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水东蜜枣

水东蜜枣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宣城尖枣果实长卵圆形,果肉乳黄色,汁液少,质地致密,可食率95%以上。宣城圆枣果实近圆形,果肉淡绿色,质地细脆,汁液中等,可食率96%以上。水东蜜枣什么时候上市?一般情况下,水东蜜枣是在每年的5月份上市。
分类
地方特产
产地
安徽省宣城市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2281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宣城市宣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会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18年
参考网址
http://www.anluyun.com/Home/Product/28319
口味/口感
果肉乳黄色,汁液少
产地
安徽省宣城市
目录

地域产地

水东蜜枣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宣城市宣州区所辖水东镇境内10个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538.83-118°5914.76″,北纬30°433.20-30°4920.25″。

品质特点

宣城尖枣果实长卵圆形,果肉乳黄色,汁液少,质地致密,可食率95%以上。宣城圆枣果实近圆形,果肉淡绿色,质地细脆,汁液中等,可食率96%以上。

生长环境

地貌特征

宣城市宣州区地形东高东西低,群山环抱,属山地、丘陵交接地带,水阳江过边境。

气候

宣城市宣州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时数1719.5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30天;年平均气温15.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2.9℃,多年极端最低气温达-15.2℃,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5℃,多年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0.7℃;年平均降水量1229.4毫米,其中枣树生长期降水1000毫米左右。

土壤

宣城市宣州区土壤为淤沙枣园土,土层深厚,质地为壤质,土壤pH值为7.0-7.5,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0%,全氮平均含量为0.113%,速效磷平均含量为4ppm,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20ppm。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规定。

水源水质

宣城市宣州区枣树生长以自然降水为主,河流和塘坝为辅,地表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水质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规定。

环境空气

宣城市宣州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级标准。

价值功效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20%,总酸含量小于0.5%,维生素C含量大于50毫克/100克,钙含量35毫克/100克以上。

生产情况

产地要求

产地环境符合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规定。

品种范围

宣城尖枣、宣城圆枣等品种。

生产控制

按照DB34-T1132-2010无公害枣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产后处理

按要求进行果实大小分级,未列入等级为等外果。其余按照GB-T22345-2008鲜枣质量等级执行。

荣誉认证

20182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水东蜜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历史起源

水东镇是枣乡,水东蜜枣已有300多年的加工历史。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东地区生长的青枣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加上数百年的加工历史经验,形成的完整工艺。

相传早在明末清初,水东镇便开始加工蜜枣,已有四百年历史。据说,最初制作蜜枣的人,是徽州一个聪明的和尚,他来“江南佛国”水东镇从事佛事活动,发现水东的枣子特别多,而且品质也好,便想带些回去。但鲜枣不宜保管,于是想出用蜂蜜煮枣的办法,便于存放。这一方法很快被水东人学会了。后来水东人又将青枣用刀切上细纹后再煮,这样里面也能进糖,里外一样甜,便形成了金丝琥珀蜜枣。

清初,诗人施润章(1618-1683年)在《割枣》一诗中吟颂道:“井梧未落枣欲黄,秋风来早吹妾裳。含情割枣寄远方,绵绵重叠千回肠。”

200311月,宣州区水东蜜枣项目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