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民俗名单

湖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湖南民俗国家级非遗名录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瑶族盘王节、炎帝陵祭典、苗族服饰、苗族四月八、土家年、舜帝祭典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民俗名单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民俗名单
二十四节气,英文名字为The24Solar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查看详细
  • 庙会又称“庙市”,是在寺庙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一些大型庙会在唐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仍传承不绝,影响广泛。各种庙会都有自己规定的会期,大多为某个传统农历节日或宗教及民间信仰纪念日。庙会具有集中性、群体性、固定性的特征,庙会期间,各种民俗活动、技贸活动得以当众充分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迎神赛会也是庙会的一种形式。在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信众普遍的传统庙会都是从大陆传入的,与母体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海外华人居住区,许多从祖国带去的庙会都香火旺盛,以特殊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查看详细
  •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详细
  •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抬阁活动渐趋式微,农村中出现了抬阁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 “炎帝陵祭典”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民间祭祀始于夏,官方祭祀源于周,帝王祭祀起于唐而兴于宋。官方祭祀活动演变至今,主要有公祭大典、告祭典礼。民间祭祀,俗称“朝天子坟”,老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常常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炎帝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炎帝陵在海内外知名度、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2006年05月20日,炎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湖南永州的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以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习俗。女书作品一般为七言诗体唱本,内容多以诉苦为主,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苦情文学。这些作品被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同时妇女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这种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2006年05月20日,女书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现代的舜帝陵祭典活动以“尊祖爱国、传承文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主题,祭祀礼仪既保持了传统的祭典程式,又新添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献花篮、行鞠躬礼、民俗文艺表演等内容。整个祭祀仪式分迎宾仪式、导引仪式、祭典仪程、瞻仰仪式、谒陵仪式和祭文碑揭碑仪式,既传承历史,又与时俱进,显得隆重而富有地方特色。2011年5月23日,舜帝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盘王节是祭祀祖先盘古,盘庚,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民众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祭祀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为双人或四人对舞。关于盘王节、盘王歌以及长鼓舞,都有它们源远流长的来历。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东省韶关市申报的瑶族盘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土家年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一个重要而古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代代相袭。虽然,这种过年(土家语:侬咔)被提前了一天而被称为过赶年,但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流传至今而被保留了下来,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也是少见的。2011年5月23日,湖南省永顺县申报的“土家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姑娘节”起源于纪念杨八妹这位女英雄。相传北宋时期,名将杨文广奉旨平蛮,兵败后被朝庭奸臣陷害,囚于狱中,亲人探监送去食品全被狱卒和其它囚犯抢食一空。他的妹妹杨八妹忽生一计,用药草香花把白米饭做成乌米饭,这样狱卒囚犯怕饭有毒不再抢食。杨文广得以饱餐,体力逐渐恢复,终于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晚上,兄妹里应外合越狱逃走。传说流传至今,演变成了苗族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2008年06月,绥宁县四八姑娘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