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名单如下:贺兰砚制作技艺、宁夏山花儿、宁夏回族剪纸、固原砖雕、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宁夏小曲、吴忠老醋酿制技艺、回族医药、北武当庙寺庙音乐、隆德杨氏家族泥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砚台制作技艺最常见的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河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廷圭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李姓,由易州迁居歙中,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祖,以后易州制砚技术再传至广东肇庆,带动了端砚的发展。2008年6月7日,砚台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即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的汉、回、藏、东乡、保安、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2007年,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2006年5月20日,临夏砖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牛羊肉烹制技艺现有: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鸿宾楼全羊席制作技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北京烤肉制作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烤全羊技艺、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牛羊肉烹制技艺(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宁夏小曲,民间称小曲子,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宁夏银川、永宁、贺兰、中宁、同心、平罗、惠农等地。现已濒临失传。宁夏小曲子形成年代不详,方志上无文字记载。据老艺人的回忆,清朝中后期宁夏境内已有民间小曲艺人活动。清光绪年间,宁夏小曲的演唱广为流行。此时期,宁夏小曲的卖唱艺人也渐多起来,银川、永宁、吴忠、石嘴山等地已有卖唱班社,这些班社对宁夏小曲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宁夏小曲是宁夏坐唱这种艺术形式的前身。2014年11月11日,宁夏小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醋酿制技艺包含了很多类型,比如: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小米醋酿造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吴忠老醋酿制技艺、赤水晒醋制作技艺,每个都有各自的特点。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等作用,醋还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的作用。
  • 回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回族医药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6月7日,回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2006年5月20日,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