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National Speed Skating Oval)又称为“冰丝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近奥林匹克公园林萃路2号,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22条丝带就像运动员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2021年

目录
目录

    国家速滑馆

    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冰上竞赛场馆

    国家速滑馆(National Speed Skating Oval)又称为“冰丝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近奥林匹克公园林萃路2号,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22条丝带就像运动员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2021年1月22日,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顺利实施,成功制出速度滑冰赛道;同年4月7日至4月10日,国家速滑馆举办速度滑冰比赛;2022年7月9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对外开放,一期开放的冰面面积约6000平方米,参观门票是40元/人次,参观加上冰的套票为120元/人次。

    中文名 国家速滑馆
    外文名 The national speed skating Hall
    滑道 400米
    位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网球中心南侧

    历史沿革

    2016年7月,北京冬奥组委协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作为国家速滑馆的代业主,开展了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方案的国际竞赛工作。

    2016年3月,国家速滑馆效果图首次亮相,从效果图上看速滑馆形似“蚕蛹”。

    2017年4月,国家速滑馆设计方案亮相,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

    2018年6月底,国家速滑馆完成全部地下结构施工,开始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18年9月,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速滑馆一万多平米的全冰面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第一座全年不间断、向大众提供开放服务的冰上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建设群众雪道,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增设大众体验入口,开展大众体验项目。9月30日,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混凝土主体结构完成。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0天的日子。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工程,有着“冰丝带”美誉的国家速滑馆也随之进入冲刺施工阶段。9月,国家速滑馆屋面系统启动安装、曲面幕墙系统安装过半。年底,国家速滑馆项目基本完成,将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国家体育馆等共同组成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12月31日下午,国家速滑馆屋面单元板和外立面曲面幕墙单元全部安装完成,实现封顶封围,“冰丝带”整体亮相。

    2020年1月,国家速滑馆开始机电设备安装。12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完工。

    2021年1月22日,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顺利实施,成功制出速度滑冰赛道。 1月24日,国家速滑馆完成了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赛道制冰工作。同日,国家速滑馆完成赛时制冰,先进技术兼顾绿色和节能要求。   7月9日,国家速滑馆正式对外开放 。

    国家速滑馆夜景

    建筑布局

    国家速滑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设置400米滑道,设有座位12000个。

    国家速滑馆冰面比赛区规划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1块60米乘以30米多功能冰场、1块61米乘以31米多功能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

    场馆分为场馆景点、场外景点和滑冰体验服务三大部分。在场馆内,游客可以到奥林匹克徽章文化展了解“双奥”历史文化、观赏雕塑《赤韧》、体验《汇水成冰》互动装置等;在场外,游客可以领略冰丝带湖的美景,在西广场和冰墩墩打卡点合影,在兆惠碑静观历史变迁等。不仅如此,游客还可以在冰上进行体验。

    建筑特色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

    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

    赛后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两个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专利。

    为打造“最快的冰”,国家速滑馆冰板层施工精益求精,用时60多天完成制冰钢管8574道焊口焊接,制出的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在4毫米左右,非常平整;冰面温差被控制在0.5摄氏度内,利于运动员创造佳绩。

    国家速滑馆场地照明系统根据场馆功能量身打造,由1088套LED灯具组成,其光学参数满足顶级赛事举办和高清转播要求,节能环保性能突出。每套灯具均实现智能独立控制,满足场馆赛时和赛后多功能使用的丰富照明需求。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外形上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与明亮剔透的超白玻璃相结合,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留下的滑行轨迹,它与雄浑钢结构的“鸟巢”、灵动膜结构的“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冰丝带”设计灵感

    担任国家速滑馆外方总设计师是博普乐思高级董事安德鲁·詹姆斯(Andrew James)。詹姆斯说:“国家速滑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博普乐思中国区执行总裁常雅飞的童年记忆:老北京传统冬季冰上游戏‘冰尜’,又叫‘冰陀螺’,用鞭子在冰上抽动陀螺使之旋转的速度和线条,像极了速滑运动员在冰上运动的样子。”“冰上旋转的陀螺和飘动的丝带,两个灵感巧妙地合二为一,演变成了包裹外墙的22条‘冰丝带’——代表着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成为国家速滑馆的标志。

    文化活动

    2021年4月7日至4月10日,国家速滑馆举办速度滑冰比赛。 

    2021年10月8日,“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赛。这是2021年的首场北京冬奥测试赛,也是国家速滑馆迎来的首个国际赛事。 

    作用价值

    国家速滑馆用于冰球、冰壶、大道速滑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场馆。冬奥会结束之后,国家速滑馆将365天不间断经营,成为一个类似水立方、鸟巢这样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企业运营兼备的运动健身场馆, 既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场地也满足北京市民冬季运动的需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后,国家速滑馆将成为国际滑联卓越中心,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冰上运动的多功能场馆,打造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冰上中心。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近奥林匹克公园林萃路2号。

    国家速滑馆

    交通线路

    京师园站:途经北京公交车有81路、379路、478路、510路、专44路,下车后步行205米即到。

    京师园北门站:途经北京公交车有510路,下车后步行308米即到。

    倚林佳园东门(临时站)站:途经北京公交车有510路,下车后步行329米即到。

    倚林佳园东门站:途经北京公交车有81路、379路、478路、510路、专44路,下车后步行367米即到。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8日,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26-28]  4月13日,金隅集团国家速滑馆城市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拟表彰公示名单。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