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一中学(KunmingNo.1HighSchool),简称昆一中,学校是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云南省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前身为1905年,废经正书院改办定名的省会中学堂。1912年2月,两级师范附属中学堂、高等学堂、第一模范中学堂三校合并,命名“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1984年,学校定名为“昆明市第一中学”,校名沿用至今。
截止2015年,学校占地200余亩,有教职工232名,在职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01人,51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2017年11月,昆明市第一中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截止2015年,学校有教职工232名,高级教师101人,昆明市高级教师4人,昆明市名师工作室4个。有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1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骨干教师6人,云南省特级教师10人,云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昆明市骨干教师8人,昆明市数学学科带头人10人。
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孙思应
云岭教学名师:谭毅
云南省骨干教师:夏仁贵、张静、孔德宏、、王勇、杨杰文、王佳文]
云南省特级教师:张宇甜、杨琍、叶早音、谭毅、曹红兵、杨仕云、赵灿东、杨冬梅、孙彪、杨昆华
昆明市骨干教师:孙思应、李雁、张敏、郑乔文、纳仲明、彭力、师谢梅、杨杰文
昆明市名师工作室:赵灿东特级教师工作室、孙彪特级教师工作室、杨昆华特级教师工作室、谭毅特级教师工作室
截止2015年,学校占地200余亩,有51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
截至2015年,学校有两栋教学大楼和一栋图书馆、食堂、科技楼、体育场、学生公寓、校史馆等建筑,有通风实验室、药品室、化学准备室等教学实验设施,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和篮球场、排球场及羽毛球场等生活运动设施。
诚敬勤朴,公勇严毅
清末,全国学堂统一悬挂“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0个字,学堂设有修身课。民国初始,学堂变学校,去掉“忠君”,学校悬挂“尊孔、尚公、尚武、尚实”8个字。1923年全国中学施行“三三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徐继祖时任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校长,推出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校训:“诚敬勤朴公勇严毅”。
释义:诚信、敬畏、勤勉、朴实、公正、勇敢、严谨、坚毅
昆明市第一中学校徽是承续和发展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时期校徽而来。1923年,徐继祖时任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校长,推出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校徽。校徽释义:
1.表示智、仁、勇三达德之意,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2.表示教育须从德、智、体三方面发展之义;
3.表示个性中知、情、意三方面之调和发展;心理要素的三个方面,包括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的认知;对情感健康善良的养育;对勤劳、吃苦、自制、忍耐等意志的磨练。
学校每年开展“校园之春”艺术节之课本剧、音乐剧比赛,师生“一中好声音”、“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昆华讲坛”系列活动,“春风杯”足球赛、排球赛、篮球赛、集体跳长绳比赛等活动,截至2012年3月,学校有管乐队、腰鼓队、校园电视台等近30多个学生社团。
杨振宁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熊庆来数学教育家。
蔡希陶植物学家。
吴晗历史学家。
方宝贤太阳能专家。
冯志伟计算机语言专家。
董韫美中科院院士。
王秋明地质专家。
戴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炳棣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
张天虚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家。
柯仲平现代革命诗人。
罗稷南文学翻译家。
袁晓岑花鸟画大师、雕刻家。
林霖北京2008年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设计者之一。
杨伯镛体育专家。
马克坚体育专家。
许建峰打破世界纪录的海模运动员。
熊晓铭三届残奥会世界冠军。
谢智2010年亚运会男子50米蛙泳冠军。
侯松容康佳集团总裁。
1905年,废经正书院改办学堂,名为“省会中学堂”。
1907年,云南府中学堂和方言学堂分别建立。
1909年,省学务处征调省会中学堂堂舍办云南图书馆,将省会中学堂与师范传习所合并成为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方言学堂更名为高等学堂。
1911年,云南府中学堂更名为第一模范中学堂。
1912年2月,两级师范附属中学堂、高等学堂、第一模范中学堂三校合并,命名“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
1915年,私立成德中学建立。
1922年,云南中学校建立。
1929年,私立成德中学和云南中学校合并为云南省立第五中学。
1932年,云南省立第一中学与云南省立第五中学合并,改名“云南省立昆华中学”。
1942年,龙渊中学建立。
1950年,昆华中学合并龙渊中学、昆华师范附中,更名“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
1984年,学校定名为“昆明市第一中学”。
2005年11月25日,昆明市第一中学举行了建校100周年活动,杨振宁代表校友为母校题词“百年昆华,桃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