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旅游
娱乐
影视
文学
人物
汽车
趣闻
行业
美食
商务
城市
中国
展会
大学
服务
首页
暂无分类
风俗文化
四川国家级非遗之民俗名单
四川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四川民俗非遗有哪些项目和内容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火把节、都江堰放水节、羌年、三汇彩亭会、彝族年、彝族服饰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1.
火把节
推荐指数:10.0
2.
羌年
推荐指数:9.8
3.
抬阁
推荐指数:9.6
4.
彝族年
推荐指数:9.4
5.
民间信俗
推荐指数:9.2
6.
灯会
推荐指数:9.0
7.
婚俗
推荐指数:8.8
8.
彝族服饰
推荐指数:8.6
9.
都江堰放水节
推荐指数:8.4
10.
祭祖习俗
推荐指数:8.2
四川国家级非遗之民俗名单
1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查看详细
2
羌年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在释比的细心指引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庄严的祭山仪式,杀羊祭神。然后,村民们会在释比的带领下,跳皮鼓舞和萨朗舞。羌年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2008年6月7日,四川省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申报的羌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详细
3
抬阁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抬阁活动渐趋式微,农村中出现了抬阁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4
彝族年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2010年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申报的“彝族年”入选,列入民俗项目。
5
民间信俗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6
灯会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颇为盛行。灯会多出现在元宵节期间,也有些地方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地区的灯会特色各不相同。“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各地灯会活动已经达于鼎盛。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人们要张挂和燃点各式各样的彩灯,同时举行观灯、赏灯、赛灯等庆祝活动,以祈阖家团圆、人寿年丰。以灯会为中心,各地形成了猜灯谜、吃元宵、走百病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元宵节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日益丰富,不少地方在元宵节庆中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抬阁等传统民俗表演,使灯会显得更加热闹红火。
7
婚俗
婚俗是指与结婚有关的风俗,各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相亲结婚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2021年4月7日,民政部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吉林省永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湖南省澧县,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
8
彝族服饰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详细
9
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放水节是四川省都江堰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市便迎来了从公元978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大型旅游活动,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古时,每到冬季,人们便用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岷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岁修。到了清明时节,举行既隆重又热烈的仪式,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千里阔野。表达了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0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祭祖习俗
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
相关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型
地方风俗
年夜饭
语言
方言
热门文章
中国十大化妆品批发市场
2025十大卫生巾品牌
十大著名央视主持人
四川省十大名中医
秦国十大名将
全国十大肿瘤名医
赞美诗歌大全100首
世界十大公路自行车赛事
中国十大著名地理标志产品
广州十大历史名人
三国十大经典故事
世界十大古老王朝
中国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庙
中国人气最高男歌手
中国当代十大弘法高僧
热门词条
1
淡蓝网
2
沧州铁狮子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
丹寨黑猪
5
《百年孤独》
6
椰子螺
7
何晏
8
苏格拉底
9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
10
罗洲冬瓜
11
边伯贤
12
万年桥和聚星塔
13
长沙市浏阳河婚庆文化园
14
贵州省肿瘤医院
15
题西林壁
16
滁州醉翁亭
17
华侨花园
18
黑色孤儿
19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
武汉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