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厦门十大文人

厦门十大文人排行榜 厦门著名文人有哪些 感受他们的人文情怀
厦门十大文人名单如下:鲁藜、黄文照、高云览、李琅琨、洪丝丝、黄肇昌、池显方、薛舜俞、薛令之、林霍,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厦门十大文人
厦门十大文人
鲁藜,原名许图地,诗人,福建同安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6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建国后,历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天津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时间的歌》、《天青集》、《山》、《鲁藜诗选》。
  • 黄文照(1556~1651),字丽甫,又字季韬,号毓源,明末清初同安县金柄人。出生于晋江外祖父家,24岁中秀才,笃信理学,又精琴艺,但科场屡挫,万历四十年(1612)决意离开科举,云游闽浙,四处讲学,人称黄布衣先生。崇祯九年(1636),在泉州组织“笋堤社”从事教学,培养不少人才。明朝灭亡后,顺治五年(1648),93岁高龄的他,回到原籍金柄,隐居星子庄三年后卒。著有《琴庄》、《随笔》、《问答约言》、《道南一脉》、《两孝经》等书。
  • 高云览(1910.5.14―1956.6.13)原籍福建厦门。1926年到上海,在同乡会馆开办的免费学校泉漳中学读书。1927年以后,在厦门和漳州任教。写过中篇小说《前夜》,描写党的地下工作者的艰苦斗争。1932年在上海加入“左联”。不久返厦门。七七事变发生后,赴南洋地区教书。在马来亚参加“抗敌后援会”和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当时写的中篇小说《春秋劫》,发表于马来亚槟城《现代周刊》。1950年回国到天津定居。1952年开始,用4年时间写成长篇小说《小城春秋》,生动地描写了1930年厦门地区党领导的劫狱斗争。1956年患肠癌逝世。
  • 李琅琨(1902~1947年),名煜,字琅琨,别号宸溪庐主,又号怀溪,同安县人。自幼喜诗、书、画,好观察大自然,常凝神于山水花鸟之间,偏爱梅花,闲时或书或画,书画作品独具风格。1926年南渡新加坡华侨中学任会计。其书法苍劲有力,洒脱俊秀。他的墨水画曾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出版《怀溪集》一卷,每幅绘画均配上亲笔诗句,成为诗、书、画相融的佳作。
  • 洪丝丝(1907.2.20~1989.5.11)原名永安,笔名漱玉。历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兼华侨图书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主任、新闻社理事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全国侨联第一届常委兼副秘书长,全国侨联第二、三届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是第一、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长篇小说《异乡奇遇》和《华侨史概论》。
  • 黄肇昌(1911.9.30~1981.1.23)笔名爽,少爽,祖籍同安,出生于上海,著名版画家,193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先后在上海、景德镇从事美术设计、创作。抗战后参加战地写生队,历经八省收集军民抗战材料。抗战后,从事版画创作,任长沙《中央日报》艺术编辑。曾在江西、成都从事陶瓷设计工作。1949年后历任 《湖南日报》美术编辑、美术摄影部主任,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现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湖南美协名誉主席。作品有《放木排》、《补网》、《富饶的湖南林区》等。
  • 池显方,天启二年(1622)举人,著有《玉屏集》、《晃岩集》、《光南集》、《南参集》等。后参加应天府考试,以母老不作官。一生工诗文,喜游山川,结于玉屏端山,与董其昌、 何乔远、黄道周等名士交谊甚深,时在一起唱和。其赠与意大利天主教传士艾儒略的诗作,收录于《帝京景物略》一书中。
  • 薛舜俞,字钦父,薛岭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被授予管帐籍文案的架阁库官,但因遭人非议而作罢。后又起用任江东常平干官,与其长官李道传致力于赈荒,拯救不少灾民。改任金华(今浙江金华)知县后,了解到州里的守督长官以严刑峻法追索赋税,就与之据理力争,得以宽延期限,示信于民,民众也都乐于纳税。任期届满后,归老于乡。他学问贯通,议论磊落,当官时负 才使气,不怕得罪人;回乡后设堂讲学,弟子中多有显达者。著有《钦父文集》及《易抄》、《诗书指》共300多卷。
  • 薛令之,字君珍,号明月先生,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生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福建(时称建安郡)首位进士,官至太子侍讲。薛令之生前著有《明月先生集》和《补阙集》,均已佚失,现存诗作仅有《自悼》、《灵岩寺》、《太姥山》、《草堂吟》、《唐明皇命吟屈轶草》、《送陈朝散诗》等6首,前3首收录在《全唐诗外编》中,《全唐诗》仅录其《自悼》和《灵岩寺》二诗。后3首存录于《高岑薛氏宗谱》。
  • 林霍,号沧湄,家贫力学,博洽能文。尤重民族气节,清军占同安后,隆武二年(1646)秋迁居厦门,流连于虎溪岩、白鹤岭山水之间。著有《沧湄文集》、《沧湄诗话》、《鹣亭诗草》、《双声谱》、《荷楼诗选》等,所憾都已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