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中国十大紧缺植物药材

中国十大紧缺植物药材 国内供不应求的中药材 看看你认识几种
中国十大紧缺植物药材名单如下:党参、黄芩、黄精、重楼、远志、苦地丁、猫爪草、猪苓、柴胡、紫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紧缺植物药材
中国十大紧缺植物药材
党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常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 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查看详细
  •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其为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花期5~6月,果期8~9月。其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生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海拔800-2800米,朝鲜、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也有。
  • 重楼,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重楼虽然是一种药用价值特别高的中药材,对人类的多种疾病也有明显治疗,但这种中药本身就带有一定毒性,人们服用以后容易出现中毒。
  • 远志(学名: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葽绕、蕀蒬等,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圆柱形,长达40厘米,肥厚,淡黄白色,具少数侧根。其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查看详细
  • 苦地丁,中药材名,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 猫爪草(学名: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是毛茛科,毛茛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聚合果近球形,瘦果卵球形,花期早,春季3月开花,4月至7月结果。分布于中国广西、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等省。该种块根药用,内服或外敷,能散结消瘀,主治淋巴结核,常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 猪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子实体大或很大,肉质、有柄、多分枝、末端生圆形白色至浅褐色菌盖,一丛直径可达35cm。其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而且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猪苓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主要治疗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状。
  • 柴胡,中药名,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其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月经不调等症状。
  •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