教育载体,实现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发展、立体成才,每年有数百人参加国家、省级各类科技创新、书画美术、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均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该校学生舞蹈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校园春节晚会获一等奖;学生参加航模、机器人大赛均获省一等奖,并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比赛;2016年、2017年曲靖一中均代表曲靖市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获得较好成绩。校足球队是云南省中学生体育传统项目冠军的保持者等,所有这些是该校拓展育人空间,“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成才”的理念的成功展示。

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好地诠释了曲靖一中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回顾该校办学的点滴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观——定位准确,管理得当

曲靖一中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百年名校,1929年,曲靖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曲靖一中建立。之后,学校先后培养出以抗日名将王甲本将军、开国少将徐文烈将军、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词作者桂涛声、原军事科学院院长王祖训将军等一批爱国将领以及反帝反封建、抗日救亡的学生、教师,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放以后,这所学校弘扬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牢记“始终奋进在基础教育前列”的使命担当,培养出参加新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张福学院士、李维新科学家以及在天文学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黄润乾院士等一批杰出人才,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曲靖一中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因此,一方面学校将承载着教育的历史使命——传承、示范;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管理以“高效率,讲人本,可持续”为基准,刚柔并济。第一,从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运转到教育要素(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等)的合理结合应用;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带动师生的言行;第三,适应新课改、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决策到执行到服务三个管理层面采用“流程管理”;第四,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权和民主权利,关注教师的情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学校建立了党委领导下行政、学术、监督三支力量之间相互平衡与制约机制,并建立了符合现代学校管理的具有适应性和民主性的学校制度,制定了《曲靖一中质量管理手册》和《曲靖一中流程管理手册》,完善了校内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教职员工聘任上岗以及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激活教师工作热情。

学校采取“点——线——面”的管理策略。所谓“点”,就是在每年的工作中寻求“点”的突破。这个点,既是学校工作的创新点,又是学校发展的增长点,也是展示学校工作的新亮点。所谓“线”,就是学校发展的一条总的思路。所谓“面”,就是要立足于整个基层开拓工作。通过以“点”连“线”,以“点”带“面”,通过一个个“点”的突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保证学校办学思路和目标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主题年——将课堂置于真实中理解

曲靖一中实行年度目标管理,每年确定一个发展主题,2018年度主题是“正气·务实·卓越”。新一轮新高考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将传统的教法及教学经验与新课程理念有机地整合。在实施新课程中,力求找到新的突破点,构建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形成课改下的活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遵守教育规律,尊重学科特点,对新课程中的必修、选修教材细致深入研究,设置符合学校校情和学生实际的课程,改变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

三、硬道理——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支撑

作为学校办学的三个要素之一,教师起着支撑整个学校发展的作用。曲靖一中拥有一支勤奋踏实,爱岗敬业,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常规管理中的“三大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基础工程)常抓不懈,校本培训卓有成效,名师工作室卓有成效,行政领导听课、评课,教学竞赛,论文评比,“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各种研讨会等教研活动开展得井然规范。教师每年源源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学日志”、“教学案例”等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形成优化教师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这些年来,曲靖一中始终不断探索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要素的有机组合,将学生、教师、课程、时间有机组合,适合才是好的。近年来,该校教师参加省级、国家课堂教学竞赛屡获一等奖。

四、练素质——让教师彰显其内在魅力

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寓德育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意识到: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发展的教育。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音、体、美属非高考科目的特点,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学校常年开设合唱、舞蹈、器乐、戏剧、小品创作、体操、武术、太极拳等活动课,并成立了许多教师、学生社团。二是定期举办单项艺术竞赛活动。三是把艺术、美术、体育教学渗透,把它们当成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是每届“体育艺术节“为全校师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三是通过艺、体、美及科技活动彰显对学生的影响力。1.包括思想道德、政治素养,用艺术教育来进行道德教育,提升人的审美艺术情趣,给理智以心理的力量;2.体育竞技培养学生战胜自身弱点,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3.体、艺、美结合,在实现心灵净化健康的同时,也促进了知识和智力开发;4.“科技节”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平台,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美誉度——和谐校园谱新篇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品质进一步提高,“质量、内涵、文化、特色”更加彰显,形成了“厚积淀·重慎独·宽视野·高追求·淡功利”的办学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信任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全力帮扶少数民族地州(西双版纳州和迪庆维西县)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设高考辅导专题,为曲靖市许多县、校送教下乡,指导教学。2017年,响应曲靖市“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的号召,成立了曲靖一中教育集团,拥有11所成员学校。

文化传统

校徽

释义: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徽由变体“曲”字和三片紫薇花叶构成,变体“曲”字形如树根,暗喻曲靖市第一中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历史,紫薇花象征曲靖市第一中学辉煌,“曲”字右边延伸阴影,阴影上用爨体书写“曲靖市第一中学”四字,预示曲靖市第一中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花为主题,寓意通过对紫薇花抽象的变形,涵盖两个内容:

①紫薇花为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一道别致的,特有的景致,可以人为的抽象为一种象征;

②紫薇花开时节,正值每年学生毕业之时。对于学校,面向未来,全面育人,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是一份回答;对于学子,花开时节,芬芳四溢,也是数年寒窗苦读的一份回报。

源自唐代书法家张旭的“曲”字,涵盖了如下内容:

①曲靖市第一中学独有的“根文化”,由变体“曲”字得到展现;同时,也为芬芳四溢的花瓣提供了生长的载体;

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黄河蕴育了绵长的中华文化,源于曲靖的珠江水,也滋养了肥沃的珠江之角,作为滇东北重镇的曲靖,又是曲靖市第一中学九十余年辉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载体。

校训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释义:知行合一,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

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止于至善,典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

校歌

《曲靖市第一中学校歌》

词:李晶

曲:蔡海波

珠源向南流,爨碑载沧桑,岁月悠悠,英才煌煌。

校风成伟业,学风铸荣光,容颜蔚然,百年学堂。

啊,曲靖一中,啊,曲靖一中,

我们心灵的家园,莘莘学子扬帆远航,远航的地方。

乌蒙挺脊梁,师魂育华章,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春风兼雨露,桃李更芬芳,今朝崛起,豪气满腔。

啊,曲靖一中,啊,曲靖一中,

我们心灵的家园,莘莘学子扬帆远航,远航的地方。

紫薇绽新蕊,少年志气昂,求实求是,好学乐上。

求知无止境,学海竟翱翔,做振兴中华,中华栋梁。

啊,曲靖一中,啊,曲靖一中,

我们心灵的家园,莘莘学子扬帆远航,远航的地方。

文物古迹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又被称为“小爨”。东晋年间刻,纵183cm,横68cm,碑文计13行,行30字。用笔、结体在隶楷间,灵动逸纵,康有为谓“端朴若古佛之容”。此碑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云南曲靖出土,被一乡民用做压豆腐的石板。咸丰二年,曲靖知府邓尔恒发现豆腐上有字迹,大为惊异,派人找到卖豆腐之人,将碑石运回府中。1852年,移置曲靖城内,现存于曲靖市第一中学爨轩内爨碑亭。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重新修理工建碑亭,加固碑座。

段氏三十七部会盟碑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又名“石城会盟碑”。现保存在曲靖市第一中学内。此碑立于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大理国时代的遗物,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曲靖市北出土。今曲靖市第一中学碑亭内,与爨宝子碑并列,保存完好。

碑面较小,碑高1.25米,宽0.58米,厚0.61米,分上下两段。碑顶有道光二十九年喻怀信记;碑上段为正文,11行,每行13字,左行,正书;碑的下段是官衔题名,8行,皆人名,行书。此碑行款特殊,正文直行。从左至右,才能读通;上下题记、题名,又需从右至左,才合顺序。全碑共403字,书体行楷,书法敦厚逎劲,历代的书法家对之评价甚高。

学生活动

日常活动

曲靖市第一中学每年都举办合唱节、体育艺术节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社团组织

截至2012年7月,曲靖市第一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32个。

著名校友

黄润乾天文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维新核武器专家

胡永康中国工程院院士

焦天佑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院长

张福学著名火箭专家

叶治国核物理专家

杨莉莉美国国立卫生院院长创新奖获得者

王甲本抗日英雄,中华民国上将

徐文礼1955年少将

王祖训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军长,军事科学院院长

邱云华少将,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黄庆华少将,原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

桂涛声《太行山上》词作者

历史沿革

曲靖市第一中学的前身为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创办于1913年,首任校长为迤东教育家谢显琳先生。

1928年,第一个党支部在学校建立,首任支部书记为陈香圃。

1936年,学校由云南省教育厅定名为省立曲靖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57年,建国后的曲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更名为曲靖第一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教育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

1990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

1997年,学校评为云南省精神文明学校。

2003年,曲靖市第一中学成功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的综合考评,晋升为省一级一等完中,同时被授予省文明学校称号。

2006年,被曲靖市教育局确定为科研基地、校本培训基地。

2006年,曲靖市第一中学被教育部考察确定为“中学生文明礼仪拍摄定点学校”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

2007年,曲靖市第一中学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学校成为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