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史称城濮之战。晋文公应承当初承诺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引令尹成得臣(子玉)上钩。最终子玉上当,楚军左、右军被歼灭,晋国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