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加什科羊肉

加什科肉毛兼用半细毛羊繁育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加什科地区,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青藏高原的一般特征,海拔高,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冬春草场海拔高度3100—3500m,植被以芨芨、坎巴、针茅、骆驼蓬和蒿类草为主,多为干旱半荒漠草场,夏秋草场在海拔3700m以上,植被以高山蒿草和矮生蒿草为主,属于草甸草原。牧草通常在五月初返青,九月上旬枯黄。绵羊终年放牧,仅公羊获取少量补饲,牲畜饲养管理极为粗放。
分类
肉类产品
产地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加什科地区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2242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17年
参考网址
http://www.anluyun.com/Home/Search
产地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加什科地区
目录

青海加什科羊种质特性与利用现状

青海加什科羊是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绵羊改良工作,采用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与本地藏羊杂交,但未能持续,杂种羊于1966年全部调出。1968年,绵改工作重新开始,采用当时青海省半细毛羊育种的茨新藏育种方案,至1971年共培育出各类杂种羊2042只。同时也发现,后代被毛同质率低、花色率高、毛纤维偏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依照畜牧专家的指示和当时青海省半细毛羊改良育种工作的安排,同年又引入新西兰罗姆尼羊和波尔华斯羊,针对性的开展探索研究。经对比实验发现,罗姆尼羊适应性差,杂交后代中被毛杂色羊比率高于茨新藏羊,合群性差。波尔华斯羊适应性优于罗姆尼羊,羊毛品质好,对新藏异质毛杂种羊的毛色和毛质改良效果好,杂种后代适应性好,生产性能较高,从提高牧民收益出发,确立了加什科地区改良绵羊的波新藏方案。1976年,加什科地区全面推行此方案,到1979年,实现绵羊杂种化,共育出波新藏型杂种羊4000余只。

青海加什科羊育种现状与发展前景

加什科肉毛兼用半细毛羊繁育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加什科地区,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青藏高原的一般特征,海拔高,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冬春草场海拔高度3100—3500m,植被以芨芨、坎巴、针茅、骆驼蓬和蒿类草为主,多为干旱半荒漠草场,夏秋草场在海拔3700m以上,植被以高山蒿草和矮生蒿草为主,属于草甸草原。冬春草场年均气温1.1℃(-28.4℃—27.40℃),年日照2771.3小时,年均降水170毫米,年均蒸发量1803毫米,绝对无霜期约43天,年均八级以上大风约53天。牧草通常在五月初返青,九月上旬枯黄。绵羊终年放牧,仅公羊获取少量补饲,牲畜饲养管理极为粗放。1加什科羊育种现状1.1加什科羊前期育种方案加什科羊的杂交育种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期育种方向为毛肉兼用半细毛羊。1971年开始了杂交组合的筛算试验,至1976年确定并全面推行波新藏杂交育种方案。

加什科羊羊毛品质研究

加什科羊繁育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加什科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具有青藏高原的一般特征,海拔高,气候寒冷,而且干旱,多风,冬春草场海拔高度3100一350Om,植被以友岌草,坎巴,针茅及骆驼蓬为主,属于荒漠半荒漠草场,夏秋草场在海拔高度3700m以上,植被以高山篙草和矮生篙草为主,属于草甸草原。冬春草场年均气温l,1℃(一28·4一27.40℃),年降水量一72mm,年蒸发量18o3mm,绝对无霜期4。天左右,年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约53天,多集中于3一4月间,牧草4月下旬返青,9月上旬枯黄,枯草期长达200多天。这样的条件下,加什科羊培育采用的方案为,先用新疆细毛公羊与当地藏母羊杂交,一代杂种中大异质母羊与波尔华斯公羊杂交,利用理想的半血的波尔华斯杂种公羊同新藏一代小异质母羊杂交,理想型羊进行横交固定。该羊培育经历二十多年努力,目前已育成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中等,即不同于青海细毛羊,也不同于青海半细毛羊的新品种群。

加什科羊生长发育规律的观测

加什科羊为即将育成的绵羊新品种群。为了解它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为选育提高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一1991年对加什科羊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观测,现报告如下。繁育基地概况加什科羊繁育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加什科地区。该地冷季草场海拔高度3100一350om,牧草以菠岌、坎巴、针茅和骆驼蓬为主,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达7个月以上。该地区温差变化大,年降水量少,蒸发量为降水量的10.48倍,属高原干旱半荒漠草原生态环境。绵羊终年放牧,无补饲,冷季无棚舍,饲放管理基本同于藏羊,极为粗放。观测方法观测在切吉乡加什科村的两群羊中进行,采用同羊不同生长期测定法和同年不同年龄羊随机抽测法。按前者,随机抽测出生羔羊100只,并佩带永久耳号。测定初生、5月龄和13月龄体重以及相应阶段的体高、体长、前肢高、胸宽、胸深和胸围。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