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中国轮机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轮机工程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 全国轮机工程大学排行榜
中国轮机工程专业十大名校名单如下: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轮机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轮机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与挪威船级社颁发的ISO9001质量保证书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查看详细
  • 武汉理工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一所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武汉理工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3个校区,教学、生活等设施一应俱全;设有25个学院(部)、96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查看详细
  •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原国家海洋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查看详细
  • 集美大学简称集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办学始于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经过多年发展,集美大学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航海教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牵头单位。 查看详细
  • 哈尔滨工程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创办于1953年,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具有国家“双一流”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哈工程占地面积138.35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设有17个学院(系、部)、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开办本科专业63个,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查看详细
  •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中大还入选了"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查看详细
  • 天津理工大学始建于1979年,是天津市属、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秉承“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天理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早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的目标而继续奋斗! 查看详细
  • 重庆交通大学,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那么重庆交通大学是几本?据了解,自2020年开始,重庆高考本科一批和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所以重庆交通大学属于本科院校。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 查看详细
  • 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创办于1924年,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现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中国海大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